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早春     
赏析:早春的长安,一场小雨后,最初的草芽儿冒出来。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可是走近一看,却反而看不到什么颜色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早春时节的草色是柔嫩的,更是娇贵的。因为这淡淡的绿是漫漫寒冬后大地的唯一装饰。  相似文献   

2.
从朋友家聚会出来,出门欲走,轻轻吸气,忽然一缕细细的香味,悠悠钻入鼻孑L。忍不住仔细去闻,空气中暗香浮动,却极淡,若有若无,仿佛早春里一团一团鹅黄的新绿,“草色遥看近却无”。朋友惊叫:啊,草香!  相似文献   

3.
甲:韩愈的《早春》,我钻研了好几遍,可是还有些问题搞不清楚。比如说,第二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按照常理应该是距离越近看得越清楚,怎么会“草色遥看近却无”呢?乙:请注意这儿说的是“草色”。“近却无”不是看不到草芽儿,而是看不到草芽儿泛出的青绿色。在春寒料峭的时节,人们还看不到春天到来的迹象。但经过一场滋润的小雨,野草便从地里钻出了嫩芽儿。你站在远处,可以看到一片淡淡的、似有若无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来听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韩愈对早春的草色观察得十分细致:草因雨而绿,遥看时.地面上浮起一层浅浅绿色:近观时.绿色并不惹眼,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早春景物的特征.诗人捕捉得多么准确:这首诗如画家设色作画,描摹得多么精彩。可见.写景物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5.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代古文大家韩愈的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共两首,这是第一首,写于员外》  相似文献   

6.
一、描写失真景物描写的前提是真实,如果失真,就会使文章魅力大减,令人难以信服。这样的失误在同学们的作文中经常出现。如对早春景色的描写:"积雪初融的山坡,远远望去还是一片枯黄,走近却发现已是草色青青,春意满目了。"一般观察事物,多是远看模糊、近看清楚,早春草色却正相反。唐代诗人韩愈有诗云"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说,远看已草色青青,走到近  相似文献   

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邂逅一城烟雨
  久居城市,对泥土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很久没有闻过泥土散发出的那种好闻的香气息了。如今,我却在韩愈的这首诗中,感受到了那久违的泥土的芳香。  相似文献   

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诗。原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亦是唐代著名诗人。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案例案例一 《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意境,一教师这样引导感受: 师:读了“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你感到奇怪吗?为什么? 生:为什么绿色的小草在远处能够看到,到近处却看不清楚了呢?  相似文献   

10.
春歌异曲     
早春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夜月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北斜。今夜偏知春色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绝句僧志安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元月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相似文献   

1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相似文献   

12.
【教字案例】片段一《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意境,学生一般难以理解,为什么远远看去地上一片绿色,而走到近处却看不清楚呢?为借助生活积累帮助理解,一教师这样引导:师:读了“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你感到奇怪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了,、一翔n叭口不个弄沙.月拜︸担女酉草毛遥看奴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相似文献   

14.
古诗《早春》(省编12册)中的第二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教学中是个难点。教学时我没有“包打天下”,而是因势利导,驱使学生展开联想,启发他们从类比体验的思考中悟出诗意。我问:“为什么早春的草色抬头远看是一片嫩绿,而低头俯视却似乎看不到呢?”问题提出后,从表面看,学生似乎一时被“蒙”住了,然而实际上每个同学的思维都处在激烈的活动之中。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诗句的确切含义,我进而启发道:“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类似现象呀?”这一下,教室里可沸腾起来了。一位学生抢先说:“老师,  相似文献   

15.
问:古诗《早春》中有这样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教学参考书上对“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意思是这样讲的:小草发芽,远远望去是一片浅绿的颜色,可是走到跟前却看不分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于航 《初中生辅导》2023,(Z1):118-121
<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唐代诗人韩愈用清新淡雅的诗句勾勒出的早春之景,令人沉醉了千年。同学们,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里,当你踏青赏花,惊喜于枝头上冒出的嫩芽,陶醉在沁着花香的清风里的时候,是否有思考过,这些看起来不说不动,不吃不喝的植物们,是如何散发出昂扬的生机,装点着我们的世界的呢?  相似文献   

17.
当山坡的残雪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消融,当久结了整整一冬的大河慢慢融化开始奔流,当干冷的寒气被暖流驱散殆尽,沉睡的大地在春姑娘的声声呼唤中渐渐苏醒,世间万物走进了春的怀抱。久违了,春之少女,你在山河田野翩翩起舞,展示着“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柔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勃发、“草色遥看近却无”  相似文献   

18.
景象明晰和景象朦胧的诗篇都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前者构成幽远清淡的意境,后者形成恍惚朦胧的画面。韩愈的《早春》就属于后者。它描绘出早春的特有景色,恰到好处地将早春的朦陇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如醉如痴地领略到早春的新鲜气息。诗篇的朦胧美是紧扣“早春”二字来着笔的。首先表现在草色上。“遥看草色近却无”,远远望去,看不逼真,望不真切,只觉朦朦胧胧,形成一片,让人感  相似文献   

19.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摇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小诗是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以下就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番赏析,以供大家参考。一抓住典型特征,着力渲染,写出早春的肌质、神韵。诗人如画家着色作画,为人们描摹了早春特有的景致。第一句写早春的背景:细雨蒙蒙,飘洒在皇城的…  相似文献   

20.
    
《招生考试通讯》2010,(10):I0009-I0009
谁不期待那“喷薄东方染彩霞”的初升朝日?谁不渴望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惊喜?谁不讨厌那“草色烟光残照里”的日暮黯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