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疑问句末的“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散文中,有不少疑问句末尾是“为”字。例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关于这种疑问句末的“为”的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大多数人认为是疑问语气词,如王引之、杨树达、杨伯峻、王力诸先生;少数人则认为是动词,如马建中和吕叔湘先生,朱运申先生在《关于疑问句尾的“为”》(见《中国语文》七九年第六期)中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叙述句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左传·僖公五年》)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的反复问句有多种形式,其中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就是:在一个肯定句之后加一个否定词“不(否)”或“无”。)请参看拙文《古代汉语反复问句源流初探》,载《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8期)例如: (1)戊申卜,已(?)(晴)不?(《殷契摭佚续编》) (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欲为大事,亦吉否?(《战国策·齐策》)  相似文献   

4.
一古书上“孰与”二字连用,表示询问,有两种基本句式。甲式: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乙式:子孰与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一)甲式可用“A+孰·与B·x”来表示,乙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轲)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荆轲)3、生为百夫长,死为壮士观。(汉·王粲)4、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5、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6、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7、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宋·岳飞)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9、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10、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事,不论一生。(清·黄宗羲)◎外国1…  相似文献   

6.
一、准备教师板书:3+3+35+5+5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每个连加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它们的加数都相同后,教师明确指出)在连加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就叫做·相·同·加·数。〔评析:通过观察两个连加算式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做了铺垫。〕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依次在黑板上摆黄花图片教具。(每次摆2朵,摆3次)每次摆后提问:这是几朵黄花?用数字几表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有几个2?(板书:3个2)求3个2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2+2+2=6)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7.
一、文言诗文(30分)1.按原文及要求填空(7分)(1)坐观垂钓者,。(2),鬓微霜,又何妨!(3)曷其有,,羊牛下括。(4)陶渊明在《饮酒》中表明自己身处尘世却生活安静、心灵平和原因的诗句是“”。(5)自古以来,人们常慨叹时光易逝,北宋词人晏殊也有这样的慨叹,这两句诗是“,”。2.选出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迫近)B.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从事,做)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到)D.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子)3.选出对语句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秋天到…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动用法”,讲得较多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本文拟介绍另外两种特殊的用法:为(wèi)动用法和为(wéi)动用法。为(wèi)动用法动词所带宾语是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广义)、目的(目标)。如: ①父曰:“履我!”(张)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相似文献   

9.
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1)主人·怪_____________(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____________(3)遂·成大学_____________(4)时人畏··服之如是_____________2.说出下列句子属于古汉语哪种句式?(1)资给…  相似文献   

10.
(括号内因点前为期号,园点后为页码)·封面人物《梁生宝买稻种》精讲导读程顺之(1·10)咤分马》精讲导读徐振维(1·11)《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精讲导读 李真微(1·12)《荔枝蜜》精讲导读樊习理(1·场)《小麻雀》精讲导读徐昭武(1·“)《猫》精讲导读陈良现(1·15)《大自然的语言》精讲导读田家弊(1·18)《<论语>六则》精讲导读王尊政(1·17)《扁鹊见蔡植公》精讲导读刘启林(1·18)《周处》精讲导读徐洪春(1·19)《口技》精讲导读任王厚王辛铭(1·20)《观巴黎油画记》精讲导读王湘(1·21)《卖炭翁》精讲导读晋岚(l·22) ·初四册游读课精…  相似文献   

11.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为著名法国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先生 (AlexisdeTocqueville ,180 5~185 9)所著 ,冯棠翻译 ,商务印书馆 1997年出版。托克维尔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 ,提出并解决了许多问题 ,诸如 ,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 ?尽管文明不断进步 ,何以 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甚至比 13世纪的农民处境更恶劣 ?何以 18世纪法国文人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人物 ?等等。笔者就其中第三编第四章提出的命题 ,即“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 ,何以繁荣…  相似文献   

12.
藉瀚!熬粼熟才裸妙吩…咚褂膨鲜级.综合版—世纪的期待本刊编辑部(1·1)《湖南教育》帮助我们指导工作廖德著(4·10)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喜看《湖南教育》桃李满园覃申媛(4·13) 李铁映(10·3)感谢我的导师一一《湖南教育》马安健.·12)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小蜜蜂热爱大花园滕昭蓉(4·13) 熊清泉(1。·5)难忘生平“第一次”··…龚浩康(4·14)为培养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者而奋斗班主任的知心朋友陆美玲(4·11) 陈邦柱(10·8)没有围墙的进修学校曾青云(4·11)努力办好基础教育,为振兴湖南奠基《湖南教…  相似文献   

13.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2·湛.蓝根(据课)文·嫌原恶句(填空)rǎo()乱憔cuì((1)0分)(1)三人行,。(2),为有源头活水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4)怕会有鲛人在岸,。(5)乱花渐欲迷人眼,。(6),不亦君子乎?(7)曲径通幽处,。(8)兴尽晚回舟,。(9)海外的游子感叹自己天涯飘零的时候,心中常涌起深深的思乡之情。这时他们往往会用《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请写出其他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句:,。3.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  相似文献   

14.
粗略一看,这两种结构似乎没什么区别,但仔细一观察,便会发觉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构。请看;A组: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②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乐府诗集·白头吟》)③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B组;①如今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列子·说符》)②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左传·成公十二年》)③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相似文献   

15.
试论晏婴的政治思想………………宣兆瑞(12·3)诸葛亮北伐何以不用魏延的奇谋…李兴斌(吕·15)十六国时期中原夷汉人口比例……王晓卫(7·15),元代的刑部和大宗正府……………赵文坦(8·19)清末新政失败论议…………………谢俊美(二1.3)曾纪泽学西方及其洋务活动………唐兆梅(12·11)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姜 择(7·19)论近代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发展之影响……………………………………………………娄向哲(12·7)拉美地区一体化的成就、问题与前景…………………………………………………………杜广强(1二·18)  相似文献   

16.
师: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寻找代数式与·的值的大小关系。大家先分组讨论三个问题: (1)两式在实数范围内都有意义,须满足什么条件 ?(2)两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3)两式值的大小关系怎样 ?说出理由。   (学生讨论。 )  生:和·在实数范围内都有意义的条件是 a≥ 0, b≥ 0;表示 a与 b积的算术平方根,·表示 a与 b算术平方根的积; =· ,用的方法是两边去根号。   师:用什么方法两边去根号 ?  生:说不清了,我只会这样想。   生:两边平方去根号。   师:请把你的做法写到黑板上。  生:因为 ()2=ab,(· )2=()2· ()2=ab,…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P280说:“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放在动词前面。”此说过于绝对,不符合古汉语实际。其实,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否定句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后面的例子。 1、胡逝我梁,不入唁我?(诗·小雅·何人斯) 2、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泰伯) 3、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 4、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相似文献   

18.
例1 错在哪里?(1) (a~2)~3=a~5; (2)(-3)~(2m)·3~3=(-3)~(2m+3);(3) a~3÷a~3=0; (4)a~3·a~3=a~9;(5) (-3ab)~3=-3a~3b~3;(6) (3x+2y)~3·(3y+2x)~2=(3x+2y)~6.  相似文献   

19.
一、释《召南·行露》中的“家”字这首诗有些词句较难解释。前人疑第一章的词句有讹夺,以致意思隐晦不明;特别难解释的是第二、三章中这样的句子:“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汝)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汝)无家?何以速我讼!”历来注家大多把“家”字解释为“室家”,却没有照顾到这一句和下一句“何以速我狱”、“何以速我讼”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与研究醉人的绿惊人的变一一王烈丁耀庭(1.3)《结婚现场会》的细节描写~·……苏顺刚(1 .4)《警察和赞美诗》的艺术特色“·…蒋兆祥(1.6)《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特点 ”’…””.”’‘’‘””’二’二“·····……刘松梧(1.10)《听潮》教学两题·”······“·”·……傅德眠(1.11)举事征义借贺为戒·”····~··一钮伟国(1,13)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设计 ‘:..‘’“’”’二’二’二“·“·“··…”:.…李新梯(1.9) 《天山景物记》组织材料的特点…刘德辉(1.16)答读者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