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翻译主体的研究话题往往在讨论谁是翻译主体,目前有四种看法,即译者;原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原作者、译者和读者[1]。几种看法之中都含译者在内,可见对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研究已备受关注。在以译者为翻译主体的中心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译者的信念”这一说法来表述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实践中,译者的信念,即翻译者本人的翻译观、语言观、文化态度以及对译者自己的认识等内在的坚信不移的看法和认识,影响译者选择译本、翻译宏观和微观策略、译文表现风格、手法等几乎一切方面的选择过程,它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和实践的内在支点和决策力量。本文作为一种初浅的讨论,仅作为笔者对译者作为主体的研究的一种主观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们认为必须克服两种极端的译者主体性,即译者主体性遮蔽和译者主体性张扬,以使翻译活动在一种合乎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翻译主体性走向翻译主体间性是克服这两种极端译者主体性的有效路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翻译主体间性能很好地解释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原作及作者的言语行为的有效性,也使译者和译作的言语行为的有效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为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针对我国翻译主体研究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问题,并从翻译过程中作探析,以期待拓展和深入翻译主体研究。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项包含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多主体活动。他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翻译主体间性。这一交往涉及到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总的说来,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为翻译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项包含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多主体活动.他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翻译主体间性.这一交往涉及到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总的说来,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为翻译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主体性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翻译主体研究是一个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甚至还包括出版者等在内的主体系统。它不仅体现在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的关系上,而且体现在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关系上。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至隋唐的佛经翻译以及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之所以出现了两个翻译高潮,在翻译的主体性关系中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将从翻译研究的主体性出发,着重分析当时各翻译主体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8.
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起决定作用的译者,随着译者主体地位的提高,对于译者主体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从心理学角度考虑,翻译是译者的一种心智活动,是诸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译者主体因素的研究,本文试图结合心理学原理来探讨译者进行翻译创作活动的动机。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翻译活动,即作者、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本文指出翻译的主体研究是对各个翻译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翻译的主体性应该是主体间的主体性,即翻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协商的平等对话,译者角色应定位于这...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认识与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三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语言文字的不可译性与从心所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沟通要通过翻译。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助于回顾我们的翻译工作 ,修订我们的翻译标准 ,完善我们的翻译理论。本文以汉语语文为例 ,从拆字、连珠联、藏头句、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段出发 ,探讨汉语文的不可译性以及应对的方法 ,并举例评说 ,同时指出 ,就译者而言 ,原文文本是客体 ,译者是主体 ,所谓“信”,是指“译者 (必需做到的 )对原文文本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所谓“达”,则是指“译者 (必须根据自己对原文的全面正确理解 )用译入语如实地把原文译出”,由此可见 ,“信、达”是因人而异 ,是一个变数 ,任何译者都必需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唯一的能动主体,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得不到译论界的认同与关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后,译者重新回到研究者的视野,译者主体性得以凸显、乃至过分张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译者逐步成为翻译主体的过程并阐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以此进一步强调译者主体性是能动与受动的矛盾统一,并阐述了制约与能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分析原文、语际转换、译入语语内重构和检验这四个翻译阶段各有自己的分工,都不能缺少。虽然“对于完全称职的翻译者来说,译入语语内重组几乎是自动化的。事实上,这几乎像说母语那样脱口而出”。然而从实践上说,在完成对原文的分析和语际转换之后,译文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译入语语内重组的成败。张培基、庄传绎、孟庆升等人在各自编写的翻译教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篇翻译失误。作为学习翻译者的翻译范本,选择翻译材料和译文要做到精之又精。  相似文献   

14.
翻译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译文“宁信而不顺”倡导异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译文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为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提倡同化。英文汉译应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兼顾汉语读者的可接受程度,进一步优化“异化”的译语,使译文既保持“异国情调”,又符合汉语习惯,“一仆二主”,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15.
对于翻译以及译者的研究由来已久,在诗歌翻译领域,受传统翻译理论家和学者更多关注的常为翻译客体或主体采用的翻译策略,而对于诗歌译者地位的研究为数不多,本文将从阐释学角度,通过对诗经《关雎》五个英译版本的分析,对诗歌译者的地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具有悠久的翻译历史,形成了丰富而宝贵的翻译思想,它们折射出现代翻译理论的光芒.文章试图从文化视角运用现代译论中主客体理论反思、探讨传统译论中翻译主体的文化变迁.这种变迁经历了从朴素的翻译主体意识的形成到译者地位的突兀,译者从忠实地服从作者到站在读者的立场实施翻译,它为近代翻译理论的译者主体地位的最终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中心,是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而传统译论往往忽视这一点。随着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译者主体性研究已逐渐成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中日益关注和考察的问题。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的核心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陈亦南《老人与海》中译本为例,从斯坦纳的阐释分析模式看,其翻译过程从译本的选择、翻译的目的、翻译策略的确定到对作品的阐释以及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阐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研究的意义,应用生态翻译学主要核心理念,如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论、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论、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论等来指导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其中"翻译单位"的选择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命题。翻译单位是一个浮动的单位,可以小至音位和词素大到语篇。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常常需要根据原文的具体内容作出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政治文本模糊语翻译的标准是追求意义对等而非表面上的语言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治文本翻译的质量,也有利于加深对释意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