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2):F0002-F0002,F0003
一、大力提升育人质量 1.以德性修养为主导,全面改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目的是“以文化人”而非“制器”。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造必须突出“做人”和“做事”两大要素,着眼于学生的德性修养,强调知识运用掌握、技术(能)训练与身心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总目标是:“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在实现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总目标的过程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担负着锻炼学生健康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必须将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双减”不仅是为学生减轻负担,而且要让学校聚焦全面育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的健康发展。杭州市钱塘区在探索“减负提质”过程中,积极搭建全新育人模式,以“三增”(增教学转型、增课内外体育活动、增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双减”软着陆,唤醒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必须将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探讨初中学校“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实践策略。研究发现,“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是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其任务包括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现阶段,立体化育人的主体定位模糊,导致育人效果不明显;立体化育人形式相对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立体化育人内容存在泛化现象,缺乏针对性和深度。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实践策略,以期提升初中学校“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才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德”为人才的首要品质,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基于“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学生是学校主人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县坚持把德育工作当作灵魂工程来抓,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当代教育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艺术教育是学校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中学音乐教师要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努力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我们也面临诸多困难: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料设备短缺、要变身“全能教师”(负责学校的舞蹈、合唱、鉴赏、乐器等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组成,它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愉悦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着力建设学校文化,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徐琳 《教学与管理》2008,(3):115-116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根本落脚点,通过对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明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及要求;掌握体育实践中的健身、健心、养体养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及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心肺功能,增进健康;形成一个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一育人功能(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功能(推动社会发展)是教育的两个基本职能。但传统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人的个性发展的追求与对社会职能的追求相比显得苍白无力。学校往往把有血有肉的受教育者 ,像对待工厂的自然物那样 ,单纯地作为实现教育社会目的的工具来塑造 ,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 ,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子里面铸造出来的产品。从整个世界发展的经验来看 ,这种单纯的“社会本位”取向 ,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社会的发展反而缓慢 ;而一个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社会却人才辈出、欣欣向荣且发展迅速。所以新世纪教育必须把发…  相似文献   

12.
王小强 《家长》2023,(11):13-15
<正>“双减”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优化教育质量,使教育回归育人本源,完善素质教育体系。所以新教育背景以“全民体育意识”为重要目标,教学改革中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普遍较低,这与学校教育体系息息相关。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中初中体育教学相关条例中明确指出“初中应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双减”政策明确全面育人的终极目标,将体育重要性与智育重要性持平,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评价片面追求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我们通过开展“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的研究,改变了传统教学评价的方式,构建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追踪学生成长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基于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深刻理解,我校率先提出“生活教人,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国家教育方针为依据,构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文化育人体系。随后几年中,“文化育人”这个词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眼中,对此我们认识到:学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任务,要从学校育人的角度,对文化育人功能进行研究,研究人发展的规律,要探讨文化本质的、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樊功尉 《考试周刊》2009,(41):144-145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重视文化、道德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阐明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在于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整体人生和终身受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的素质。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身心文化  相似文献   

17.
“健康身心、高雅情趣、国际视野、科学精神”是海桐小学全体师生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以“科学教育双语”校本课程为抓手,实现学校文化与课程的携手共进,在课程中融入学校文化的要素、体现学校文化的特质,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中职学生全面素质的身心和谐发展;以育人为出发点,探索思考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有效途,在有限的教育空间内获得更大的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教学的育德功能探析●赵富才心理学教学的育德功能,是指通过心理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合格的教师)和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学生掌握心...  相似文献   

20.
梅亚萍 《江苏教育》2023,(52):21-22
<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教育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动员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医院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回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在认真落实这一战略要求时,我们应努力构建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精准把握好“全”“育”“人”三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