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的崛起,网络舆论中也表现出了民粹主义倾向,集中表现为网络民族民粹主义、以舆论监督为代表的网络政治民粹主义与娱乐主义结合形成的网络文化民粹主义三种形态。民粹主义既有遏制权威和精英,关怀弱势群体的积极功能;同时,民粹主义自身的非理性、狂热性又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尤可可  宋梦茜 《传媒》2021,(8):93-96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与信息化、智能化等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融为一体,传统单一国家主体的治理模式显然不再适用于当下国际环境.互联网诞生的50余年来,互联网治理模式经历了技术治理、联合国治理、国家中心治理模式的变迁,其有着三重制度动力:网络安全问题是其产生的原生动力;地缘政治斗争是其演进的核心动力;网络空间博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互联网治理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与全球史观"文明互动"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如何加强网络空间的共同治理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国家治理开启新征程.国家治理方式由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化也同样引发对档案软治理方向的思考.我国档案馆作为文化组织与档案部门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其融入治理的过程对于国家实现软治理具有深刻影响.通过我国档案馆对档案及档案工作进行软治理必要性、可行性的阐释,面对当下开展软治理面临的自治未完善之困、主体不平衡之囿、话语权表达之失三个困境,应以明晰档案软治理核心角色、实施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牢握档案文化话语权的三个发展路径寻求我国档案馆融入国家软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4.
谢精忠 《今传媒》2016,(12):61-63
互联网给民粹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栖息地,网民公共事件的社会参与更加平民化和草根化,导致网络民粹主义倾向时常出现于当下的网络公共事件中.本文通过对近十年(2007~2016)有关网络民粹主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得知:研究主要集中时间在2011年后且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学科归属集中在新闻传播学和政治与社会学;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网络民粹主义的概念与特征、网络民粹主义的基本表现与脉络、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网络民粹主义的规避与治理等.  相似文献   

5.
媒介化治理的逻辑前提,在于媒介系统深嵌至社会、文化、政治、价值等多重系统中,并为现代性风险治理提供新的取向。现代性背景下的媒介化治理指向一种由国家和政府主导,以媒介化思维嵌入至社会治理网络为认知起点,多元社会主体协同参与至现实问题的过程性治理实践,其目标则是实现多主体的情感共通与共识达成,成为现代化风险模态下的新型治理取向。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媒介化治理更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新型治理主体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是立足于媒介化思维上治理主体“范式”的整体转型,集中表现在权威机构优化情绪治理、媒介平台建构集体信仰与社会公众践行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6.
朱琛 《青年记者》2020,(10):15-16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国家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之一,主流媒体是较为活跃的因素和力量,应充分认识自身使命任务,为国家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一过程也是主流媒体加强自身建设的重大机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在舆论引导、服务民生、普及知识、扶助弱势群体、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作出大量尝试,为新时代国家治理工作创造良好有利的舆论氛围,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现存有丰富的民族档案,内容涉及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安全、生态治理等领域,构建工作转型机制,有利于推动民族档案服务转型发展,为边疆治理提供档案信息支持。论文阐述民族档案服务转型机制构建的政策依据、重要意义,分析滞后问题,提出转型机制构建的思路方法。以新时代党的治边方略和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方针为指导,从方针政策、领导组织、制度体系、规划设计以及保障支持等方面构建转型机制,可推动民族档案服务转型,为边疆治理提供档案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8.
"媒体理政"的历史定位 理政就是治理政事.所谓"媒体理政"就是通过大众传媒自身固有的政治形态与政治资源特征,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发挥其治理政事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聚焦于社会事件中民粹主义在网络中的传播形态,即用民粹主义的话语来对抗和消解专业主义话语的权威。从本质上讲,民粹主义的话语是民众的政治实践,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对社会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档案系统如何学习领会践行全会精神,如何适应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交出一份档案人的答卷?本期《兰台纵横》栏目的两篇文章《档案工作与治理能力建设》《锚定方向汇聚力量转型升级再起航》论述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职责使命。其中,《档案工作与治理能力建设》一文从档案与治理天然不可分割、档案工作必须为治理服务、切实推进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阐述档案工作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视角新颖,说理深刻精辟,值得品读。  相似文献   

11.
不断地从管制走向治理,是人类在全球化时代新的政治发展趋势,中国要走向社会现代化,必然要走向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实际上提出了政治现代化的任务 全同两会前夕,在省部级主要领导研讨班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专门闸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随后这一阐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黄萌 《档案管理》2023,(5):74-76
本文围绕国家数字化战略转型背景,对国内外档案信息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在档案数据价值发现与数据管理策略、档案信息安全策略、档案信息服务智能化三个重点方向归纳国内外研究进展,明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和差异。根据研究比较分析的结论,提出我国数字化战略转型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路向,重点分析了档案数据治理、多元数据获取存档和档案信息化发展机制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为以档案信息化为核心动力的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24):61-64
网络民粹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媒介动员策略,需要从价值逻辑、话语模式、管治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媒介治理。同时,主流媒体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并扩大基层舆论阵地方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改革动力不足、运营能力较弱、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运用非结构式座谈法与系统研究法,对以上问题分别给出相应解决对策,旨在为区域媒体融合的经营管理提供理念、策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彭焕萍  陈瑶 《传媒》2024,(4):90-92
乡村空间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伴随城镇化、信息化推进,乡村空间呈现出形态变迁、价值消解,关系断裂及组织失序等现象。作为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主体,县级融媒体经由要素聚合、角色重构、功能转型,重塑了乡村物质空间生产实践、文化空间表征及社会空间关系结构。面对乡村空间变迁过程中的多重挑战,实现场景化公共服务适配,建设乡村文化治理综合体,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制度化等成为县级融媒体赋能乡村空间治理的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16.
“智库化”转型发展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内涵和专业性理念的体现,是实现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转型发展路径有三个:一是角色定位要从传统大学图书馆向新型大学图书馆转型;二是运行机制要充分比较和权衡权力运行向度、组织运行方法和运行机制要素,力求从管理机制到治理机制的转变;三是构建系统的、全方位的新型服务能力。通过资源建设发展策略、治理机制创新策略、新型服务能力策略,推动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洋  周泽红 《出版科学》2018,26(4):12-18
网络动员作为社会动员的一种形式新发展,兼具着双重价值立场.在遵循这一价值判断的前提下,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引领国家主流思想凝聚和增益社会现实行动的参与力量,充分发挥网络社会动员的正向引导功能;另一方面,对潜藏社会非稳定性因素的网络抗争动员实施有效规导与制动,促成党政权力与社会力量双向政治互动的良性循环.科学辩证地运用好"引导"与"规制"两种策略,在网络治理全局观视野中加强党和政府的网络社会动员能力,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高杨 《青年记者》2021,(4):90-91
媒体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理应在现代化治理制度转型的过程中有所作为。本文提出电视社区频道可以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途径,并从管理模式、频道内容以及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探讨电视社区频道在我国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小说中,作者通过渲染民粹主义思想和塑造民粹主义人物形象或直接或间接地迎合读者的民粹主义倾向和立场。网络小说中的民粹主义倾向,具体体现为讴歌乡土与乡民、敌视工业文明、弃新从旧等等。民粹主义思潮具有反思社会发展的镜面意蕴,但鉴于其乌托邦的实质和极端化倾向,亦可能撕裂社会关系、破坏社会稳定和秩序。本文将网络小说及其读者群视为一个特殊的互联网部落,并从背景、表现和影响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网络小说中的民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0.
严复通过翻译、办报、开堂讲学等传播策略,致力于引进、传播西方社会先进科学文化思想;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为中国贫弱之源;疾呼改革,力求改变国人思想;力倡民主思想,推动近代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