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秋燕 《黑河教育》2013,(11):41-41
有人曾就“你喜欢作文吗?”这个问题对某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表示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甚至有人形象地将“作文”称为“榨文”。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反思,我决定从自己任教的三年级着手,探寻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习作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有人说,灵感是一切创作的源头。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每到上作文课,学生便哀声叹气,甚至叫苦连天;打开作文本,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对作文存有畏惧心理应是主要因素。 如何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呢?我曾作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国新 《考试周刊》2007,(17):19-20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作文,作文,作得我头疼。”每当布置作文时总会响起这样的抱怨,这可能是许多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的真实写照。我曾对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调查,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竟达85%以上。当然,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这种消极写作心理,使学生从怕写作、厌写作转变为爱写作、乐写作,就成了我们广大语文老  相似文献   

4.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正成为了许多学生的现实写照,一提到写作就头痛,每当提笔要写作时就感觉笔下无墨,胸中空空,久而久之对写作就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还没有写作,就"怕"了,感觉自己不行,这样的学生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忘记畏惧,乐于去创作。  相似文献   

5.
张小英 《考试周刊》2012,(77):39-3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孩子为作文感到焦头烂额,一说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可见,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是作文教学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沈彩霞 《小学生》2013,(9):49-4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提起作文,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有些甚至明显地表现出对写作没有信心,写文章常常无话可说或不知所云,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厌倦甚至是畏惧心理。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7.
戴纪萍 《文教资料》2005,(25):152-15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每个语文教师都想在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但写作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事,谈到写作,学生就感到无话可说,即使偶尔成功,也觉得是昙花一现,缺乏写作的热情,这样,作文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组矛盾,教师要想办法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都有这样的心理:当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别人的尊重,当自己的成绩得到别人的肯定,特别是当自己的灵感的火花显现,写出少有的佳作而被别人诵读、传阅时,又怎会讨厌作文呢?所以,我认为善待学生的劳动成果,重视学生习作的选编是…  相似文献   

8.
指导小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的语文教师碰到过这样一个难题:学生怕写作文。为什么学生对作文会产生畏惧心理?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无话可写,作文素材缺乏,进而失去了写作欲望。因此,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就成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认为,学生是会写作文的,只是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淋漓尽致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我想,该给孩子们出出点子了。当妈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见你大声说出“妈妈,我爱你”时,一篇关于爱的体验的作文就已经在酝酿中了。请你细心捕捉妈妈瞬间的神态和动作,结合自己的感受,痛痛快快地写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吧!这便是我在节日期间布置给学生完成的一项特殊任务——一篇以爱为切入点的主题作文。爱,就一个字;爱,又是最复杂的语言。关注细节,每个孩子都可以从妈妈的反应中看到“爱”这个字。陆怡婧在她的作文中写道:我看见…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不少同学提到作文就皱眉头,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成了他们的一个包袱.究其原因:无话可写,不知如何去写.久而久之对写作就产生了厌烦、畏难心理.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由"怕"到"爱",由"畏惧"到"喜欢"呢?怎样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上去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迈进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为此,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想象、多模仿,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的技巧,从而使他们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母亲在我生病时背我去医院”,“母亲在我考试失败时教训我,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我的母亲非常伟大,我爱你,妈妈!”这些语句总是出现在很多同龄人的作文中。  相似文献   

13.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凭证信息的交流方式,另外,也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的综合运用.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主要依据。但是大部分产生了厌烦作文的情绪。针对作文潜能生的写作状况,要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树立起学生“要写”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写作是必需的.然后变学生的“怕写”为“敢写”,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变“厌写”为“爱写”。基于这样的分析和认识.我把对潜能生的作文教学设计成这样的序列:激发兴趣、积累素材、掌握方法、转化技能四环节,低起点、重实效、快强化、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白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如何带领学生迈进写作之门呢?我针对三年级作文  相似文献   

17.
张冰 《广西教育》2011,(34):23+39-23,39
初接六(1)班,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语言平淡、内容空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一节作文课上,我这样布置作文要求:十多年来,我们感受着父母无私的关爱,请大家回家后对爸爸、妈妈郑重地说声“我爱你”,注意自己的内心体验,还要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然后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8.
不少学生视作文为负担,一提到要写作文,便产生“厌烦”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深感学生产生“厌作”、“畏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老师强迫他们表达自己无动于衷的事物.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注意激发兴趣,优化学生习作心境,优化作文指导过程,让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一、激发兴趣,优化学生习作心境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在作文教学中,正是利用这一点,抓住时机,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克服“厌作”、“畏惧”心理.其方法有三.①针对学生习作信心不足而产生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的环节.但是,学生往往对写作产生畏难心理,不少学生不爱写作,有的敷衍成篇甚至抄袭范文,导致语文教师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已无计可施.如何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喜欢作文课?我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点滴的作文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朱华贤 《师道》2007,(3):36-37
在本地教坛新秀评比的考核中,一位候选人执教《牛的母爱》一课。接近尾声处,教师先要大家回忆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然后启发学生:“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什么?”要求学生当众大声地说出来。一个学生说:“此时此刻,我最想对母亲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另一个学生说:“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妈妈,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妈妈。”又一个接着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