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也要坚持一体化发展,尤其要注重大中小学一体化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有效衔接。对当前大中小学一体化生态文明教育目标衔接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系统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统一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衔接意识,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实现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教育"近年来日益引起教育决策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研究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区域实施对策,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策略与有效路径,交流国内各地区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上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教育工作应当"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倡导"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 《教育探索》2006,(5):55-56
在大中小学开展普通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研究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大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美育目的和任务。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具有良好审美素质与高尚道德情操的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5.
对公民意识教育进行理论考察,最重要的视角是政治哲学。推进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厘清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要梳理公民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全民终身教育之间的关系,要探索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前提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总结我国德育的经验教训,合理定位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模式,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德育理论,突出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理想化和空泛化,切实加强德育实际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阶段,应将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模式定位于培养和塑造合格的公民,倡导、普及公民意识,并使之内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观念。本文阐述了公民意识的内容,论证了公民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阮方顺 《华章》2007,(12):134-134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获得了自觉的自我意识,以社会主义国家主人公的身份主动参与社会事务,享受权利并乐于承担义务的意识.公民教育是为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行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好公民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实践性、塑造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加强公民文化教育,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再次要增进和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8.
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具有弥合学段衔接和贯通性不足、提升劳动教育体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重价值意蕴,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耕读主体意识与全面发展要求的非一致性、大中小学耕读实践与各方资源配置的非协调性、耕读教育内容设置与实际教学落实的非耦合性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多元主体、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师资建设,优化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政策、交互合作、衔接机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在性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教育.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要遵循社会主义宪法、保障公民权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公民意识教育途径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0.
总结我国德育的经验教训,合理定位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模式,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德育理论,突出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理想化和空泛化,切实加强德育实际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阶段,应将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模式定位于培养和塑造合格的公民,倡导、普及公民意识,并使之内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观念。本文阐述了公民意识的内容,论证了公民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的一项历史重任。公民意识教育重大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提供必不可缺的文化支撑。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充分认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完成公民意识教育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2.
议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是培育学科素养的新抓手。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议题式教学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尝试。本文试从聚焦教育目标、借助法治情境、设计序列化活动、关注课堂评价四方面,阐述用议题式教学厚植法治意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公民意识教育相较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公民意识教育来说,发展相对滞后,这与党在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并不适应。分析研究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剖析研究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为研究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民社会的内涵、特征、存在的必要性等方面阐述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公民意识教育能为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意识层的基础和能力层的保障、公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公民社会的奠基性教育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公民意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实现。因此,要通过隐性教育方法、渗透教育方法和人性化教育的方法,把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家庭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家庭关系,切实改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教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发展至今,国内学术界对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研究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从公民和公民意识内容的研究入手,进而发展到公民意识教育研究。对目前"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概念界定和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整理,以增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郑杭生 《中国德育》2008,(11):92-92
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权利和应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教育则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各种教育渠道培养社会成员具有上述公民意识的过程,实际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过程。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主人意识,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应以培养国家主人意识和民族精神为基本任务和宗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形式与手段僵化、教育内容具有意识形态性以及教育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反差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采取如下对策: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整个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体系中,建立专门化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思想。本文系统论述了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问题表现、内容架构和研究策略等,认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要研究并回答的问题有:一是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何以需要;二是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何以可能;三是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有何内容;四是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有何障碍;五是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何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下形成的一种主体意识权利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使命。然而,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很难发挥公民意识教育的功能。因此,需要对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进行革新,以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