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教学课题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材简介 本单元教学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探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并能借助示意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一、折纸操作,激活思维  相似文献   

4.
现象扫描: 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时,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用列表整理的策略解决问题,而喜欢直接列式解答,尽管我再三强调我们不仅仅是要学会解决例题所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中学习用列表整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当时就有学生反问我:"我们已经会直接列式解决这个问题了,还有必要用列表整理吗?"可见,以这个例题学习用列表整理的策略,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多数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过多关注对问题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而忽视对数量关系的运用,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有效思考,缺乏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不能正确形成解题策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数量关系的运用,从构建数量关系到活用数量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是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借助所画的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获取正确的解题思路;在体验、感悟、反思中感受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画图策略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分析 列表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独立安排的策略学习。教材通过“买文具”的情境,呈现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教材旨在让学生经历“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感受价值”的系列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并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内化策略。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要避免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8.
狄烨  苏瑜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149-15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6、57页和第58页“练一练”。【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借助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2.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分析、推理、反思的过程,感受列表整理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3.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策略、分享成果、实际运用中,进一步体验列表整理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式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通过列表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教材通过“栽种果树”的现实情境,呈现桃树、梨树、杏树三种果树的行数和每行的棵数,分两次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并借助整理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改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十分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但第一轮课改后,数量关系教学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倾向。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过多地关注信息的收集、整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往往一带而过,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思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常常是在生活经验或者直觉的支持下完成的。虽然他们把问题解决了,但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缺少有意识的体验,不利于学生形成解题策略、提炼解题经验。《课标》修订时,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来整理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信息,感受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学会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从四年级开始,以单元的形式增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这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创新.教材如此编排意在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设计及运用,通过方法的运用、反思和内化促进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必须先解决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七册第65 ̄67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抢30”。(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让学生初步体会策略在游戏中的作用,感受“策略”的含义,导入“策略”这样一个关键词。)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师:我…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安排的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下册安排的是"从所求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上册安排的是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从已知条件出发和从所求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繁杂的问题情境,学生如何通过有条理地摘录数学信息,找到数量间的关系,形成解题思路?如何使"从条件向问题"与"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有机融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流畅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完整体验解题的过程?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列表法,不仅要让学生尝试解决简单的应用题,还要学会列表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方法,初步领会列表整理分析信息的优点,进一步积累解题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混乱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且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熟悉实际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整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阐述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斌 《广西教育》2011,(4):24-2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3—65页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是基于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首先是作为学生感受、体会、反思解决问题策略的手段,其次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新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将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必须先落实: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不可能一一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选择教学内容,创设能结合学生实际、激发求知欲的教学情境。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突出重点,在需要处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5~67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初步学习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中的数量关系,学会从问题入手和从条件入手,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