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拙作《不能搞“有偿新闻”》在今年8月号《新闻战线》上发表之后,很快就接到一位同行老友的电话,肯定了这篇文章。他说:“这样的文章早就该写了。问题重要,不谈不得了!”又说:“这篇文章倘能早点写,早点发更好。你说出了不少老新闻工作者想说的话。”听了这番“赞词”,我忙说:“过奖了!不敢当!”想到这些早已退役的战友,尽管已“归田”多年,但他们心系党的新闻事业的初衷未  相似文献   

2.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很晚才知道这句话,所以之前我的生活曾被我搞丢了很多美好。不会拒绝酒局,经常喝得七荤八素;不会拒绝额外的工作,所以经常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不会拒绝应酬,周末想在家完整休息一天的愿望也实现不了;不会拒绝漂亮女孩……这条是我瞎想的,其实压根没有漂亮女孩给我让我拒绝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档案动态     
衡阳档案馆集中开放中央八个“一号文件”农民朋友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国家档案局信息网:近日,湖南省衡阳市档案局文件服务中心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农民朋友,原来他们是被中央“一号文件”吸引来的。市档案局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过程中,向社会集中开放了自1982年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八个“一号文件”,并通过网站、宣传板报等形式对中央八个“一号文件”进行解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依据,这是市档案局围绕经济发展大局,主动出击服务“三农”的一项重大举措。由于多种原因,农民长期以来无法直接阅读到国家的红头文件,不能全面透…  相似文献   

4.
“如果这块土地是片荒原,那么你将听见人类超载的梦想。”这是“超载”乐队10年前的豪言,也是他们的理想。今天,“超载”锋芒已不如当年,他们改变了速度金属的音乐风格。在他们不再狂躁的音乐声中也许你会怀念“超载”当年的锐气,也许你更喜欢新鲜悦耳的声音。不管怎么样,“超载”值得我们继续期待,就如某乐评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希望‘超载’能够不断地发表唱片,在这个不公平的市场和赶时髦的听众群中,依旧坚持。”  相似文献   

5.
我为什么没有“走出潼关”今年春,我应南京《周末》报之约,写了篇文章,题目叫《他和“世界第八奇迹”》(《东西南北》杂志六月号转载)。讲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长、秦俑考古队队长袁仲一的生活轨迹,由于农民打井意外地发现了陶俑残片,竟决定了他后半生的  相似文献   

6.
一点商榷     
《新闻三昧》2001年7月号《时间,你表述得准吗》(作者陈为镛)一文,就当前见诸报端的关于不规范的时间表述作了分析与纠正,论点也很精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但这篇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举例以“1月3日……10:30分”、“同日12:00”、“下午2:00”表述为“10点50分”、“12点”、“下午2点”,认为“这种表示法是很不规范的。”并  相似文献   

7.
“现在,不知道个体户的人恐怕很少了。然而,真正‘知道’个体户的人恐怕也还不太多。”这是《咱们的个体户》一文(载1986年1月26日《经济参考》)中的两句话。它们并非等闲之笔,如果你读完了这篇文章,会有同感的。大海深潜当记者的大  相似文献   

8.
“特殊商品”论──关于新闻是不是商品的对话杨思迅甲:老乙,我看你一篇文章谈到大众传媒要有市场观念,其中“新闻是商品”这个论点大概站不住。我最近在刊物上看到两篇文章都不同意新闻是商品。一篇文章说新闻“有商品属性”,但不能“等同于商品”;一篇文章说“新闻...  相似文献   

9.
“八分法”是图书资料分类法中所使用的一种标记符号。标记符号是为各级类目所配的类号。类号的编制方式,方法很多,“八分法”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只是一种辅助的特殊编号方法。“八分法”有的称为“八分制”,又名“扩九法”,是一种扩展编号法。这种编号方法一般是在同位类目超过10个时才采用。其编法是用阿拉伯数字的0~8这9个数字为前9个类目配号,给每一个同位类配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就是一个符号,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报》于一九九五年初每周二、五在八版推出专题栏目“冰点”。一年后,“冰点”栏目荣获中宣部颁发的十佳优秀栏目奖。 为写好这篇文章,我采访了《冰点》主编李大同,并阅读了《冰点》创刊后每一篇文章,我为其中包蕴深厚的思想和精神深深打动,也为记者们精彩的文笔喝彩。  相似文献   

11.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的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有的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编辑是一种经常而不断地与人打交道的行当,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在这方面自然有更多的感触。《甘苦不唯寸心知——“我与作者”之五》一文的作者以肺腑之言谈及了十几年编辑生活交往当中的酸甜苦辣,相信这篇文章同样能够引起各位编辑同仁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拙作《不能搞“有偿新闻”》在今年8月号《新闻战线》上发表之后,很快就接到一位同行老友的电话,肯定了这篇文章。他说:“这样的文章早就该写了。问题重要,不谈不得了!”又说:“这篇文章倘能早点写,早点发更好。你说出了不少老新闻工作者想说的话。”听了这番“赞词”,我忙说:“过奖了!不敢当!”想到这些早巳退役的战友,尽管已“归田”多年,但他们心系党的新闻事业的初衷未改,始终关切着事业的发展前途,不能不令人感动。在电话中,他说了不少夸奖的话,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有的意见还是相当尖锐的。他直率地问我:“什么‘有偿新闻’?事实上是记者在出卖新闻。能这么干吗?”有必要顺便交代一下,我的这位老友,是解放前在白区的进步报纸当过记者的,参加  相似文献   

13.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14.
有家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说,有个西瓜摊,西瓜标价是:四斤以上,每斤一角四分;四斤以下,每斤一角一分。一位顾客挑了一个西瓜,刚好四斤,卖瓜的要他按每斤一角四分付款,说“四斤以上”包括四斤,买瓜的则坚持按每斤一角一分付款,说“四斤以下”包括四斤。双方争持不下。文章认为,造成这场争执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对“以上”以下”有不同的理解。“以上”“以下”都是涉及数量的概念,其“科学的规定”是:“‘以上’是指包括本数和一切高于本数的数,‘以下’是指一切低于本数  相似文献   

15.
阅读报刊,经常会在一些文章的标题中见到“de”,例如“邻桌 de 你”、“令人忧虑 de 图书馆”。对照上下文字,不难猜出这里的“de”指的是“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对这个“de”感到费解。将“的”写成“de”,其理由可能是“de”是“的”的拼音。不过“de”也是“德”、“得”、“地”的拼音。你说“de”是“的”,我为什么不能说“de”是“德”呢?汉语拼音不能代替汉字,这是常识。现在有人向这一常识“叫板”,看来  相似文献   

16.
徐斌 《新闻实践》2011,(7):I0002-I0002
在阅读这张照片时,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打起哈欠?要知道,打哈欠是传染的,就像疲劳会传染一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一名白领呢?在这张取名为《上海,星期一》的照片里,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呢?你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吗?每个星期一的早上,你是否也是这样哈欠连天、表情木然、步履匆匆地去上班呢?如果是,那你过得好吗?  相似文献   

17.
杨萍 《青年记者》2006,(24):46-46
当报纸编辑,一要会编新闻,二要会写言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会写言论的编辑,不能视为合格的编辑。这是许多新闻前辈和同行的共识。如果说新闻是瓜的话,那么,言论就是瓜儿连着的那根藤;如果新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言论则是沟通绿洲的地下河;如果说新闻的力量在于事实,而言论的力量就是道理。因此当新闻向人们报告了“是什么”的时候,言论则是不时地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日,中国旅美侨胞滕健耀教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看见的“中国姑娘”》。这篇文章登在《体育报》上。有位热心的同志向我推荐说,这篇文章写得文情并茂,娓娓动人,不可不读。我后来看了这篇报道。的确写得不同一般。这篇报道全文不到两千字,把祖国亲人在海外的情谊,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你记得吧;前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我国女排的姑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有句行话,叫作“留心处处皆新闻。”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现实生活是产生新闻的土壤。一个有事业心的记者或通讯员,只要留心观察寻觅,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是不难抓到的;反之,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许多好新闻即使发生在你身边,或许你也视而不见。也许有人会说:——事实上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是无意中偶然得来的,而没有新闻,你再观祭寻觅,也是徒劳。我不否认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种情况不是经常的、普遍的。若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平时不做“有心人”,单凭临时“抱佛脚”,那是很难抓到好新闻的。只要持之以恒地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经常留心观祭寻觅,才能不断找到能够构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人要有一双好眼睛,除了要“楚楚动人”,还要没有“眼患”,不能“近视”,不能似是而非。一篇文章特别是一篇新闻作品要有一个好的标题,除了要新颖别致,还要准确精当。然而,翻阅报章杂志,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虽然“动人”但却题文不符的标题。  《南京电视台演播厅倒塌五人死亡》,乍一看某报10月26日的这则消息标题,着实让人吃了一惊:怎么回事?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建到了电视台?如果演播厅正在演播,死亡的会是什么人?读者的思维不容分说,一下子被吸引到这些敏感问题上来。再一看正文,才知是正在施工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