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通常会用"反常法"这一作文技巧,来达到使文章曲折生动的目的。所谓"常",是指常情、常理,就是读者心目中的习惯之情、熟悉之理。"反常",就是置读者心中的常情、常理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使文章主题表达得更加深刻。古今中外很多有创见的写作者,都十分注重独辟蹊径,不落窠臼,力求以"反常"的构思、新颖的手法来突显主题思想。这样做,往往能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唐代孙广所著《啸旨》一书,实为口哨的十二种吹法与对秘曲十二章源流的解说。《诗经》中有三处"啸",皆为因过度感伤而发出的声音,但发此声者皆为女性。进而啸被用于招魂,发挥另一种功能。《楚辞·招魂》的"啸"因为可以感鬼神,故道教用之,其因缘持续到唐朝。魏晋之后,具有音乐美的啸似乎开始流行,如阮籍就善于啸。从《啸赋》看,啸开始带有神仙家与道家的气息,"啸"由原来的吹口哨转为歌唱的意思,进而意味着神仙家、道教人士即使不吹口哨、不唱歌也怀有的那种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心境。因此,"啸"这个词中即包含着有声之啸与无声之啸两种含义。  相似文献   

3.
彭雅芬 《初中生》2013,(17):15-17
写"虚"与记"实"乃写作常用手段。所谓"虚",是指作者主观的情和意;而"实"则指客观的人、事、物。运笔谋篇时,让客观事物寄寓作者主观的情和意,使之成为某一人或者某一事物虚化的形象,以它为主体来叙事、抒情或说理,从而表达文章的主旨,这就是"避实就虚"法。这种方法颇近于诗歌中的"比兴",寄托讽喻,化实为  相似文献   

4.
叶燮在<原诗>中把审美客体概括为"理、事、情",其中"理"是三者之根本,统领"事"与"情",认为"理者与道为体,事与情总贯乎其中","理"与"道"具有相同的属性,决定"事"与"情"之用.同时形而上之"理"在艺术中又是以审美化的方式而存在的,即叶氏所谓"幽渺以为理".  相似文献   

5.
创新其实并不神秘,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创新的"因子",谁都可以想出巧妙的"点子"漂亮地解决问题.所谓"点子"就是迸发出的智慧火花,问题是要能将这种灵感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将平时大量的好"点子"汇聚起来,从中获得无穷的启迪,以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本体",简而言之就是"根本","情本体"即以"情"为人生的最终实在、根本。视情感为本体,或许是中国哲学最为显著的特点。《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洋溢着学习的意趣与快乐之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反复说的这些话,有一共同的情感基调,这就是快乐,是快乐之情。  相似文献   

7.
山川云雨,松柏花卉,原本无所谓喜怒或爱憎,然而这些千姿百态的物象一旦扑入人的主观世界,并被注入人的精神意念,便能顿然生辉,便会涌出种种情致.所以,在常见的记叙文中,所状之物,所摹之景,无不透出一个"情"字来:写景都是为了写情,景语即情语.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意在笔先",南朝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如果把"意"比作统帅比作乐队指挥的话,那么"情"就是乐章的基调,就是抑扬顿挫的旋律.文章没有"意"就失去了脊梁,立不起来;有"意"而无"情",则不丰满,不  相似文献   

8.
正"啸"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在《啸赋》里描述道:"动唇有曲,发口成音。"吟啸之风俗较为古老,最早可追溯于《诗经》。《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诗经·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这两首诗中,女主人公都是借"啸"抒发遭遇遗弃后的痛苦和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享受着加速的"解放",不但摆脱了物质匮乏的束缚,也抖落了家庭、政治与公共生活、道德和人情等的"阻碍和负担".但这加速的"解放"造就的是有三副面孔,即"消费者"、"自恋者"、"旁观者"的"个体人",而作为"公共人"的人之维度则快速萎缩,"解放"成了剥夺方式.面对现代人的这种境遇,现实的教育实际上起着助推的作用,也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之所谓"犯",就是重复,就是雷同,是小说创作之大忌;而所谓"避",就是避免重复,避免雷同,是小说创作中常见的方法之一。然而,高明的作者往往有意地"犯",通过"犯"而达到更高层次的"避",这也就是某些小说评点家所谓"特犯不犯"。这种"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的观点,其实是一种高级状态的辩证思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习是儿童生活与成长的方式. 学习始于生命的起点,贯穿于生命全过程.学习不是学校课堂的"专利",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在终身学习时代,无所谓"学前儿童"与"学龄儿童"之分,也没有所谓"学前教育"与"学龄教育".学前儿童、学前教育的概念若不"旧瓶装新酒",将会被早期学习、早期教育、0~6岁教育的概念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散说"散文"     
散文之"散",历来被看作是"形",即结构与行文的特色,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神不散",是个共识。但"神"又是什么?内容?思想?气韵? 我总觉得散文这东西,难以条分缕析。非得将一篇文章吞进肚里,整体地咂摸它的味道才行。犹如吃饺子,您不能单挑皮儿吃,那  相似文献   

13.
田友谊 《教育导刊》2005,(10):52-54
早在20世纪初,瑞典作家爱伦·凯就发出了"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深情呼唤.从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社会提出"学会关心",都昭示了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解放儿童.正是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在其最具代表性、最负国际影响的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中提出了解放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4.
"词足达情"是晚明戏曲家孟称舜所提出的一种戏曲审美观念。这种戏曲审美观强调无论是戏曲创作,还是戏曲鉴赏、批评,都应该"词足达情",即无论写景、叙事,曲词宾白抑或情节关目,戏曲艺术都应该将"传情"作为第一要务。如果"词足达情",那么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就会呈现"浑厚"的特点,否则就会"俊而薄"。孟称舜的这种认识基于"汤、沈之争"而提出,符合戏曲艺术的美学追求,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上独树一帜,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所谓情感教育,它和智育、美育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藕合。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  相似文献   

16.
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习尚,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啸”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以及文人生活的结合,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常常被忽略的重要同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内的晋孙登啸台,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以“啸”为着眼点,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借以唤起人们对晋孙登啸台的关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啸的音乐特点、啸的音理机制、啸的曲制面貌、啸的艺术特点、啸的具体方法以及啸若干类别;第二部分描述了啸的历史发展;第三部分论述了啸的文化特质,包括啸的理性特质、啸和以自然为美的艺术观念以及啸与自然界的关系等等;第四部分阐述了啸与道教、神仙的关系;第五部分重点探讨啸作为文学意象的多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写"虚"与记"实"是写作常用的艺术手段。所谓"虚",一般指作者主观具有的情和理;所谓"实",一般则指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它们本是对立转化的辩证统一体。作文构思既需通晓"化虚为实",也要深谙"化实为虚"。把客观存在的人、事、物,通过艺术描写,化为作者主观具有的情和理,此之谓化实为虚。这种技法往往摒弃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的本来内涵,而是将作者主观上具有的情和  相似文献   

18.
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习尚,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啸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以及文人生活的结合,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常常被忽略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内的晋孙登啸台,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以“啸”为着眼点,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全面的考察,并借以唤起人们对晋孙登啸台的关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啸的音乐特点、啸的音理机制、啸的曲制面貌、啸的艺术特点、啸的具体方法以及啸若干类别;第二部分描述了啸的历史发展;第三部分论述了啸的文化特质,包括啸的理性特质、啸和以自然为美的艺术观念以及啸与自然界的关系等等;第四部分阐述了啸与道教、神仙的关系;第五部分重点探讨啸作为文学意象的多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诗之情",王夫之从"表现主体、表现对象、表现手段"三个维度,将"道性之情"作为表现主体,将"写景之情"作为表现对象,将"以声情生色"作为表现手段,并对诗的"性之情""景之情"与"声情"展开详细论述。王夫之主张,在"道性之情"时,诗人应以情为道路,进而"泳游以体情",以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写景之情"时,诗人应以"现量"之法,让景与情互相生成、互相包含,使其臻达"情景妙合无垠"之至境;在"以声情生色"时,不宜先以议论入诗,而应"长言咏叹"以写情,以雅致谐韵而见情,从而营造"明朗疏淡"之妙境。  相似文献   

20.
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在教育领域,也有一股"喜新"之风,即喜欢玩弄"新概念""新名词",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将严重阻碍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一、教育领域"概念化生存"表现种种教育领域热衷于讨论所谓"新概念"不知始于何时,始作俑者是谁也无从考究。而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