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资源禀赋优势指数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西藏2005--2007年的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西藏农产品生产中,小麦、豆类、薯类等生产具有效率比较优势;小麦、油菜籽等的种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总体来看,西藏在小麦、油菜籽等的种植生产上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而畜牧产品方面,西藏的牛、羊在生产效率、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位商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西藏2005~2007年的主要农牧产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西藏农产品生产中,小麦、豆类、薯类等生产具有效率比较优势;小麦、油菜籽等的种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总体来看,西藏在小麦、油菜籽等的种植生产上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而畜牧业方面,西藏的牛、羊在生产效率、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牧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对西藏农牧产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模型比较,选择一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万源市茶叶产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名优茶的总产量、种植与采摘的面积、经济状况、年降水量等与茶叶产量有密切关系,万源市在科学种茶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在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中,要在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普及科学种茶技术,合理治理病虫害,加强生态茶园的建设,探索万源生态茶园建设新模式,以保证万源富硒茶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三个指标来衡量安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情况,并用波特钻石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安徽茶产业的出口竞争力。研究表明,安徽茶叶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但在种植面积、机械化普及程度、产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上还存在问题。为此,安徽茶业应加大种植面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加强茶叶质量,应对绿色壁垒;规范市场秩序,加大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5.
影响江苏省茶树生产布局的气候指标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茶叶生产概况江苏省生产茶叶的历史很悠久,且以多产名茶著称.据史志记载三国时已盛行饮茶,唐宋时期江南丘陵已有不少茶园,茶叶生产有较大发展,在宜兴县志上有茗岭地区的上等茶“紫笋”在唐代作为贡品的记载,吴县洞庭山也是我国古老茶区之一,素以出名茶著称,洞庭生产的“碧螺春”,现在列为我省三大名茶之一.自清代以来,江苏省茶叶生产每况愈下.至解放前夕,全省的产茶区只有宜兴、吴县和金坛三县,茶园面积1.2万多亩,年产毛茶不过5000多担.现在全省茶区逐渐由三个县恢复和发展到35个县市,遍及大江南北,茶园面积已发展到20多万亩,茶叶产量到10多万担,平均亩产从建国初期的42斤增加到110斤以上.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7,(5):67-73
有机茶生产正逐渐成为提高我国茶叶质量和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生产方式.通过对马山生态茶园四个品种的茶叶病害、病害症状、病株率、病情指数、平均病叶率的调查,发现春季和夏季均有5种茶叶病害发生,茶炭疽病危害最显著.炭疽病在高温湿润的夏季时期病株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64.2%.根据病因分析,从农业防治、生态防治、茶园生态系统、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马山生态茶园的炭疽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净产值系数、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等指标入手对河南5种主要的农产品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并把其与周边几个省份进行了比较。因为这几个指标的分析结果可能会不太一致,本文用因子分析方法把这几个指标结合起来对河南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以及给出了提高河南省农产品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覆盖遮荫技术可以影响茶园小气候,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促进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和茶叶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茶园施用豆粕发酵肥对茶树的肥料效应,采用田间试验,以750kg/hm~2豆粕固体发酵肥和1800kg/hm~2豆粕液体发酵肥两者混合施用进行追肥,以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施用豆粕发酵肥处理(T)能够显著提高茶园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类、儿茶素类和可溶性糖类含量均显著增加,酚氨比降低,茶汤苦涩味减少,茶叶甘醇、鲜爽、香甜等滋味提高,提高了茶叶品质.茶园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中内含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施用豆粕发酵肥后土壤全氮含量对茶叶内含成分含量的作用呈极显著相关,茶园土壤pH值对茶叶内含成分含量的作用显著相关,其余无明显作用.试验结果为豆粕发酵肥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在减少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文章基于包络数据分析法(DEA)模型,从决策单元有效性和规模效益两个角度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四家银行的效率比较,发展模式和状况比较,为手机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对皖江城市带装备制造业2009-2014年效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时间维度上,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与技术变动指数差别较大而与純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特别是与规模效率几乎重合;第二,通过纵向比较发现,综合效率的空间分异程度在不断缩小,但内部空间格局变化较大;第三,技术变化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提升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皖江城市带技术效率得到很大改进,要素的投入和产出配置越来越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2.
农业作为战时主体经济,得到晋察冀边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垦荒地是边区农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综合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部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有效办法。兴修水利是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另一重要手段。边区党和政府发挥政策指导优势,在种子、肥料、耕畜等各生产要素环节帮助群众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加产量。边区党和政府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社会服务包括提供农业贷款、鼓励互助合作和机关部队生产等方面。粮食财政不仅是粮政的重要环节,也是正规化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调剂是解决边区内部粮食丰荒不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徽州区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但是由于徽州地区物流设施和服务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不利于徽州区茶叶物流发展.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通过协调农户、批发商和零售商3个供应链的主体,基于茶叶的质量,提出了一种综合的生产库存模型,以最大化利润为最终目的.该模型考虑了商业策略的影响,例如茶叶的订货量、生产速度和单位生产成本.该模型具有扩展性,不仅可用于茶叶供应链协调,还可用于纺织、鞋类、化工、食品等行业.采用一种分析方法,优化生产速度和原材料订单量,达到最大预期平均利润.并将本文的模型与现有模型作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出本文模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 读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园面积、产量和出口量比较图(图1),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以陕西煤业2013—2017年财务报告数据为基础,运用SWOT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效率分析等方法,剖析企业的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技术创新保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集中优势产能,重视营销推广,做到产销平衡;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综述中国传媒业上市公司研究概况,收集2011—2013年传媒行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对其生产效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样本公司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同时为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提供建议,为该行业上市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唐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迅速崛起,其中茶业成为这一新兴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在唐代,从事茶业生产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茶园。这些茶园按照资产占有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官属茶园、私人地主茶园、寺院茶园和小农茶园几种类型。本文对唐代江南茶园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分析茶叶生产者的生产情况及其与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五个方面包括规模、结构、速度效率、民生、基础竞争力出发,构建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四川省按自然条件划分的四大类型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四大自然类型县域间差异悬殊。平原县具有绝对优势;丘陵县处于中间层次;盆周山区县次之;民族县最弱。反映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对自然环境、区位等因素的强依赖性和相关性。(2)在分量竞争力上,平原县在规模和结构竞争力上的优势尤为突出;丘陵县在民生竞争力上表现较弱,处于末位;盆周山区县在速度与效率竞争力方面优势明显;民族县在民生竞争力上优势显著。最后,尝试提出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9.
红安老君眉茶是产自湖北黄冈的优质绿茶,因其香高味醇,品质优异而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但随着茶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同质化产品的竞争,近年来红安老君眉茶叶的生产遇到瓶颈,茶园管理投入不足,产品单一,研发能力有待提高,未能发挥茶叶品牌效应,从而延缓了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及对当地企业的调研分析,从加大科技支撑,优化市场定位,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助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老君眉茶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20年江苏水稻生产数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Topsis综合评价和趋势预测模型等方法对江苏各地水稻生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导江苏水稻生产优化布局。结果表明:江苏粳稻生产应向苏北、苏中优化布局,其中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和扬州可以适度增加粳稻种植面积,泰州、南通、南京、镇江、苏州、常州、无锡应稳定粳稻种植面积;江苏籼稻生产应向淮安、宿迁、徐州和南京优化布局,盐城、连云港、扬州、泰州、常州和镇江可以适度减少籼稻种植面积,提倡“籼改粳”,并提出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