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的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教学本课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故乡》是人教版初四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是继第二册《社戏》后的第二篇鲁迅小说,本课教材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来看,应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中,本课教材应完成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教材和在本单元中鲁迅的另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所反映出来的共同的反封建的主题,以及理解和掌握它和本单元中另一篇讲读课文《有的人》所采用的相同的对比写作手法。针对以上分析,设计了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相似文献   

5.
张勤 《山东教育》2010,(10):18-20
<正>【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献出我们的爱"这一专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还有一篇略读课文《好汉查理》和一个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春》是人教版(2001年6月第一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朱自清抓住春景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无限喜爱和欢快喜悦的心情。这是本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应用于其他几篇课文的学习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多彩的生活”这个专题编写,安排了四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画面。《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也是本组的主体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都是以叙事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正>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31课《女娲补天》。下面我就神话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与教学意图、设计理念与效果预测这三个方面来说课。一、神话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本课教学目标《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都和神话以及民间故事有关。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为了感受古人的丰富想象力和进行讲故事训练。远古时代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神话是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共有32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第一个单元由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和"语文园地一"组成,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我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  相似文献   

11.
翻阅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略读课文从三年级的每单元一篇逐渐增加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五年级的每单元两篇,而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总量比精读课文还多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上?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共有的疑惑。  相似文献   

12.
翻阅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略读课文从三年级的每单元一篇逐渐增加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五年级的每单元两篇,而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总量比精读课文还多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上?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共有的疑惑。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由3篇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和一篇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三(包括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习作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我的发  相似文献   

14.
翻阅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略读课文从三年级的每单元一篇逐渐增加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五年级的每单元两篇,而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总量比精读课文还多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上?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共有的疑惑。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教学本课,我试图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学生智慧闪耀,灵感凸现,高潮迭起,教者置身于孩子之间,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享受快乐和美的殿堂。  相似文献   

16.
孙苑  苏红 《山东教育》2011,(10):21-23
【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编排了《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及语文园地六。四篇课文内容真实感人,寓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娓娓动听的语言引领学生步入感  相似文献   

17.
范秀霞 《宁夏教育》2000,(10):32-32
《小珊迪》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注·提”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反映19世纪英国儿童生活的短篇小说。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步展开故事情节 ,叙述了一个既悲惨又感人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珊迪的形象 ,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形象所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深广的社会意义。教师教学时应依据本课的文体特点 ,指导学生充分感受人物形象 ,随机渗透思想教育 ,让小珊迪的形象永远活在学生心中。本课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这是三年级教学的训练重点 ,也是提高学生分段能力的…  相似文献   

18.
姜哲 《山东教育》2011,(9):30-31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专题,编选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的却是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而且每篇课文都有直接点明主旨的重点句.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有一篇课文《古诗两首》,这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和想象意境的形式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朗朗上口,全诗重在写景,诗的意境优美,是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佳作。这两首诗的题目为《望庐山瀑布》和《绝句》。我立足教材,深入文本,多角度地解读。一、立足文本,分析单元主题思想这篇课文编排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的主题皆为写景篇目,抒  相似文献   

20.
略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从每单元一篇过渡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到了五、六年级略读课文就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了。《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足见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何更好地实施略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是我们作为教学实施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