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量的计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清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构起知识网络,并能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2.能力目标:通过个体与小组合作两个层次的知识框架整理,加强学习的系统性,提高学生之  相似文献   

2.
量与计量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牢固掌握已学过的计量单位的单位名称,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名数的相互改写.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的实际意义,会进行估测. 3.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制第六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 ,使学生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条理化。2 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 ,使学生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有序整理的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构建形成知识网络。教学难点 :小组成员自己整理知识。课前准备 :课件研究课题 :“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出示题组 :(1)小明从家里步行到学校500米用了12分钟 ,平均每分钟走几米?(2)运动鞋每双88元 ,…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在复习中的整理、练习、讨论、合作,让学生在复习中比较系统地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圆柱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概括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一册第22页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其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2.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并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算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归纳整理的能力。【重、难点】知识的梳理既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设计理念】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等,调动学生的积极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整理知识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良好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在做中体验,以便系统地回顾和整理找规律的知识:①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②熟练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2.通过整理和复习,熟练运用最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7.
“名数改写”易错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曲靖师范附一小王丽端名数改写,是生产生活中的需要,是学习复名数和小数互相改写的基础。然而,学生在名数改写中错误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一些计量单位直接感知少,难以形成计量单位实际大小的...  相似文献   

8.
量与计量     
朱琳 《贵州教育》2007,(3):82-84
知识与技能 1.牢固掌握已学过的计量单位名称,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2.掌握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相互改写. 3.对量的实际意义能理解,并能进行估测. 4.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1 教学内容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练习. 1.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复习,进一步熟练解答基本的数学问题. (2)通过猜想、估算、验证等数学活动,运用圆柱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整理和复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整理复习中理清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 能力目标 :在学生完成知识构建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有选择地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和全员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场面。 (多媒体播放 :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 2 0 0 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场面 )你们知道他们在欢呼什么 ?  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8~119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要求1、这部分内容的复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公制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名数的化聚和统计图表的制作.复习重点是名数的化聚和简单统计图表的制作.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教科书第80~81页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2.进一步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引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数的整除”这一章内容。在老师板书课题的同时,请大家首先回忆“数的整除”这一章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学生回忆,教师板书。)师:这些知识只是暂…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教给质疑、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准确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人人动手、全程参与、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体会几何图形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同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参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社会管理秩序”的概念,初步掌握“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有关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规定”。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运用理论说明问题的能力。思想觉悟目标: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教学重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规定。【教学难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教学方法】竞赛、小组合作、学生上台当小老师等。 【教学过程】首先是课前5分钟“时事发布会”(略)。新课内容教学主要通过四个比赛环节,分为四个阶段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三册数学活动课《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选择数据提出问题,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购物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选择购物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自制课件和游戏所需的各种实物(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  相似文献   

19.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一册第52-53页。【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动手、动脑活动中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感知分类。【教学难点】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前教师在每组的桌面上散乱地摆放分别画有红、黄、绿、蓝色圆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大小卡片一共24张。)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以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棒。师:现在在每个组桌面上都有一些不同的卡片,等音乐一响,同学们就齐心协力整理桌面上散乱的卡片,看哪个小组整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含义。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3.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几何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知道容积的含义,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知道容积的含义,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二、了解容积的概念师:同学们,关于容积和容积单位你们在课前了解了哪些知识?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同桌互相说)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已经知道了容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