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供需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主体矛盾,文章对体育资源供给的公平与冲突进行分析,认为:供给失衡是转型期我国体育资源分配的主要特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较为单一,体育资源的供给和调控将以政府为主;城市住房用地、经济效益与体育空间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凸显,体育资源供给出现方向性偏差是当前我国体育资源供给的基本态势。体育资源供给的区域、阶层和群体相对公平性差异明显,供给乏力、需求旺盛;弱势群体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存在相对剥削感,公平性和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供给侧入手改善体育公共资源分配,盘活资源实现有侧重性的分级供给;科学规划社区体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化整为零"转变供给方向;维持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正义,保障中下层群体的权益,通过市场调节激活体育公共资源供给的活力和效率以消解供需矛盾是转型期体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消解之道。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进行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与优化的时代要求,也是保障体育产业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出发,强调市场竞争,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激活体育市场,提高制度、土地、劳动力、资本、创新等要素生产率,对体育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让体育产业在经济转型与升级中发挥重要力量,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互联网+"是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器,能够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推动体育消费升级。通过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增加供给侧改革的制度供给、积极出台土地政策,创新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实施人力资源战略,培养专业化的体育产业人才,大力吸引社会投资,促进体育产业进行跨界融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体育产业发展原动力等途径,来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福建省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机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福建省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场馆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会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提出了福建省高校体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研究表明:福建省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机制应采用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政府购买体育服务、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互联网+高校体育资源、PPP模式建设运营高校体育场馆的模式,可进一步优化配置高校体育资源,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福建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蔡炜 《体育教学》2022,(3):13-15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大背景,结合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要求,需要从两者的共性问题角度出发,平衡教学中的供求关系。传统的体育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下的需求,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教学的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配置。借助体育课一体化教学中“教会、勤练、常赛”三驾马车的驱动作用,创新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运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析群众体育赛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结合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分析群众体育赛事供给侧改革中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认为,我国群众体育赛事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存在政府管理失灵、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关系不对等、公共服务体系薄弱等现实困境。应通过运用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的职责、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手段进行群众体育赛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群众体育赛事的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新时代我国体育消费升级路径进行研究。新时代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价值体现在:满足新时代人民健康生活需要,助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推进;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体育消费需求带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促进,引领体育产业方向。国民消费能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形态逐渐形成、国家政策制度支持等为我国体育消费升级提供了机遇。体育消费不均衡、体育消费理念异化、体育消费交易成本居高等是我国体育消费升级中遇到的挑战。我国体育消费升级推进路径为:理念思维先行,构建体育消费新理念,引导居民健康消费观,构建共享消费新思维;制度机制跟进,破解供给障碍并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多元化供给机制并提升供给效率,健全需求侧的收入平衡和增长机制;服务产品创新,提升跨界融合培育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加强体育消费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体育产业良性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7.
围绕为什么进行高等体育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合"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发展的重大创新,适应我国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理论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导向、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就如何实施高等体育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发展理念,继而在教育活动主体结构、教育场域结构和教育创新层次结构等方面对高等体育教育的结构性改革进行策略研究,以期有效改善存在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中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借助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该文就供给侧改革中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问题,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推动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模式,适度地向以"供给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的转变,有内在逻辑性。为此,在阐释供给侧改革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内在关联,在明晰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目标、重点任务及相互关系基础上,就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实现路径及其政策选择等,提出一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扩大有效供给,降低低端供给,甚至是无效供给,以保证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有利于缓解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推进农村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概述了当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分析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主要表现,提出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21,(4):336-340
供给侧改革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策略,能够有效从生产端调整要素供给,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实践,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趋势。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并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实际,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需求、社会演进逻辑、产业发展规律视角探究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动因,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推进策略。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应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完善要素投入,促进产业融合;理顺政府市场职能,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供给;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发挥多元功能,营造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体育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与特征,西方成熟公共产品理论对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帕累托最优理论为创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要求在我国农民体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与公共决策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并重视需求结构差异和空间布局,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央及农村基层政府的体育事权职责与范围.但由于搭便车心理以及我国农民缺乏显示偏好及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次优供给似乎成为合理选择.林达尔均衡既是一种良好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与理想供给模式,也是一种较好政治决策途径.虽然其实现条件同样具备理想色彩,但其隐含的社会公正原则和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思想意义重大.而蒂布特模型的迁移偏好与"用脚投票",启示我们重视农民工及其子女体育公共产品资源与服务的均等分享问题,同时推动发展小城镇体育,促进城乡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形势下,研究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群体育的发展状况,对于发展山西省体育事业、加快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探索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西省体育与经济同步起飞的全新尝试.建议通过城镇群之间的交流合作、合理规划、加大投入、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积极培育各类体育市场、拓展体育消费人群,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完善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带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体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与调查法,阐述了公共体育空间对全民健身的意义;分析了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城镇化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对公共体育空间的压缩以及城镇化中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失衡现象;从物质空间与文化环境两个层面系统论述了珠三角城镇化中公共体育空间的重构;珠三角绿道公共体育空间一体化建设,对全民健身的意义重大;绿道体育空间已经成为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幸福广东"、"和谐广东"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实践,是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于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特色小镇的本质内涵、价值作用及产业融合要素并提出一些方略举措。从社会治理、产业融合、新型城镇化、全民健身等视角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多维度解读,认为体育特色小镇有利于加快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扩大有效供给和促进产业跨界融合。产业关联、制度供给、消费需求和科技发展是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基本要素。提出做好科学规划、明确体育产业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跨界融合、完善运营管理和重视动态评估等策略来建设体育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2016年公共体育资源数据,采用Degum基尼系数与马尔科夫链估计等方法,对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地区差距及空间演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为完善新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差距,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减态势发展,但总体差距依然明显。区域间存量及增量速度差距是导致公共体育资源非均衡发展的主要成因。(2)资源整体增长趋势明显,且状态流动性较高,但资源配置水平较低省份依然占比较大,整体向中低水平发展。针对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具体差异与演进特征,提出建议:(1)增强政府宏观调控,激活资源供给活力,促进资源均衡配置;(2)调动多元利益主体,规范体育市场运作,提升资源有效供给;(3)加快资源跨域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立健全平等、高效的体育公共服务体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大战略目标,在研究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供给模式进行对比,并从供给制度的建设、实践路径的探索以及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这三方面,探析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国15个省份公众体育公共服务评价的问卷调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公众的整体性评价和分类人群的差异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探求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困境并提出提升路径。研究发现,当前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困境主要表现为:实际能力与职能定位难匹配,财力"有限性"与投入"全能型"矛盾;投入体系不协同,政府"难放权"与社会力量"难支撑"并存;投入结构不合理,免费、便捷的体育资源缺乏与大型体育场馆闲置、运动赛事受众面窄相冲突;影响因素更迭,传统与现代观念中体育公共服务的受众分类方式转变。研究得出提升路径为:完善顶层设计,规捋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体系;厘清职能定位,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杠杆撬动市场发展;破除财政投入定式,采用细化与综合相结合的分类政策制定模式;转变投入重心,加大公众身边体育资源投入;保障投入底线,重视弱势群体公平享受体育资源权益。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分析法在对新型城镇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相关概念辨析和对湖南省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湖南省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在政策制定、场地保证、活动开展、品牌特色打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供给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健全、职责不到位、供给效率不高等困难和挑战.就此提出了明确新型城镇化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合理选择路径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