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大衰退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以“工业复兴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政”法案被国会通过。“新政”具有人民性和资产阶级民主性;国家对社会经济强有力的干预调控;应急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历史进步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2 0年代末至 3 0年代初 ,美国经济的大衰退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以“工业复兴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政”法案被国会通过。“新政”具有人民性和资产阶级民主性 ;国家对社会经济强有力的干预调控 ;应急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历史进步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胡佛的自由放任主义哲学与反危机政策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佛信奉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哲学,提倡个人主义,反对国家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基于这种思想认识,胡佛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反对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根据美国当时所处的时代特征来看,其思想是严重落伍的,其反危机政策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标志着美国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的正式终结和全面的国家干预主义时代的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4.
一、“择校制度”推行的历史背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历届总统吸取了罗斯福新政的经验,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适应,在政治、经济政策上继续强调国家干预,并通过立法进行了一系列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机制的改革与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7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都感到凯恩斯新主张的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的失败。于是在80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危机呈现出形式多样化、波及范围广泛化、危害程度深层化的特征。1929—1933年间的经济大萧条遍及资本主义国家,人们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并广泛接受了凯恩斯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滞胀危机,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弱化政府的干预力度,更突出了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使政府加强了对国际资本账户的管制。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开始,由金融危机转化为实体经济危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力度趋于加强,手段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3):F0003-F0003
中国的比较艺术学学科目前尚未有建立,20世纪90年代一度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有比较艺术学研究所,也组织过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之后比较艺术学一直处于零研究状态,学科的建立就更无人问津了。但是在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20世纪60年代都相继建立了比较艺术学学科,美国、日本等国家高校中建立了比较艺术学系科,比较艺术学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  相似文献   

7.
王志伟 《红领巾》2005,(5):13-20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理论和政策方面明显的“存异“和“趋同“现象.“存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取向之间的互不相容,“趋同“表现为两者之间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理论并进行综合.“存异“和“趋同“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两大“转换“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促成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大转换,即由新古典经济学向凯恩斯经济学转换.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滞胀“又促成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衰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互相接近,形成西方经济学“趋同“的发展方向.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发展演变趋势,有助于对其理论主张和政策的时效性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把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建立了广泛的报刊网。《联合早报》较为关注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的报道。《海峡时报》是新加坡也是马来半岛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广播,60年代开办了电视,广播电视业长期由国家经营,但新加坡迄今没有自己的通讯社。新加坡对新闻媒介的管理比较严格,对涉及种族问题、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政治局势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调控手段主要有法制调控、行政调控、自律调控等。  相似文献   

9.
美国内战结束后至19世纪末,自由放任思想成为政治思想主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美国经济走向辉煌,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自由放任思想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新的国家干预思想应运而生,并在19末20世纪初取代自由放任思想成为美国政治思想主流,从而为政府干预社会经济和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全面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美国电子传媒管制政策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先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逐步加强管制,然后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又全面放松管制.人们通常从技术视角来认识这种变迁,但是,美国政府力量在传媒业的大规模进入与全面退却已远远超出技术考虑,技术因素仅是两次转型的一个诱因.由于美国一直存在"国家干预主义"和"市场自由主义"的分野,美国电子传媒管制的全面建立与全面放松仅是凯恩斯革命和新自由主义的"反革命"在传媒业的一个缩影,美国电子传媒管制政策的变迁与新自由主义的沉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与发展中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依靠政权的力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2.
朱能 《中学历史教学》2007,(1):57-60,79-80
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与发展中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依靠政权的力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复兴和持续增长,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3.
罗斯托是20世纪50和60年代活跃在美国理论界和政界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他以冷战思维模式下的经济发展观为基础,提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发展援助的理论,希望通过美国的发展援助,帮助不发达国家进行有组织的开发,使这些国家的经济进入"起飞"阶段.罗斯托在肯尼迪及后来的约翰逊政府中担任要职,因而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外发展援助政策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并对以后的美国对外援助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教育,根植于北美殖民地初期,发展于19世纪,经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调整和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由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并最终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由自由竞争转向集中垄断。其企业组织经营管理体制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并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活动。在这种经济转型的进程中,铁路作为“19世纪最后40年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这对于美国垄断资本的形成;企业组织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和最初的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产生都起到了一种先导性的作用。而以往史学界对此却少有研究。本文试图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求得同行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调控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调控的异同张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30年代大危机以后普遍实行了“混合经济”,即“国家机关和私人机构都实行经济控制”。当代西方国家早已由一般垄断进入国家垄断的新阶段。尽管80年代里新自由主义思潮曾一度泛起,但国家干预从来没有停止,变...  相似文献   

17.
在罗斯福“新政”前数年间,美国出现了颇具声势的水土保持宣传。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农业部以本内特为首的土壤调查专家意识到土壤侵蚀问题的存在及其后果。但土壤侵蚀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1928年农业部印发的《土壤侵蚀:国家威胁》这一报告中,本内特指出了严重土壤侵蚀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破坏美国自由、和平与安全的基础,甚至会威胁美国文明的存续。本内特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倡导联邦政府承担水土保持的职责。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促进了美国民众的觉醒,并促使联邦政府在保护土壤方面开始承担责任,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大规模水土保持运动的前奏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各种消费现象,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追求享乐和财富的种种生活方式,展现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繁荣期后,开始从传统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表现的各种消费现象及人物命运对现代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等教育,根植于北美殖民地初期,发展于19世纪,经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调整和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由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并最终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前期,毛泽东、周恩来等根据有利的国内条件和国际形势,决定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兴建一批大型工业项目。虽然引进过程中有一些缺点,但这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70年代中期完成初期工业化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对我国确立新的对外经济战略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期间培养的经济外事人才,积累的经验教训和形成的部分思想认识,为此后我国对外开放思想和基本政策的系统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对外开放的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