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吕岩威  孙慧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74-178,183
根据产业集群的特征建立产业集群识别的指标体系,运用离差最大化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新疆产业集群的综合指数,并对新疆36个产业进行排序,得出集群水平高和集群水平低的产业。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新疆产业集群进行分类评价,了解各产业在新疆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地位以及各产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识别并选择合适的产业作为产业集群。研究得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两个产业在新疆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其他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遵循产业集群的规律,研究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三种典型组织模式:基于价值链裂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基于供应链整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基于虚拟链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与实施品牌战略的协同演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产业集群的发育过程包含企业品牌的建立和成长过程。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而区域内强势企业品牌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又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层次的必然结果。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企业品牌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培养和形成机制,企业品牌集群发展又反过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知名度,进而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的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带动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是加快区域产业集群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区域产业集群的发育过程包含企业品牌的建立和成长过程.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而区域内强势企业品牌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又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层次的必然结果.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企业品牌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培养和形成机制,企业品牌集群发展又反过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知名度,进而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的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带动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是加快区域产业集群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集群、产业集群与协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湖北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研究内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探索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探求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的内在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匹配度、形成原因与发展的协同创新机理,提出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和创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学习能力、接近集群边界外知识能力的不同和在产业集群技术知识扩散中的贡献大小,将集群中的各个企业分为领导者、跟随者、外部明星和孤立者四种不同的认知角色,并按集群中不同认知角色的数量将产业集群分为明星集群、问题集群、金牛集群和瘦狗集群;进而分析了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过程中集群类型的演进,为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在企业层面上的操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提炼中小企业文化成果,打造长三角优势产业集群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产业集群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产业集群文化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文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文化特征,分析了产业集群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对政府、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和理论界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集群文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系统的和谐发展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产业集群的和谐性是提高集群稳定性、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以系统和谐理论为依据,在对产业集群进行和谐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和谐性的测度模型,并以一个实例对产业集群的现实和谐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演化过程模型实现较理想的和谐状态,以指导产业集群成员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以及我国产业集群布局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建设存在密切的联系。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点;分析了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认为产业集群能提升企业品牌,而企业品牌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根据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形态演化阶段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基于产业集群显现阶段的特征、机制与绩效表现等方面,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形态界定的多样性正是产业集群持续演化不同阶段的"快照"。本文根据复杂系统演化的分析思路,提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阶段分析模型,揭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四个阶段形态,并指出集群政策的核心在于促使产业集群自组织向更高级的阶段形态进化。  相似文献   

11.
许强  应翔君 《软科学》2012,26(6):10-15
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出发,选择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等4个典型案例,研究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异同。从网络成员、网络结构和互动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的范围与程度两方面存在差异,并揭示了造成两类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已经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高速发展,软件产业集群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引进和扶持消费类电子整机产业集群.但也存在着产业链建设总体配套环境较差,缺少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较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本土“根植性”微弱;依附外资,产业投入力度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一系政策建议来促进湖南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点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也是产业集群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必然趋势。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把产业集群生态化演进看成是一项渐进系统工程,并以南通市为例,在对其产业集群发展及生态化演进整体判断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产业等多层面提出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的战略重点和思路设计。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但由于受集群内资源禀赋、政府政策、集群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集群效应是有限的。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指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引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理论,阐述产业集群各阶段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并分析每一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得出影响产业集群各阶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国内外大量学者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注重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而关于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甚少.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不足出发,依据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因素片的关系,寻求以技术创新促进我国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是产业集群竞争力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的关键性转变,如何测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以及如何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产业界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鉴于产业集群规模、结构变动性大,边界比较复杂,因此,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最好思路是规范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活力的根本之源,是集群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动力来源.而当前,广东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能普遍不足.面对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压力,广东产业集群提升集群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本文经过对广东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应通过推进集群创新合作机制、完善集群创新支持服务体系等方法提升广东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数字化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文章使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阿里巴巴集团线上产业带数据(2021年),利用空间统计可视化及线上产业带与产业集群匹配方法,估计我国国家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已有72个城市既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也拥有线上产业带,占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的城市总量的91.1%,占拥有线上产业带的城市总量的43.1%。在我国15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中,134个集群在各自所在的城市拥有产业类型一致或相近的线上产业带,占国家级产业集群总量的84.3%,其中产业带与国家级产业集群在产业类型一致的比率为44.7%,在产业类型相近的比率为39.6%。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某些产业已经形成了潜在集群,但规模化集群形态的产业组织衍生能力不强的问题,首先对产业集群衍生路径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衍生过程4种基本的路径:业务外包、企业裂变、中小企业吸附和配套产业的移植。衍生是产业集群成长的必要途径,区域内的衍生能力是产业集群的活力所在和成熟的标志。这些衍生路径既拓展了产业集群的产生方式,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