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现实经历和思想演变塑造了李达早期的品性风格。随着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探索的不断深入,李达的政治品格得到了充分彰显。李达的信仰和行为诠释了他在政治道路上坚守信念的大义、敢于担当的大勇和守护真理的大智。他忠于信仰、勇于担当和立于真知的政治品格为新时代共产党人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提供了榜样示范。  相似文献   

2.
姜怀顺 《中国德育》2013,(19):64-67
"担当"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是一种信仰和追求,是一种自信与能力,是一种品格和奉献。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挑战,我们以"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为载体,积极倡导"在担当中做事,在做事中成长",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接受并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养成勇于担当、乐于担当的良好品质,着力构建富有鲜明特色的担当教育文化,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担当教育是对习惯培养的一种超越开展"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延续、发展和提升,是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建设者的必然要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青年学生的各种活动,积极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青年勇于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思想意涵和精神实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政治品质、顽强意志和深切情怀。伟大建党精神指引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征程,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价值追求和价值信念。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精神内核,教育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不忘初心、能于担当意识,锤炼青年学生不怕牺牲、勇于斗争坚强意志,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民深切情怀。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以人为本,科学地选拔班干部;强化责任心,培养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以身作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班干部管理制度;勤于反思,建立健全班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学生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提升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就有必要关注“三个需求”。理论需求上,应着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性认知;情感需求上,应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优化;实践需求上,应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体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不断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三个需求”,才能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黄清迎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2):48-52,73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形成经历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三个阶段。强烈的历史担当意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斗争是他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形成的缘由。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广大工人群众的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党的思想、方法,是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三大特色。了解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形成及其特色,对于当前广大民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此所谓“教育科研的‘五项修炼’”则是 指:善于学习、勤于反思、敏于行动、勇于创造和乐于 奉献。这五项工作看似“老生常谈”,却是教育科研重 要的修炼。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获得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樊锦诗先生扎根敦煌57年,带领着"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创建了世界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研究、利用与管理的综合体系,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樊锦诗先生在颁奖大会发表感言,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向的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在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必须恰当运用情感于教学之中,充分运用情感的感染性、迁移性,用真挚的爱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勤于耕耘,甘于奉献,做学生的楷模,必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产生情感共鸣。良好融洽的师生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  相似文献   

11.
工程教育范式演变与工程师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教育自近代以来经历了两种发展范式,即科学范式和工程范式。不同的教育范式对培养和造就工程师的责任要求是不同的。科学范式经历了技术阶段和科学阶段两个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工程师的主要责任在技术阶段是对机构权威忠诚,在科学阶段是技术统治论;工程范式要求工程师的责任是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不仅要对当下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要对未来负责,不仅对可预见的后果负责,还要对不可预测的后果负责。  相似文献   

12.
传播、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于秦东革命和知名革命教育家王尚德创建革命学校的整个实践和全部过程。“赤职”、“赤农”是马克思主义在秦东早期传播与教育实践的最典型、贡献最突出的载体。回顾历史,总结传播、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经验,具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同是因为进谏被贬,同是希望离开贬谪之地,王阳明《龙场生问答》与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有着很多的不同。一是想离开的原因不同,韩愈是因为贬谪之地条件艰苦,王阳明是因为自己不能尽职;二是想离开的方法不同,韩愈是向皇帝陈情,王阳明是考问自己的内心;三是对忠的认识不同,王阳明认为对待皇帝应该以道相从,韩愈则不问是非。这三个不同背后有着一个根本的不同,即处困的态度不同,王阳明坚持以礼义忠信为处困之道,韩愈则不能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开展德育教育要以政治上忠诚可靠的教育为思想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关键,以民主与法制的精神教育为重点,努力推进公安院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术工作已成为一种专门化的职业,高等教育学术忠诚分流逻辑终点在于:理性认识公平缺失,适度照顾弱势群体;理性诉求道德问责,注意克服功利主义;合理引导消费意向,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以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为目的,人性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趋于完善。信仰是人性的需要,关注爱教育者信仰的生成和发展是教育的重要职责。在信仰的生成及引导方面的探索是否应建立在打破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建立全新的信仰引导方式?期待教育界人士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运为晚清书院教育倾注了半生心血,做出了历史贡献,其教育思想对近代川湘两省的学风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培育了一批英才。王■运"老而劬学"的为学观、"有教无类"的施教观、"通经致用"的人才观彰显出其独特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9.
王闿运为晚清书院教育倾注了半生心血,做出了历史贡献,其教育思想对近代川湘两省的学风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培育了一批英才.王闿运"老而劬学"的为学观、"有教无类"的施教观、"通经致用"的人才观彰显出其独特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20.
韩贞遵从师训,把传授良知之学看做“经世之业”,所以他倦倦以明道化人为己责,毕生安贫乐教。韩贞与泰州王学一样,在教育对象上无问渔樵与工贾,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当然他的学生还是以平民百姓为主。他特别注意照顾穷困学生,且不断扩大教育对象,做到平民化,从而使他的教育具有广泛性,群众性。韩贞教育精力主要在“化俗”二字上,目的就是让不善者重归于仁,从而建立稳定安乐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