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文教事业更是促成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巩固的强有力支撑.文章通过探讨、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政策、方针、宗旨等问题,旨在阐明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特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峰 《甘肃教育》2011,(12):6-9
三、陇东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陇东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从1934年南梁革命政权建立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不同的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3.
宋荐戈 《教育史研究》2009,(3):46-48,71
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中,董纯才都是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他既从事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工作,也进行了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根据地还是在新中国,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研究都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右江、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他作为红七军、红八军总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带领苏区军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苏区建设中,邓小平同志以一个卓越革命家的胆略和才智,重视和关心苏区文化教育事业,大兴办学之风,积极开展干部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和平民教育,提出了许多卓识的教育主张。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活动,是邓小平革命教育思想的萌芽。一、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事业1、重视社会宣…  相似文献   

5.
闽东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并成功地开展了群众教育活动。闽东革命根据地群众教育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指归,先进思想的引领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实践路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艺术是历史的见证,不存在脱离历史的艺术。各个时代的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精神面貌。因为艺术家的兴趣、志向、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革命根据地的美术、音乐等艺术也不例外,它们以各自的独特方式叙述着革命根据地的人和事,强烈地体现了革命根据地的精神风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版画艺术蓬勃发展的摇篮,版画艺术也是宣传和发扬革命精神的武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激起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教育正规化政策的纠正,从课时安排、实用性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与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效推动了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普及,也第一次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真正探寻出了乡村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实际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成为革命根据地普及教育、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水平和实施民众动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公社地教育革命生气勃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在全社有五十所小学(其中七个大队小学附设了初中班),一所高中,一所“共大”,在校学生共达四千一百二十八人。适龄儿童入  相似文献   

9.
熊庆年 《复旦教育论坛》2006,4(4):F0002-F0002
阅纽曼著关于通才教育之解释:谓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造成萸国派式之君子而非一个基督教徒或宗教家,大学所教乃理知而非道德。南宋朱、陆之争,朱丰张导学问,陆主张导德,战陆九渊笑朱师庵诗:“简易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则大学所教多为支离事业。纽曼以为大学正可将各家之意融为一炉而贯通之,而其理即在其中矣。(1945干9月7日)(《竺可桢日记》第2册P863)  相似文献   

10.
90年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那时起,我党就从不中断地进行着探索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不断积累着丰富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等在五四时期至20世纪20年代,从在校园内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到广泛开展平民教育活动,对科学真理在中华大地上生根萌发,对文化知识向人民大众的普及,对近代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后,革命根据地范围内教育事业也蓬勃地开展了起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壮大和建设革命根据地,争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工农劳苦民众掌握了政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里,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苏区建设服务,推动苏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一九三四年一月,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  相似文献   

12.
论苏区教育     
苏区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教育事业。它虽然是在革命战争的条件下,在经济和文化原来都很落后的地区破土发芽,教育的实践时间也很短,但它却把马列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采取了切实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教育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教育事业杨忆宁1杨治亚2(1徐州第二职业中学,徐州,221000;2大屯煤电公司一中,沛县大屯,221600)孙中山先生在其一生的革命历程中,始终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当作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第一次把我国教育事业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事业是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河北抗日根据地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方针,建立了领导机构。大力发展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创办于1988年,是国内当前专门介绍世界各国(地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的惟一期刊。坚持“求实创新,外为中用,开阔视野,引发思路”的办刊宗旨,竭诚为我国职教事业服务。刊登的文章内容覆盖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介绍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6.
段德昌(1904-1933)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为红六军的创立和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军事思想在其军事实践中不断地得到确立和发展,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总想宝库。1925年9月,段德昌加入中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提出新时期工作重点的转移包括教育的思想;(二)提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思想;(三)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人才的思想;(四)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18.
方志敏所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毛泽东、朱德所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又并非完全相同。"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独特性主要是在坚持武装斗争中注重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策略,强调加强政权建设是根据地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创建革命政权的同时 ,又创建了真正属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从1927年在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起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22年的时间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苏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期间 ,物质条件极其艰难困苦 ,干部、群众的文化水平又普遍较低 ,文化教育中势必要把有基础作用的国文、国语教育作为重点。事实上 ,在当时各级各类学校所开的课程中 ,国文国语也一直是最主要的课程。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语文…  相似文献   

20.
毕生献身革命教育事业成仿吾诞辰100周年全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成仿吾是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和文学家。他一生主要战斗在革命教育战线上,正确地解决了革命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中国革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仿吾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活动,经过旧民主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