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口罩是讲卫生的表现之一。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传染,医生、护士在给病人检查、治疗和手术时总是戴着口罩;在制作食品的车间、食品销售点、操作者和营业人员为了保证卫生质量,也应戴上口罩。 我们知道,空气吸入鼻腔后,经过鼻腔内的鼻毛、粘膜上的纤毛、粘液的湿化、过滤、加温、净  相似文献   

2.
护肺先清鼻     
季玉光 《老年教育》2008,(10):56-56
作为人体肺部“空调”和“过滤器”的鼻腔,在防止病菌进入人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实践证实,鼻腔一天24小时不停地累计呼吸15000升空气,极容易在鼻腔黏膜和鼻纤毛上沉积大量污垢和细菌,易引发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和过敏性疾病,并且使感冒、哮喘、肺炎等流行性疾病病菌得以顺利侵入人体。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莲藕中的孔里有空气,帮助它们在水中呼吸,由此我们联想到竹子里面是空的,是否也有空气或别的气体呢?我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猜想竹子里面的气体可能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为了证明竹子里有什么气体,我们做了几个实验。首先,我们必须先把竹子里的气体收集起来。我们用锤子把竹筒打一个洞,然后迅速把竹筒放到水里,再拿一个装满水的集气瓶放在竹筒的洞上收集竹子里的气体。收集好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上,我们收集了十几瓶气体进行实验。实验一:我们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把点燃的蜡烛放进从竹子里面收集的气体中,发现蜡…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产生 当化学反应在空气中进行,要检验或验证扩散在空气中的气体生成物时,我们常苦于因气体的分散而无法将气体通入液体试剂中。在选用某些方法时,实验现象和效果又不太明显。如:初中化学课上,在检验含碳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时,是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相似文献   

5.
气囊的作用在许多著作中都有十分详实而科学的阐述。但是 ,也有一些教材和著作在论述气囊作用时认为 ,鸟类的气囊还能增大其在空气中的浮力。许多中学教师在教学中也是这样向学生讲解的。那么 ,鸟类的气囊到底能不能减轻鸟的体重和增大它在空气中的浮力呢 ?下面 ,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鸟类有关结构如图所示 :图中 ,A为肺内气体 ,B为气囊内气体 ,C为除A、B以外的鸟体其它部分 ,D为大气。首先 ,我们看看气囊对鸟类体重的影响 :鸟类在进行呼吸时 ,空气进出肺部和气囊 ,此时 ,肺与气囊都与外界相通 ,它们内部的气体A、B与外界…  相似文献   

6.
每当车子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的时候,总会卷起一团团灰尘、排出难闻的尾气,多难受啊!所以我想发明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它能吸入各种有害气体、烟雾和粉尘等,让我们身边的空气变得清新自然,就像是走在森林中一样。这个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小巧方便,可别在胸前、插在发中、还能戴在手腕上,既能净化空气还能当装饰品,你看多好啊!  相似文献   

7.
1.不要用手抠鼻孔。因为用手抠鼻孔,容易把手上的病菌带入鼻腔,而鼻腔内的黏膜血管丰富,是病菌得以繁殖的地方,以致引起鼻腔黏膜发炎或生小疖(jiē)子等疾病。2.不要随便用冷水冲洗鼻孔。有的少年儿童在从事体育锻炼或劳动后,喜欢用双手捧水冲洗鼻腔,这样做很不卫生。因为,这样  相似文献   

8.
一、练习内容 1.认识空气的主要成份:①空气是各种气体的混和物。②空气的主要成份是氧气和氮气,还有微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气及其它气体。 2.认识氧气和氮气的性质:①燃烧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物质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②有的物质能燃烧,有的物质不能燃烧。③氧气有帮助燃烧的性质,氮气不帮助燃烧。 3.认识二氧化碳气的性质:①燃烧和呼吸都要产生二氧化碳气体。②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对呼吸没有好处,比空气重。③二氧化碳气能使澄清  相似文献   

9.
一些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万新军一种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是指这种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遇到明火就会爆炸。一般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上述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表示。了解和掌握各种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  相似文献   

10.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的某种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本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嘏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11.
正又到感冒高发的时候了,预防感冒,你想过从鼻腔开始吗?冬天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宝宝的小鼻子是呼吸系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精心呵护宝宝的小鼻子,不仅能保证宝宝鼻腔的健康,更能让宝宝远离呼吸道疾病的困扰。小鼻子的大威力宝宝呼吸时,鼻腔可不仅是空气的通道,因其特殊的组织构造,鼻腔有着类似空调的作  相似文献   

12.
樟树 枝叶有樟脑味,能分泌挥发性抑菌物质,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侧柏 具有杀菌、吸毒和吸尘的功能。枝叶能分泌一种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痢疾等病菌,对于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均有较强的抗衡性。 刺槐 又名洋槐,对空气小的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并有较强的吸收铅蒸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体外空气比较寒凉干燥,并且含有微生物和尘埃,而幼儿呼吸系统抵抗力弱,空气如不经过鼻腔而直接进入呼吸道,会使孩子感到口干喉燥,而且容易得呼吸道疾病。而用鼻子进行呼吸,空气进入喉头、支气  相似文献   

14.
一、说大纲《空气的成分》是在低年级学生学习空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 ,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大纲要求指导学生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根据空气中混合物的性质差异分析空气的成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趣 ,独立思考 ,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把学得的知识 ,转化为技能。二、说教材根据大纲 ,根据教材的内容 ,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认识燃烧需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2 知道空气中 ,一种气体能支…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由该气体的水溶性及气体与空气相对密度的大小所决定。对于一种气体如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首先要记住气体的密度。如果我们从空气的平均式量29出发,则可化繁为简,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如:ρO2ρ空=1429g/L1293g/L=1...  相似文献   

16.
在教《空气》一课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实验,他们兴趣很高,认识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知道空气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并且知道我们周围都有空气,我们人类离不开空气。 在快下课时,忽然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看得出他候了半天了。 生:“老师,我爸爸说,空气不都是无味透明的。”  相似文献   

17.
硕果累累的秋天悄悄地向我们告别,干 燥寒冷的严冬已经来临。气候的突变,对于我们的宝宝在生理上是一个考验。由于宝宝的呼吸系统正在发育,免疫抗病能力较差。在干燥、寒冷、西风劲起的季节,细菌病毒随着寒风转移,漂浮在空气中,混合在通风不良的公共场合: 聚会、游玩、乘车、看电影、就诊等等,您的宝宝可能有机会接触了带菌者(包括已患病的亲属),吸进了含有高浓度的正在流行的病菌的气体,或触摸了粘有病菌的扶手、玩具、公用物品。加上宝宝正处在免疫力低下的阶段,于是,您发现宝宝不精神、烦躁,可能有发热、咳嗽,甚至气喘、…  相似文献   

18.
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就能通过实验等手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这样,一方面可以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验证呼吸作用的原理。例1%(2007年福建厦门市中考题)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  相似文献   

19.
废物再用、变废为宝是我们提倡的,废旧食品袋量多、质轻、透光性好、传热快,可以在化学实验中代替一些玻璃仪器。 一、收集贮存气体 用玻璃容器收集一定量的气体用于展示或贮存时,用排空气法收集往往混有杂质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操作麻烦。而用塑料袋代替玻璃容器却十分方便,用排空气法收集并不会混进杂质。操作方法是将袋内气体赶尽,将口扎紧并与玻璃管相连,收集气体时玻璃管与气体发生装置相连即可,收集完了后将口扎紧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夏天,我们经常能观察到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周围冒“白气”的现象;在冬天,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嘴里总是呼出“白气”,这些“白气”是哪里来的呢?许多同学在分析这些“白气”时,错误地认为“白气”是气体或水蒸气。其实“白气”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人眼无法直接看见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就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而“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雾状小水滴,也称“白雾”。生活中“白气”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物体冒“白气”,另一种是低温物体冒“白气”。下面通过两道例题分析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