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机理论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依据。动机源于个体的内在需要 ,在自我调节作用下 ,指向行为目标 ,并调动自身的能量形成驱力。物理学习动机的培养应从培养物理知识的内在需要 ,利用外在诱因的设置及正确归因等几个方面来激发与培养  相似文献   

2.
一、动机形成的理论依据古希腊人和罗马人认为动机是奖赏与惩罚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认为动机是先天的行为、倾向与欲望。至十九世纪末,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问世后,动机形成的本能论逐渐消失,并以内驱力代替。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动机作用有多种理论和解释,较多倾向于用需要、内驱力、诱因、目标等基本要素解释动机作用的过程。当有机体感受到某些需要缺失时,能激起行为,使需要获得满足,成为引发行为的动力,主要表现为兴趣、欲望、意向、信念等,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在社会和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良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动机(Career Motivation),源于动机理论在职业领域的应用,是职业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London(1983)基于AT&T公司对青年管理者所做的评价中心以及随后的长期追踪研究,提出了管理者的职业动机概念。London把职业动机定义为:“反映个体的职业认同、职业洞察、职业弹性的一系列个体特征、职业决策和行为”认为职业动机有别于现有的“管理动机”和“工作动机”,管理动机是指出于从事和满足管理决策的要求而产生的某种需要,而工作动机则表示某人当前工作的一种驱力。  相似文献   

4.
论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到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我们认为,一个完善的动机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动机的内在起因(需要、驱力),(2)外在诱因(目标、奖惩),(3)中介自我调节(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反馈、归因等)。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把动机定义为:在自我调节作用下,个体使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在这个定义中,自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是由学习的需要引起的,教学同样应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运用学习动机理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一.学习动机的分类与功能 动机是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如本能、需要、内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  相似文献   

6.
正一双因素动机理论所谓"双因素",就是指动机的需要和诱因两个因素。"需要"(Need)是动机的内因,包含了人内在的一切推力因素,如自然本能、社会认知、思想信仰等;"诱因"(Incentive)是动机的外因,包括了外部的一切引力因素,如实物环境、预设目标、行为强化等。双因素理论认为,动机就是自身需要与某种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诱发的。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诱因则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约翰·威廉·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在他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漆春亭 《教学与管理》2009,(11):147-148
“途径-目标”模式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伊万斯于1963年首先提出,“途径-目标”模式是权变理论的一个分支,它以期望激励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为基础,其研究的核心是围绕帮助建立明确的目标,并为努力达成目标而展开的。延伸到体育教学中,“途径-目标”模式则是指教师如何影响学生对他们建立目标和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途径-目标”模式关心的两大主要问题是:第一,学生如何建立学习目标和学习的方法、途径;第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即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途径-目标循环。  相似文献   

8.
一、强化发展动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发展动机是直接引发、推动个体的活动,以导向其发展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在驱力,具有始发、选择、强化、维持等功能。激发、强化教师的发展动机,使之由内隐的潜在状态变为外显的活动状态,成为行动的直接动力,方能激励教师自觉行动,寻求发展,努力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因此,高校管理者应从教师的外显行为中,了解其内在需求,根据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和教师心理活动规律,善于运用能激发行为动机的激励因素,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强化教师的发展动机,激励高校教师全面发展。同时,借助各种外部刺激,激发…  相似文献   

9.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理论和学习的三大驱力动机。这一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文章在分析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学习理论对我国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认为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应当重视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组织和提升经验,重视幼儿学习中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邓芳 《湖北教育》2005,(2):15-16
“亲和力”在词典里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研究表明,亲和力与“亲和动机”不无关系。亲和动机强,例如教师迫切需要得到学生的友谊,赢得学生的依赖.其亲和力就高;亲和动机弱,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科学》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它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由此,科学教师必须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与其他学科教师实现合作,以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其中,强调“共同目标”是合作的出发点,而合作所要追求的就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因此,科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就是为实现共同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是科学教…  相似文献   

12.
情感并不是附属于其他心理活动的“副现象”,而是个体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基本的动机系统,对动机和生理驱力起放大作用。”(斯托曼,1987)是人们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积极的情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心理因素不能替代的。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作用,并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师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强化发展动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发展动机是直接引发、推动个体的活动,以导向其发展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在驱力,具有始发、选择、强化、维持等功能.激发、强化教师的发展动机,使之由内隐的潜在状态变为外显的活动状态,成为行动的直接动力,方能激励教师自觉行动,寻求发展,努力实现预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标结构理论(Goal Structure Theory)目标结构理论是多伊奇(M.Dedutsch,194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从动机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合作型目标结构(cooperative goal structure)对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的诱因的影响。它认为:只有当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  相似文献   

15.
动机是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原因和动力。教育活动申通常都采用有形诱因或外部强化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和动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德西明确区分了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认为外部强化是通过“自我决定感”为中介影响人的内在动机的,外部强化特别是物质奖励会对内在动机产生消极影响。班杜拉不否认强化的作用,他提出,强化有三种: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与自我强化,所有这三种强化须以“自我成效感”为中介影响人的动机和行为。他们两者研究角度不同、观点各异,却都强调了自我认知内驱力的作用,揭示出外部强化的消极影响,他们的理论对教育实际一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是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动机的激发不仅需要内部条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对完成某项任务将要产生的结果的预期,心理学称之为诱因,行为科学称之为目标。目标是激发行为动机的外部条件之一。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可以分为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教的目标指教师根据一定教学要求制定的、在课堂上实现的教学目标,学的目标是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体现了学生个体行为的动力特点。本文探讨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动机是基于某种欲望引起的行为,并使这一行为持续下去的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也总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这种动机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外部动机是指由学习活动以外的外部诱因而激发起来的学习动力,如为了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家长和教师的赞誉等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动机不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学习之外的目标。当前,教育心理  相似文献   

18.
归因理论分析了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归因理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全面把握学生的归因特点,并善于运用相关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恰当的归因。正确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动机是行为发动的起因,也即个体用某种形式活动的主观原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数学研究的动机是一种内在动机,并且是从生理需要出发的,不断发展成为满足社会需要、推动数学研究的驱力.数学学习动机是指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是激励或推动学生去行为、以达到一定的数学学习目的(标)的内在动因.教育家们相信,有效的学习要求每个学习者回溯所学学科历史演进的主要步骤旧。所以有必要从数学史角度研究数学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动机是学生个体内部促使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力,它推动、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于具有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特征的网络教学而言,其诱发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有所变化,网络教学的学习动机产生机制自然也随之变化。基于网络教学的特点,激发网络学习动机的支持性策略有明晰学习意义和作用、目标导向、学习任务情境化、多元评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