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典型报道是人物报道的重要表现方式,关于“时代楷模”孙丽美的报道源自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2021年8月6日,在防抗第9号台风“卢碧”工作中,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孙丽美不幸殉职,年仅44岁。从8月7日起,福建《闽东日报》开始刊发孙丽美先进事迹系列报道,通过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成功塑造出“时代楷模”孙丽美丰满多彩的人物形象,推动社会各界掀起向孙丽美同志学习的热潮。在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该报的《时代楷模孙丽美系列报道》荣获典型报道二等奖。人物事迹本身感人至深,在采访、写作这个人物典型时,主创团队着实也下了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2.
戴欣 《新闻知识》2006,(11):77-78
有人说典型报道是不美的,因为它是始终为宣传服务的。其实典型报道也需要美,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一篇典型报道若具备了审美特征,必然会使读者产生审美效应,增强典型的宣传效果。但是怎样有效的增强典型报道的写作美感呢?本文试图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此作一分析。“虚实相生”——典型报道的意境营造在穆青的名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中对县委书记焦裕禄刚到兰考县展开大规模调查研究的描写有这样一段:“送走了风尘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暴雨连连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  相似文献   

3.
典型报道是党报的长项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仍然是唱响主旋律的重头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本期《前沿关注》讨论“增强典型报道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意在通过切磋交流,把典型报道搞得更加有声有色。本栏发表的6篇文章各有特点,有的对典型报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有的概述了组织典型报道的经验和体会,有的对典型及典型报道作了学理性的阐释和分析……读一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深化对典型报道的认识,帮助新闻工作者提高发现典型和组织典型报道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来说,在批评报道方面有两点较深的感触,一是觉得搞批评报道难;二是批评报道的反响大,受众觉得批评报道大快人心,感到身危愉悦。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批评报道有没有审美性?如果有的话,审美特征又表现在哪里?这是新闻美学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在这方面进行—些探讨,以就教于新闻界的同行。我认为批评报道具有很强的审美性,其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批评报道的美是拉门化的社会美。美,包括自然美急会美、艺术美。美是入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在对象世界中,只…  相似文献   

5.
张健 《军事记者》2002,(8):26-27
典型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一个特色传统。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做得好不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新闻单位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典型报道面临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对典型报道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典型报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典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几何时,要弘扬某种精神,要推动某项工作,要动员公众参加某一活动,我们最熟悉的方法.就是靠新闻媒体树典型,用“典型引路”。而典型报道搞得好否,几乎成了衡量新闻单位工作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志。典型报道成为党强有力的宣传方式之一。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它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事进行重点报道,来揭示其典型意义,并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教训,从而引导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它是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新闻工作中的反映。 50、60年代是典型报道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成了当时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7.
典型报道是对新闻典型进行的重点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典型报道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显著特征,它对于引导舆论、宣传政策、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在1968年7月,毛泽东同志就十分明确地指出:综合立少,典型宜多。我们的党报一直非常重视典型报道。近年来,又再次掀起了典型报道的新高潮,推出了一批典型人物和一系列典型经验,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但是,纵观近年来党报的典型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县市报与中央、省级大报相比,悬殊很大,力度明显不够。据笔者近日对某县报今年第一…  相似文献   

8.
典型报道是对有着很高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个人或单位,所作的有分量、有力度的报道。典型报道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高尚的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典型报道不仅要让党和政府满意,而且要走进受众的心灵,促进受众的行动,这样才会有好的传播效果,才会使典型报道真正发挥作用。本试以2004年的部分典型报道为例,分析典型报道应如何把握受众的阅读心理。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典型与典型报道”研讨会在舞钢市举行。会议重点剖析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平顶山记者站站长聂世超从事典型报道的新闻实践,对典型与典型报道、典型报道的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典型的发现与发掘、典型的表现与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典型与典型报道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指那些极具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同时又极具个性特色的事件或者人物。它是社会生活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产物,没有人为的创造和加工。因此它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身。典型报道是用…  相似文献   

10.
干记者这一行的,谁都知道抓典型报道特别是重大典型报道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导向宣传。然而,在如何抓典型报道上,由于不同的记者对所报道的典型把握程度不同,审视报道典型所站的角度不同,表现典型的手法不同,报道后的效果也就截然两样。政治敏感性强、业务素质高的记者,善于抓住典型的固有特点,揭示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充分展示其鲜明的时代性和令人信服的先进性,把报道写得意蕴悠长,发人深思,耐人品读;政治敏感性差、业务素质不高的记者,写出的报道主题不突出,通篇是现象的罗列,事例的堆砌,令读者…  相似文献   

11.
知识林     
如何提高正面报道的艺术1.增强典型报道的针对性。典型报道属重头文章,一定要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不能为典型而报道典型,问题在于提高典型报道的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典型以少而精为佳,不能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那套做法。典型报道一定要有强烈的针对性,要“解渴”。2.增强形势报道的多面性。形势报道大多是正面报道。但形势报道切忌简单化、一般化,要善于从人们生活的切近点入手,以小见大,调动受众的参与意识。要准确把握广大群众的不同心态,要多开动脑筋,常有新套路,使形势宣传常报常新。形势宣传不仅要有宣传意识,更…  相似文献   

12.
岳保战 《新闻窗》2007,(6):81-82
曾几何时,典型报道给人们留下了平面化、脸谱化、单一化的印象,难以达到典型宣传的预期效果。2004年,从对许振超的报道开始,典型报道的认识理念、组织模式、运作模式以及写作方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新时期对典型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挖掘好、宣传好重大典型是地方主流媒体的政治责任和主要工作任务。如何加强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13.
典型报道如何求新求深?就内容而言,我以为必须考虑五个要素。一是典型报道应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是新闻工作者众所周知的典型报道的首要因素。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需要有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典型来弘扬时代精神,发挥示范作用,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所以,典型报道,尤其是重大典型的报道,就应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敲在时代的弦上,扣响人们的共鸣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研究、了解、熟悉我们所处的时代,掌握时代的特点,看看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典型,把所要报道的典型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审视,用时…  相似文献   

14.
王忠宝 《新闻传播》2007,(11):57-58
按照“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典型报道是正面报道的一个重要方式,尤其对于党报来说,典型报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也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黑龙江日报编辑部始终遵循着“两个坚定不移”(坚持典型报道的方式坚定不移、努力提高典型宣传的社会效果坚定不移)和“三贴近”的原则,不断地改进和加强典型报道,从报道形式、写作手法、版面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丁智擘 《新闻知识》2004,18(10):19-20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建国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典型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式下生存和发展,引起了众多媒介人士的关注。许多人对典型报道的前景持悲观态度,然而,我却要指出典型报道其实是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16.
庄曦 《新闻知识》2004,(9):18-19
典型报道在国内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1)我国的典型报道发端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示范”,师承苏联  相似文献   

17.
典型报道,是指对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这是我国新闻传播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党内宣传问题时曾指出,“典型宜多,综合宜少”,其原义并非指典型报道,但后成为典型报道一说的来历。上世纪60年代,随着焦裕禄、雷锋、王杰、刘英俊等一批社会主义先进人物的出现,典型报道这一形式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8.
丰富典型报道“百花园”《人民海军》报李文喜一段时间,新闻界有人提出典型报道是“大一统”体制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典型报道失去了“轰动效应”,应该“寿终正寝”了。而实际上,典型报道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仍是报纸的“拳头产品”,读者...  相似文献   

19.
军事典型报道,是军事新闻的重型武器。大力报道典型人物和典型单位,是我军新闻工作的重要任务。一、典型报道是军事新闻的优势和特色重视军事新闻典型的报道,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军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毛泽东多次强调“一定要抓好典型”,“综合宜少,典型宜多”。他一贯强调要加强军事典型报道。早在红军初创时期,1933年7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颁布红军奖章的命令》,广泛开展了授奖和创造模范支部,模范连队,模范团的活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必须动员报…  相似文献   

20.
人物通讯采写中,人格美是确定采访对象是否值得报道的首要因素:真实美是人物通讯采写中美学特质的核心.这是选择确定人物通讯采访对象的两个必备的美学特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格美与真实美的契合就是要求记去真实地写一个好人.显而易见,在这个层次上很难写出能产生广泛、强烈共鸣的人物报道.因为人格美和真实美在现实中很容易达到,也是采访的基本要求,人物报道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