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蝌蚪     
养蝌蚪杨旭(北京东城成人教育局教研室100020)组织小学生进行养蝌蚪的活动,不但可以对学过的蛙的个体发育知识进行验证和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观察和动手能力。一、采集蛙卵1.蛙类产卵的时间蛙类大多数在气候转暖的春夏季节开始繁殖。例如北京、天津地区...  相似文献   

2.
前年,我讲三年级第二册自然16课《青蛙和蟾蜍》一课时,按教材笼统地讲了青蛙、蟾蜍的发育史。备课查阅参考资料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青蛙、蟾蜍从蝌蚪发育成蛙,它们的后肢同时长出,对于前肢的生长情况没有介绍。那么,它们的前肢是不是同时长出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和生物组的同学捞了一些块状青蛙卵进行观察。 蛙卵(不知何时产的卵)捞到后2天孵出了幼蝌蚪。幼蝌蚪是极小的鱼形,没有  相似文献   

3.
青蛙饲养实验江西上饶市第三小学(334000)倪强一饲养目的:1.进行青蛙生活史观察。认识青蛙外形特征的变化是如何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形成两栖动物的概念。巩固和加深对自然课知识的理解。2.认识青蛙对农业生产的益处和保护青蛙的意义。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  相似文献   

4.
张晓天 《阅读》2023,(38):19-21
<正>青蛙每到春天将卵产在水中,靠水温和阳光自然孵化,使卵发育成蝌蚪,蝌蚪再发育成青蛙。有些种类的蛙和蟾蜍却具有独特的孵卵或“育儿”的方式,令人十分惊讶。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的箭毒蛙,虽然只有一元硬币大小,但颜色非常鲜艳,是最漂亮的蛙类之一。箭毒蛙的雌蛙一年四季都可以产卵。  相似文献   

5.
数学归纳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学了数学归纳法后 ,既掌握了一种新的数学证明方法 ,又开拓了知识领域。对数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何使学生尽快顺利地掌握数学归纳法 ,并能使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数学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实习期间正好讲授了《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一章内容。通过教学过程我体会到数学归纳法的教学难点有两个 :一是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心理困难 ;二是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问题时对题型的把握和技巧的应用。1 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心理困难1 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是由归纳公理得来的 ,它的原…  相似文献   

6.
在几何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学生普遍认为理解定义、性质、定理等不是很困难,但如何灵活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却是难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型"和"探究型"两种。学生比较习惯于"接受型"学习,而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就必须倡导"探究型"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探究型"学习呢?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在教完一章节后,若能回过头来选取教材中某些典型的例题或习题,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并整合典型的几何图形,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各种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对整个知识的系统理解,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在某些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教材没有设计实验,导致学生认知、理解困难,但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自己认真分析教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利用生活  相似文献   

8.
什么知识最值得去教,这是教师每天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化学观念为统领的教学,注重学科知识与结构的深入理解,重视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以"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为例,分析了知识内容及其教学价值,针对学生学习的困难与发展需要,明确了以"水的电离平衡"为突破口,弄清水溶液中的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溶液中H+和OH-的数量关系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的关键所在。从构建整合"知识—过程"的教学框架、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引导性问题、利用实验事实为学生的理解提供证据、帮助学生建立微观分析思路与方法的角度探讨了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验证生物遗传规律玉米标本是目前解决高中生物遗传规律教学难点的一种恰当、准确、直观、方便的工具,是继精典豌豆实材之后的又一理想标本。它较好地克服了以前验证遗传规律标本的缺陷,吸收了其中的优点,应用到生物教学中,不仅解决了遗传规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难,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研究遗传学的兴趣。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标本的结构原理、优点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按目前教学情况来看 ,有人认为课堂 45分钟对知识智能的传授是硬任务 ,德育的渗透是软任务 ,这是错误的。例如 ,我们在进行动物学两栖纲教学时 ,既要认真传授有关两栖类的知识 ,还应通过它们的形态、结构与鱼纲作比较 ,向学生灌输进化论的观点。既要通过严格观察青蛙的生活习性和解剖实验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又要通过此举培养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等多方面的品质。当学生了解了青蛙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后 ,就会懂得加以保护。可以说 ,在课堂教学中传道和授业是相辅相成的。2 .通过讲故事渗透中学生极爱听故事 ,在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如不及时加以突破,这部分内容学生不但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教师为了突破难点,常采取增加作业量等方法,使学生作业负担加重,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文中利用DISLab的特点,分别以数字、图像、表格等形式来辅助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在抽象概念的形成、科学规律的得出等难点上进行突破,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课程是中学生在中学阶段觉得学习最困难的一门课程,主要原因是中学物理内容抽象,不形象直观,学生不易理解。而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十分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把物理教学搞成习题教学。如何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呢?笔者认为设计新的演示实验,既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突破教学难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设计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学生忽视了听力训练,只注重读与写的能力,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具体的原因主要有:缺乏坚实的语言基础;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错误的听力习惯以及缺乏基本的听力技巧。针对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在片刻间获取信息,储信息于短期记忆之中并加以归纳判断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目前听力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在讲解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准确性与知识的连贯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更新、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对新知识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 一、教学中要做到概念的准确性 由于中专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些基础的化学知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习中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感知物理现象、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学习困难的原因就是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了障碍,使思维无法继续下去。传统做法是教师进行大量讲解,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表面上看学生理解了,但由于缺乏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如果在学生思维困难的地方,巧妙设计一些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正确理解、掌握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6.
动手操作在数学几何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空间,真正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数学教学中“空间图形”之内容向来是教师觉得学生最难理解、最难掌握的知识,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贫乏、再加上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造成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甚是困难。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使用投影器,既可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又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投影器在使用中经常发生烧灯泡的现象,不但给教学造成困难,而用灯泡价格昂贵,有时还不易购得。因此,有效地保护灯泡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烧毁灯泡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投影器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灯泡在大功率长时间工作时很容易烧坏;另一种是灯泡的冷态电阻很小,开机瞬间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冲击电流俗称冷电流,而造成灯泡烧坏。对于前一种情况,只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即可避免。而对…  相似文献   

18.
小学是学生与社会早期的接触点 ,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品德的陶冶、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健康教育的意义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所以健康教育课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卫生知识 ,指导学生了解自己身心发展的过程的变化 ,认识和理解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要素 ,学习一些调控自己身心健康的必要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身心健康 ,增强意识 ,行为习惯 ;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科学进步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  相似文献   

19.
保护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学科,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该学科在专业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下保护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了FCM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设计的FCM模式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保护生物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非常适用于保护生物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从事生物教学已有十几个春秋,使我感受颇深的是设计一堂丰富有趣、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学习的课很不容易.它要担负起独立设计、组织实施、引导启发、总结评价等一系列包含在一节课内的工作.比一节单纯讲练的课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下面就初一年级的“两栖纲”一节课内容谈谈我的作法和体会.讲课是一门艺术,讲课方式单一化,堂堂是一种腔调或照本宣读,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厌学,从而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果.在上“两栖纲”动物这节课时,课前引入十分重要,是学生听好这节课的前提和关键,所以我用谜语形式在课前引人,用以组织教学,提高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先朗读谜语,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有尾无肢水上游,无尾有肢陆上登;又能游泳又善跳,一见害虫口中吞.”学生息声静气,倾身聆听,通过积极思考迅速答出谜底:青蛙,然后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自然步入新课讲解,说明两栖类在动物进化过程中是由水生向陆过渡的类型,接着提出设问:两栖类青蛙在形态结构上是怎样与水陆两栖生活相适应的呢?在学生思考瞬间,利用投影仪列出下列问题(1)青蛙的体色是什么色?若生活环境改变体色会发生变化吗?举例说明?(2)青蛙的身体分几部分,头呈什么形状,为什么?(3)比较青蛙的四肢,指和趾间有什么?(4)青蛙的皮肤是干燥的吗?根据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