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李 《知识窗》2001,(1):15
哥伦比亚是流传中的“镀金人“之乡.传说奇布恰酋长每逢大典或祭祀时,便全身涂上金粉乘筏前往瓜达维亚湖沐浴,部落臣民即向湖中抛掷金银饰物,故而湖底铺满金泥和金器.当时哥伦比亚的富人们死后,为防尸体腐烂并祈求死者升天,都以金器塞在死者内脏或置于尸体旁陪葬.……  相似文献   

2.
古埃及法老死后,尸体要被制作成木乃伊,再放到金字塔里永久保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关于木乃伊的制作方法,考古学家们仅仅知道,古埃及人要先取出尸体的内脏和大脑等组织,再往尸体内放入香料什么的,最后用布裹起来.在古埃及,尸体防腐是最下等的工作,根本就没有什么文字记载留下来,因此木乃伊的具体制作方法已经失传,考古学家也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13,(15):23-27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作者:玛丽!罗琦著王祖哲译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01ISBN:9787535776402所属分类:图书>科普读物>人类故事《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将向你讲述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留下的点点滴滴,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  相似文献   

4.
<正>姓名:何凯柯学校:中南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在校职务:生物科代表年龄:17岁生日:4月24日星座:金牛座生肖:龙兴趣爱好:读书看报特长:摄影最敬佩的人:父母最喜欢看的书:《生态农场纪实》最喜欢看的电影:《白日梦想家》最想做的事:做一些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小研究口头禅:学习使我快乐梦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座右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埃及,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金字塔。在古埃及早期历史上,许多法老为了在死后寻求"永生",便下令建造了一座座宏伟的金字塔陵墓。没想到的是,金字塔从来就没有成为这些"永生"法老们的安息地,反而很快成为盗墓贼劫掠的目标。甚至有些法老的尸体还被撕成碎片抛撒到金字塔的外面。后来的法老从中吸取了教训,停止了金字塔的建造,转而选择了幽深隐蔽被称为"帝王谷"的地方修建他们的陵墓。  相似文献   

6.
“木乃伊”一词,源于阿拉伯语的“沥青”,本意是一种用于尸体防腐的物质,后被指代为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古埃及人不仅创造了不朽的金字塔,也创造了不朽的木乃伊。对木乃伊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个湮没于历史深处的古老文明。今天,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对木乃伊的研究,随着X光透视技术和CT扫描技术应用到木乃伊研究中,科学家无需打开包裹就可以研究木乃伊本身;结合医学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可以了解到木乃伊本身。这一切都能使我们进一步获得古埃及人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面部复原 科学家现在已经可以…  相似文献   

7.
可疑证人     
郊区出了一桩凶杀案。那里有一家小酒馆,是人们歇脚聊天的好去处。周围都是树林或荒地,过往的行人稀少。两周前星期三的深夜,当地警方接到马赫先生的报案:他说酒馆附近的树丛里发现一具尸体,死者莱克先生身中数刀,看  相似文献   

8.
应一平 《科教文汇》2020,(7):I0006-I0007
看到柳树总是让人禁不住伤感,仿佛面前的柳树能够让人看到往事情景再现。柳树外表看起来柔弱了一些,有关柳树的悲情故事也就自然多了一些。《古微书·礼纬·稽明征》载:春秋时期“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就是说,那时平民百姓死后是不留一个坟慕的,只在长眠的地方种上一棵柳树来纪念就可以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树葬”。其实这种方式今天看很具别意。不见坟墓,全然靠心里的念想。  相似文献   

9.
人死不能复生,但是,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花费这样多的精力,消耗这样多的钱财,为自己建造一个尸体贮存所呢?除了国王们的奢侈外,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  相似文献   

10.
伊弥 《知识窗》2007,(4):16-17
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度的人对待宠物生前死后的态度迥然不同。有些地方是对死后动物进行冰冻,有些地方是火葬,有些地方是隆重厚葬,有些地方却将其尸体随便弃之。宠物死后的命运完全由它们生与死的地方来决定。  相似文献   

11.
正在古埃及,个人肖像通常被当作死者在来世的替身。因此,在随葬画中,男性和女性都穿着自己最华丽的衣服,戴着最精致的假发,描绘着最美的妆容。日常生活中,古埃及人也常用各种颜料来修饰自己的脸。最常用的化妆品是画眼影和眼线的眼影粉。眼影粉有两种:孔雀石制成的绿色眼影粉;方铅矿制成的黑色眼影粉。古埃及人还会用脂肪或树脂把红色的赭石粉末调成膏状胭脂,当作唇彩和腮红。  相似文献   

12.
泰斗的由来     
《百科知识》2011,(21):51-51
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人们常用泰山北斗比喻在德行和事业的成就方面为众人所敬仰的人。据《新唐书韩愈传赞》记载,唐朝的文学家韩愈,擅长写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的学者将其喻为泰山、北斗,非常敬仰他。起初,人们把韩愈比作泰山、北斗,是表示对这位文学家的推崇、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4,(1):54-55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我国。古时候,当人们遇到污染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17年的见闻。  相似文献   

14.
墓葬制度所反映的周代社会结构及其与商代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亡后,灵魂并不会消失,而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古人还认为,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是过着与死者生前同样的生活。因此,要为死者随葬他生前生活的各种用品,还要迫使死者生前差使的奴婢、侍卫为主人随葬。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说墓葬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对墓葬的规模、结构、随葬品  相似文献   

15.
火场发现的尸体,大致可分为自杀,意外,他人纵火,死后焚尸四类。鉴别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确定死亡性质是法医检验工作的关键所在。由于火灾现场,各种痕迹物证均有不同程度的烧毁,尸体检验成了关键所在。本文笔者通过一例死后焚尸的案例,分析探讨面对火灾现场尸体检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古埃及,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常常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法老。但古埃及人并不仅仅创造了可以让我们拍照的宏伟古迹,他们还有很多如今我们已习以为常的发明。古埃及人的牙齿状况可有点糟,不过他们在口腔护理方面可是竭尽全力:除在埃及古墓里发现的牙签,古埃及人还制造了牙膏,使牙齿能保持珍珠般洁白无瑕。清洁牙齿的最初尝试是用由蛋壳、浮石以及牛蹄等制成的粉末。然而人们认定,历史上最早的牙膏配方载于维也纳博物馆地窖中所发现  相似文献   

17.
据《新科学家》报道,巨大无比的鲸鱼是海洋的主宰,活着的时候凶狠而顽强地捍卫它的领地。可是,死后的鲸鱼尸体哪里去了?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克雷格·史密斯及其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向我们展现了巨鲸死后上演的持续长达百年的精彩乐章。鲸鱼骨骼很完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生活、工作在世界上总会有一定的经验。但一般的人只是把已有的经验用在同一类事物或工作上,只能去解决同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能把从甲事物身上取得的经验用在不同类型的乙事物身上,实现经验转移,那么就能够另辟蹊径,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9世纪奥地利有个医生叫奥恩布鲁克。有一次一个垂危病人来就诊,可是查来查去就是弄不清病人得的是什么病。没有几天这个病人就死了。奥医生决心弄清楚这个病死者的病因。他解剖尸体,发现死者胸腔中有大量的脓水。奥医生苦苦思索:今后碰到这类病该用什么方法来诊断呢?他一时想不出办法来。奥医…  相似文献   

19.
人死不能复生,但是,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花费这样多的精力,消耗这样多的钱财,为自己建造一个尸体贮存所呢?除了国王们的奢侈外,有没有其他的原因?科学家们研究表明,金字塔的形状,使它贮存着一种奇异的"能",这种"能"能使尸体迅速脱水,加速"木乃伊化",等待有朝一日能复活。  相似文献   

20.
尸体长时间在水中浸渍,皮肤会因腐败而变形。人的手掌和脚掌反应更为敏感。在实践中,我们利用尸体指纹认定死者身源,由于受样本的限制和水浸腐败尸体指纹的变形,给我们检验鉴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就水浸腐败尸体指纹腐败膨胀后出现的双线、断线等变形特征加以浅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