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生问题与政府职能关系密切。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政府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政府的职能规定着其必须履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基本住房产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事业,理应得到尊重和有效的法律保障.但随着我国城镇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商品房泡沫的不断涌现,基本住房产权与商品房市场化凸显出了日益严峻的矛盾.共有产权住房模式、个人科学合理定位、住房产权保障立法、政府监管等都是解决住房产权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民生保障和改善是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它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公平基础、稳定社会秩序都有赖于法治提供;法治是实现民生保障和改善的良方,它以民权方式保障和促进民生、确保政府权力围绕民生保障和改善而运行、预防和打击危害民生、侵害民权的行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显著,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民生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需要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完善民生法治体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民生废举、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房地产开发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人民住房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十二五"规划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主旋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解决住房、就业、养老等关乎老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和谐、有效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刺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发展轨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保障性住房是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权利,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社会保障手段;是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的有力杠杆。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资金短缺,规划缺位和监管不力等问题。依托社会保障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运用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供给机制、规划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丰富住房保障理论,并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可见,构建民生型政府将成为我国行政改革的主旋律。其中,民主在构建民生型政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民主就没有民生型政府;民主既是民生型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又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民主还是构建民生型政府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凌伟 《华章》2014,(28)
住房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对住房保障档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作用.我国近些年也十分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但由于起步时间晚,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使得其在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资金问题、质量问题、选址问题、保障对象问题等.由此可见,改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这是我国政府一以贯之的方针政策。近年来,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透出的民生理念,从侧面反映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2009年政府工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关于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问题的方法论与指导方针。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向;作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发展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法原则;十七大报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所阐明的"六大任务"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六大着力抓手;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保障条件。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记者日前从三亚市财政局《关于2009年重点民生项目投入报告》获悉,今年三亚将投入17亿元改善民生,涉及到教育、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公益性文化体育建设、城乡居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大民生工程42个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3.
"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政策都归在关于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部分,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把它调整到了民生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许雷说,"位置的变化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房地产调控正在从经济指标转向民生指标."他说:"房地产有两种属性,它既是商品,也是保障品.市场化的住房供应机制无法完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回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抓紧落实《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从10个方面部署了今年国务院的主要工作。其中,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作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要点》指出,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制定住房规划和政策,重点发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我国长期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我国保障房的建设与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不仅存在开工不足、质量问题和分配乱象,更面临着管理、治理层面的考验。本文从社会、经济、政治多层面构建保障房治理的创新模式,从协同共治角度出发探讨保障房的大型居住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国家或政权维系所必须履行的职责,它关涉到一个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呈正相关。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在执政理念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而且要在实践上把发展民主、保障民权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切入点,把协调民利、实现和谐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难点,把紧抓科学发展、增强国力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点,并作为当下的现实任务,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和推进民生的改善,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国梦凝聚强大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严峻的战争形势、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闭塞的社会环境,凸显了改善民生的紧迫性,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在进行政治民主建设的同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解决民生疾苦问题的政策措施,引导边区人民走上了一条富民之路,有力保障了边区军民生活,并在这一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向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生视角下我国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严峻的战争形势、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闭塞的社会环境,凸显了改善民生的紧迫性,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在进行政治民主建设的同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解决民生疾苦问题的政策措施,引导边区人民走上了一条富民之路,有力保障了,边区军民生活,并在这一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