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文化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记忆,是确立民族身份认同和建构"想象共同体"的重要根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互联网的崛起,文化记忆在被不断地遗忘和解构.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肩负着重构文化记忆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为例,认为《国家宝藏》从仪式化、符号化、娱乐化三个方面重构了文化记忆,用现代的方式激活了古老的文化基因,引导大众关注并传承历史文化,打造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2.
档案是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技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是社会记忆的汇集.档案工作者要加强收集和保存档案,为传承人类文化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浪潮对各民族国家的文化要素作出了调整与重组,传统文化因此受到解构与冲击,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符号、价值认同趋于弱化.民族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传播类型,在保护族群记忆、传统文化认同上起到重要作用.探求价值嬗变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路径,以及叙事困境,是"非遗"微电影生产、传播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4.
仪式作为一种存储、传播文化和信仰的重要媒介,承载着一个民族历时性的文化记忆.而文化记忆又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理论和人类学仪式理论,试图阐释仪式媒介通过传承文化记忆来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指出不仅传统的人类学仪式是一种媒介形式,而且所有的媒介(人际传播媒介、群体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社交媒介等)都具有一定的仪式媒介内涵.提出如何借助传统仪式媒介和现代仪式媒介来唤醒、激发华夏文化记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档案是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技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是社会记忆的汇集。档案工作者要加强收集和保存档案,为传承人类文化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记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它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7.
档案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文化进步的证明,是文化发展的遗产,其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和难以替代的文化地位。档案工作应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档案的文化作用。一、充分认识档案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档案是民族记忆的文化基因,是国家历史的宝贵载体,被誉为文化瑰宝、文明之母,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国家主权和民族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特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相似文献   

9.
张连星 《北京档案》2017,(12):30-32
档案是历史的承载者,是我们共同的记忆.记录保存国家、民族和区域的社会记忆,并积淀为社会文化、凝聚成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是档案工作最基本的职责.保存历史记忆,记录现实是对国家综合档案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打造"五位一体"档案馆、推动"三个体系"建设最直接的表现.近年来,朝阳区档案馆不断强化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在做好档案接收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多措并举,逐步加大档案的主动记录、社会征集与口述历史等工作的力度,为切实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记忆的研究在国内的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文学等学术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交流记忆等理论概念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019年,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在CNKI中文文献数据库中达889篇,年发表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主题涉及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仪式与集体记忆、媒...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4,(Z3):143-144
<正>文化是国家的命脉,是世界各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没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而本土文化是世代相传,绵延不断积累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华大地,使国家不断的走向富强,但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浸入,我们的民族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危胁。保护传承好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如何让珍贵的文化记忆完  相似文献   

12.
刘媛媛 《传媒》2021,(23):73-75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历史文物的呈现与传承加深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与延续.传统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依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经典文物为切入点,通过担任"国宝守护人"的明星视角,带领受众共同欣赏富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探索文物背后的人文历史知识.节目通过对历史记忆的挖掘,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新时代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播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档案是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是社会记忆的汇集。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档案工作者的社会使命就在于保存档案。最大限度地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传承人类文化,从而为社会留下完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记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它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征,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说过:物质遗产是有形的和相对稳定的,而  相似文献   

15.
乡村记忆档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记录各种乡愁的记忆载体。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乡村的村容村貌、村庄院落、风俗古迹和传统文化渐渐远去,有的面临消失。建立乡村记忆档案,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保存乡村历史,留住乡村记忆,将乡村记忆完整地记录下来已迫在眉睫。下面,就建立乡村记忆档案,谈一点个人的浅显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纪录片以“文化记忆”为传播媒介和方法,作为构建民族共同体的一种媒介形式,具有存储、激活、缝合民族文化记忆的作用,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观众塑造了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本文将文化记忆的构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思考理念,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以少数民族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少数民族纪录片的主题内涵、叙事方式、呈现视角三方面的深度分析,从社会维度、价值维度和历史维度等视角,探究了少数民族纪录片对文化记忆的构建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纪录片通过保存当下的影像和符号,并将其置于历史发展脉络和社会发展进程之中,运用这一特殊的媒介形式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文化记忆得以连续与整合。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尤其是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传承社会记忆的文化机构,其资源建设应该包括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提出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法理依据,并针对其建设现状,从法规化、标准化、集中化和数字化等方面,提出国家综合档案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实体性、象征性以及功能性三重维度上来看,三坊七巷是以物质空间为依托,象征着闽都文化和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记忆之场",其对于文化记忆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在具身实践的基础上,短视频传播和网络共同体互动成为人们共享文化记忆的新形式.身体、建筑、技术三者共振,虚拟空间和实...  相似文献   

19.
刘聪 《东南传播》2022,(3):57-61
红色纪录片在红色文化记忆的建构过程中通过符号修辞记忆对记忆进行具象化、节点化、整合化再现实现记忆的刻写实践、仪式场景中技术的加持使传播的仪式场景得到具象与抽象式的还原,实现记忆的体化实践进行红色记忆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建党百年纪录片对和记忆实现了红色记忆的价值赋能,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红色记忆的感召缝合民族记忆、记忆框架缝合国家与人民记忆,实现了记忆背后的社会价值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鹿坤 《大观周刊》2011,(23):26-26
新疆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藏于民族民间,它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宝贵资源,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