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届冬奥会会徽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美学的视角解读冬奥会会徽中的奥运人文精神,并进一步探讨冬奥会会徽的审美发展趋势,丰富冬奥会视觉形象系统的理论研究,为冬奥会在视觉形象设计上更好地体现自身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会徽在众人瞩目中揭开了面纱。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与冰雪运动特征融为一体,形象地展示了冰雪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传递出运动员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历届奥运会会徽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解析.研究发现:各国对会徽的设计理念不尽相同;会徽的文化内涵与奥运精神、主办国、城市的文化有关;会徽的来源可分为具体写实、形象宣传、精神文化三类;会徽关乎着奥运会文化构建和表达;会徽向着以精神理念为主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2022年2月,北京将在万里长城脚下用纯洁的冰雪邀约全世界朋友共赴冬奥盛会。为纪念本届冬奥会,中国邮政除陆续发行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运动》等7套冬奥题材邮票外,还将在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开幕之际同步发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1套2枚。围绕着这套邮票的发行,也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的邮品用以留住冬奥的记忆,在此我们就先来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5.
新邮巡礼     
《集邮博览》2018,(2):108-110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纪念邮票发行时间:2017年12月31日志号:2017-31图序图名面值(2-1)J冬奥会会徽1.20元(2-2)J冬残奥会会徽1.20元邮票规格:30mm×40mm齿孔度数:13.5度整张枚数:12枚整张规格:146mm×226mm版别:影写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会徽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艺术性标识.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分析现代奥运会会徽反映出来的设计理念、时代背景、发展演变及影响因素,阐释奥运会徽的特征、意义和发展趋势,解读世界各民族人类文明,感悟会徽留给现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作为国际性赛事,不仅仅是体育项目的竞技,更是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展示,奥运会会徽作为奥运会的标志,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本研究通过探讨奥运会的文化渊源,以及在各个阶段奥运会徽设计的文化表达,更好地理解各国文化与标志设计的融合,总结出奥运会会徽设计的一般特征,提出标志设计在文化层面的设计趋向,对标志在文化层面的设计有启示作用。研究认为:(1)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具有时代性、象征性和易于传播性的特点,寓意表达更加深入;(2)奥运会会徽的发展逐渐趋于文化元素的抽象化融入,主题寓意表现突出及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会徽设计主体精神的历史动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会徽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别具匠心的奥运会会徽主体设计通常能表现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殊文化内涵,透过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不难发现,自奥运会举办至今的一百多年里,奥运会会徽内容所折射出的不仅是会徽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而且更多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不同举办国家会徽精神的历史动态进程。  相似文献   

9.
奥运会会徽是奥林匹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奥林匹克绘画或雕塑一样是奥林匹克艺术,是时代的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产物。不同象征意义图形符号在会徽设计中表现时代的选择,传播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研究通过对奥运会会徽的解析,阐述不同大文化背景下图形象征意义的演变,呈现出不同时代的象征语境及审美认同。  相似文献   

10.
石晶 《冰雪运动》2013,(3):45-49
冬奥会吉祥物是冬奥会的实体标识,通过外显的美学特征将设计理念、价值取向等文化因素蕴含其中,使其外部美的形象与内部美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展现举办地的民族特色,传递奥林匹克精神。运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将历届冬奥会吉祥物的审美共性与个性进行分析,结合从第22届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所得到的真实美感和自然美、艺术美与科学技术美的完美融合,以及丰富的实体视觉符号和寓意美、民族特性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等多方面启示,深入探析冬奥会吉祥物的审美创造和欣赏。  相似文献   

11.
吕韶钧  裴孝成 《冰雪运动》2015,(2):29-36,42
以历届冬奥会项目设置情况为研究的突破口,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冬奥会项目发展的规律进行探究,并提出冬奥会的改革建议.研究发现,从历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的设置规律来看,其项目设置明显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冬奥会比赛项目中的运动大项和运动小项的增长速度存在着不均衡性,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的设置比例急需调整优化,男、女项目的比例也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冬奥会项目设置应重视项目准入的标准化,体现项目内容的均衡性,凸显项目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及代表性,兼顾项目形式的观赏性,注重项目推广的可行性,吸引更多的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国家参与,同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将更加促进冬奥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经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与艺术的"。奥运会徽是奥林匹克文化艺术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奥林匹克文化的象征。本文从会徽艺术设计的文化理念、艺术风格的展现及作为标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出发对新世纪的三届会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解读,旨在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奥运会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设计精美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在8月3日的盛大典礼中出场,如同奏响了北京奥运市场开发计划的一段激情澎湃的前奏。作为北京奥运“最核心”的知识产权资产,奥运会徽里不仅仅蕴涵了宝贵的文化内涵,也聚集了大量潜在的商业价值,国内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会徽标志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开始对奥运商机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4.
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申办冬奥会传播体育文化,是体育服务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向人民积极宣传申办冬奥会对于我国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意义,提倡公众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申办冬奥会,具有重要的文化建设意义。以文化为先导的申奥宣传策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往往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论述了从提升我国体育及冬季体育软实力、推动冰雪运动大众化、促进志愿者深入发挥作用等角度进行申奥宣传,并整合宣传方式,采用多元化、体验式、阶段性等宣传手段,增强宣传效应。用高品味的文化宣传,探索文化的冬奥会宣传策略,提升国民体育文化素质,塑造我国体育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申办冬奥会成功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哈尔滨申办冬奥会成功对整个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中国申办冬奥会的最佳时机、条件,申奥成功可能性及应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滨 《冰雪运动》2015,(2):43-45
通过对我国申办冬奥会、冬奥会志愿服务和冬季体育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申办冬奥会志愿服务具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在申办冬奥会过程中完善冬季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做出培育冬季体育志愿者的社会资本,形成冬季体育志愿服务的持久化、常态化,建设专业化、制度化的冬季体育志愿服务队伍等一系列前瞻性思考,以期推动冬季体育运动在我国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成功申办和举办冬奥会.  相似文献   

17.
2022年北京第24届冬季奥运会计划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冬残奥会计划于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为弘扬奥运精神,传播奥运理念,支持北京携手张家口市办好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发行相关题材邮资票品11套29枚,包含会徽、吉祥物、雪上运动、冰上运动、竞赛场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从视觉角度诠释第21届冬奥会奖牌设计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奥会奖牌是冬奥会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而日益凸显。运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等方法,将历届冬奥会奖牌作为比较对象,以奖牌规格、形状、图案及所渲染的民族特色等主元素作为研究切入点,诠释第21届冬奥会奖牌的设计思路,也为今后更深入探析冬季奥运会奖牌的设计规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第21届冬奥会奖牌不但添补了人们实际审美需求,丰富了审美知觉与经验,拓展了审美价值,而且承载着信息传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传承。  相似文献   

19.
郑德辅 《上海集邮》2003,(11):37-39
今年8月3日,以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奥林匹克精神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翩然面世,并已在此前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签名确认,载入现代奥运史册。 历届奥运会的会徽都是东道主宣传奥运会最具权威的形象标志,异彩纷呈、别具匠心的会徽设计构思层出不穷,不啻汇成一幅现代奥运发展史长卷的精彩一行。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举办了,这对于全国上下皆是一件伟大且皆大欢喜的体育盛事,这也给中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冬奥会也会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以良好的传播,这就需要在冬奥会期间,积极地展示中国文化,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给予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创新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