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受智力因素并且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是学生的内因要素,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一个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会对智力因素起到推动作用,使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并且按照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规律中的作用、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让学生能尽可能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很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完全正确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绝不容忽视.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么如何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但这些学生又并非都是智力低下。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教师只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与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之与智力因素同步发展,互相促进,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要学好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智力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情商(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工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非智力因素在此过程中起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要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必须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以重视。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呢7笔者认为:一是要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二是要培养情感,使学生热爱学习;三是要锻炼意志.使学生勤奋学习j四是要养成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正面的影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辅相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着重在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格,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8.
浅议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挥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人的知识的获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有促进作用,对智力的某些弱点有补偿作用。智力因素基泰上属于先天形成,而非智力因素则完全依赖于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开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学习的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学习的成绩如何,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如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智力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开发而起作用。因此,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怎样培养完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1.
智力因素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 ,而不是智力因素。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的转化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只有在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参与下才能得到最佳效果.为此,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课的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果说,智力因素是学生的硬件,是操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学生的软件,是动力系统。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具有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投身到数学学习中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智力因素之外影响人的智力活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个性特点及兴趣、动机、情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认知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同智力因素是相互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维持调节作用:它既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也可以阻碍智力因素的正常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开发他们的脑力资源,也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成才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有着促进、补偿作用.在电工教学中我围绕唤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电工情感,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磨练学生意志等要素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感知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及记忆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既有智力活动构成的操作系统,又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的发展往往会使非智力因素得到相应的锻炼,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则有利于智力水平的提高,能有效地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开发和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与学习的动机、兴趣、信心、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的,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由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支撑,而有效地发挥了智力因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 ,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商一般的学生进入优秀行列 ,而较差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智商较高的学生进入后进行列。因此 ,在素质教育中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从自身做起 ,激发学…  相似文献   

19.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是学习中的操作系统,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自然要影响操作系统.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智力因素,不言而喻地影响着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它是学生对英语乐学、好学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好英语的心理支柱.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外,还应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