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愈一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成为历史上的卫道巨擘。《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也是他儒学思想的纲领。在《原道》中他提出了“明先王之道”的教育宗旨;在《原性》中提出了他的“性三品说”,作为学习仁义道德和“明先王之道”的理论依据;在《师说》中强调了儒家学者传道的意识与精神,以重振儒学之尊;在《进学解》中具体论述了学习儒家之道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他的教育思想蕴含着对教育活动的精微阐释,研读以上教育名篇,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必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形篇》主要论述了敌我力量对比决定战争胜负的问题,提出了"先为不可胜"、"先胜而后求战"、"修道而保法"、"胜兵若以镒称铢"等实力制胜原则。孙子的这些主张,说明战略思维的本质就是谋先胜之道,要处理好"先胜"和"争胜"的关系;战略思维的基本模式就是通过"度、量、数、称、胜"进行系统分析;战略思维的目标取向就是虽然看似"无智名,无勇功",但却能够实现"自保而全胜";将帅要具有"见胜"和"战胜",即认识战争和指导战争的战略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旧红学家以《左传》为标准评点《红楼梦》,其观点源于金圣叹。《红楼梦》传承于《左传》主要表现在叙述场景安排、人物刻划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加西哑·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一个依山傍海的小镇阿拉卡塔帚。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宅石般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希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告的故事》(1970)、《米格尔·利廷历险记》(1986),2004年出版了他至今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一百多页的《回忆我忧伤的妓女》。  相似文献   

5.
明天的成功大企业,必然来自今日的中小企业。但是如何才能成为名单上的一员?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非世界级管理学大师——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ollins)莫属。 多年的潜心研究,使柯林斯对企业的发展规律积累了无人能比的深刻认识,他认为成功的唯一道路就是清晰的思路、坚定的行动;那些带领一家优秀公司转变为伟大公司的领导者往往谦逊但有韧性、质朴但是无畏,谦虚+意志=领导力……《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台湾译为《从A到A+》)是近10年来全球最热的商业书籍:探讨百年企业长青的秘诀,狂销全球成为管理经典,《哈佛商业评论》评选的“90年代最重要的两本管理书籍”之一就是《基业长青》,《今日美国》评价《基业长青》是“继《追求卓越》之后最引人瞩目的企业研究力作”;《从优秀到卓越》关注的正是中小企业成为伟大企业的必经之路,被称为“历史上最畅销的管理书籍”。任何有远大理想的经理、任何希望走向卓越和基业长青的经营者都不该错过柯林斯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学的视角审视《周易·乾卦》爻辞,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从传统语义学出发,特别是利用了Thomas语用学范畴的“意义”理论对 《周易·乾卦》爻辞进行了深入剖析,探究了其语义学和与语用学意义,特别是其语境意义并进而确定了其语势——儒家成圣观,从而为现代人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具普遍意义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白鹿原>这一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文本为切入点,针对当下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存在的问题,从创作方法和可读性两方面剖析了<白鹿原>成功的原因及它给当下小说创作提供的启示.文章认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并不象有的论者所说的那样已成为一种"过时"的方法.相反,它所追求的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人物塑造的典型化,以及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不仅依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而且正好可以弥补当代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现实主义必须自我发展,放开艺术视野,博采各家之长,才能更好地回应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论孔子<<春秋>>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笔法是研究《春秋》以及我国古代史籍、史学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前代学者论著不少,但都过于专精而割裂穿凿。今从《春秋》编写实际看,所谓《春秋》笔法是在继承先前史家笔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以史事、文辞、史家思想完美统一为根本准则的笔法。  相似文献   

9.
笔者用“从以‘初’字领起到以‘当是时’领起”,“从雅爱趣味到对故事性、戏剧性的追求”,“从单一的叙事体式到多种笔仗并用”三个小标题 ,着重论述《史记》在叙事上对《左传》继承和发展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0.
【设计说明】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戏剧大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结合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我将第二单元戏剧教学·设计为9课时:第1~3课时,让学生完整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梳理故事脉络及人物关系;第4课时,把握作品主要矛盾冲突,体会课文节选部分主人公的情感心理;第5课时,进一步深入鉴赏分析人物形象,写出角色分析札记;第6~8课时,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作品,排练并演出课本剧;第9课时,以悲悯的情怀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理解三部作品的悲剧意义,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本设计是第4课时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唐代以来各家对《管子·形势》篇“抱蜀”一词有六种训释,而释为“抱一”既有词义上的凭据,又切合《形势》篇文旨。“抱蜀”即《老子》所谓“抱一”。  相似文献   

12.
“文势”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理论范畴,“文势”理论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183;定势》篇。从刘勰所论看,“文势”属于作品形式范畴,它的形成与作品的语音、文字、语句等形式因素相关。“文势”具有运动性、包蕴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对读者有巨大的审美功效。刘勰的“文势”思想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七略》、《汉书&#183;艺文志》和《隋书&#183;经籍志》是我国文献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目录,均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三者在体例因袭、著录、分类和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4.
《汉书&#183;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目录书,是研究古代图书状况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其《易》类著述流传至今,大部分书在后来的目录书中已很难看到,多数人认为已经亡佚,该文详细考证《汉书&#183;艺文志》中《易》类著述篇章的流传情况,从而明确《汉书&#183;艺文志》中的《易》类著述的存亡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索&#183;贝娄的四部重要的小说,揭示索&#183;贝娄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观察和揭露西方文化中的悲剧,并从侧面反映犹太教的积极因素使索&#183;贝娄免于陷入存在主义者的绝境,成为积极且杰出的当代作家。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自唐代传入中国后 ,其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传播过程中 ,其翻译节拍远远滞后于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 ,其重要原因在于 :《古兰经》在穆斯林心目中有神授性质 ,阻碍了穆斯林自身对《古兰经》的翻译 ;穆斯林在中国没有同统治者积极合作 ,阻碍了《古兰经》的翻译步伐 ;统治者的戒备与独尊心理 ,抑制了对《古兰经》的研究和翻译  相似文献   

17.
对《丘中有麻》的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文章在肯定朱熹《诗集传》之说的基础上提出新证,指出其诗系情歌。  相似文献   

18.
《周颂》中的祭祀诗,是伴随着周公制礼作乐而产生的一组乐诗。其主要有五类:一是祭祀文王的诗;二是祭祀武王的诗;三是祭祀成王的诗;四是祭祀天地山川的诗;五是祭祀社稷、田祖、农神的诗。它们以诗、乐、舞的一体化形式和肃穆崇敬、雍容舒缓的风格,表现出宗教祭祀和政治统治密切结合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9.
《陔馀丛考》是清代学者赵翼撰写的一部学术笔记 ,全书四十三卷。内容以诗文和史事为主 ,与《廿二史答刂记》有相辅相成的功效。主要成就在史学方面 ,赵翼以经学考证的方法治史 ,大胆立言 ,如指出六朝重氏族、十二属相起源、万岁演变、明朝重进士等 ,独立见解 ,影响深远。但也存在着粗疏的毛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英国作家狄更斯作品《大卫&#183;科波菲尔》和中国作家老舍作品《牛天赐传》的剖作背景、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并赏析大卫和牛天赐这两个世界文学长廊中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