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或“后现代性”,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和超越。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批判传统的“主体性”;(2)批判理性至上意义;(3)批判崇尚超感性的、超验的东西的传统形而上学;(4)批判以普遍性、同一性压制个体性、差异性的传统思想模式;(5)最终把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归结为人的审美生活——自由生活的彻底实现,因此,  相似文献   

2.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晚清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中,1894—1895年的中国甲午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关节点。在文化传统中,信仰和崇拜的因素很重要。在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与文化传统的流失和重建问题上,又有着“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破坏和发展问题,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是学问与知识的清理,六、七十年代的反传统,则是无知者对传统的毁坏。近代以来的批判传统及现代化过程中隐含着两个问题:一、如何重新诠释文化传统的价值?二、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文化开发研究必须围绕价值座标问题首先弄清具体开发研究的文化事象的地位、性质、特点和作用;其次,对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和少数民族特异文化的现代阐释,既要出新意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三,可以批判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把文化文化开发当作以文化事象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永远朝向自我认同而存在的人的现实生活。由全球化凸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反映了人面对异质性存在而产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它们在当今人类文化格局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上,即西方文化处于权力话语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岌岌可危。文化对话不仅是人类共建一种异中求“和”的世界文化新格局的正确途径,而且是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在当代,建立对话的文化学已刻不容缓。建立对话的文化学不仅是一种普遍的对话范式在文化理论中的确立,而且要求我们在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展开对权力话语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文化立场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金粉世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立场,着力用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否定无价值的东西;一种是以《家》为代表的新文化立场,着力从新文化的高度批判家族及其文化的弊端;一种以《财主底儿女们》、《四世同堂》、《白鹿原》等为代表,主要站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立场,着力弘扬家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接受到批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改革呼唤鲜活的教学文化。作为在教学场域中生成的文化形态,教学文化首先需要尊重主体性,尤其是学生主体性。然而,传统的接受型教学文化具有不少弊端,让学生主体性丧失;新课程呼唤批判型教学文化,即从纯粹接受到学会批判再到主动发现。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的反思(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需要弘扬的好的方面,又有不宜弘扬的不好的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多方面的,本文所论诸如对科学技术的漠视,缺乏实证科学的精神;过于强调道义的价值,缺乏注重功利的传统;缺乏平等观念,缺乏民主传统、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等只是举其数端而已。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研究传统文化的缺陷与弊端,去芜存菁,扬长避短,使之适合现代化的需要,才是科学的、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是对其进行批判继承的根本依据。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并推进社会进步作为评判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根本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只讲批判不讲继承是对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去思想基础;但继承也只能是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只讲继承不讲批判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盘肯定的态度,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封建化、儒家化。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还不能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更不能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散文的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了中国散文与中国哲学文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在层面探讨了散文文化本体性的三个内容:一是题材与感情倾向上的文化本体性;二是强烈的文化反思精神;三是文化的批判意向。最后,文章还探讨了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的角度切入,鲁迅小说是在近代文化冲突中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审美观照。在自觉的审美抉择之下,鲁迅以小说的形式进行着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种审美的批判为人们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也为文化的转型与再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是鲁迅小说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体现,也是鲁迅小说的文化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教育知识分子是站在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立场上来批判、反思教育现实的一群知识人。在传承儒家文化、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教育知识分子肩负着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的使命。教育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可以大致分为外在式的批判、批判主义的批判和批判理性的批判三种类型。不同的批判类型将导致不同的文化效果。为了在教育领域中形成对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理性认同,教育知识分子应避免外在式的批判和批判主义的批判,从而在批判理性的批判的基础上形成深度的文化认同,最终实现对于文化传统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2.
语言文字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我国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教学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扬”(即继承)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个性,探究民族特性沉淀的过程,继承民族优秀传统,重塑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弃”(即批判)主要包括: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传统,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构建“民主”、“科学”、“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宗白华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从艺术意境的求壳中对传统文化作批判性反思。通过对中国艺境的文化哲学基础的探寻,揭示了传统哲学的生命哲学品格;通过对未来文化的展望,高扬了“文化与自然调合”的理想;通过对“中西古今 ”关系的辩证思考,提供了跨文化研究和对古人作“同情的了解”这一富于启示意义的文化批判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家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运用现代的、民主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武侠作品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与改造,作者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反思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在塑造人物方面,打破传统正邪观念的壁垒,批判了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束缚,表现“官本位”思想导致的争权夺利对人性的扭曲,反思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其武侠作品大气磅礴、感慨遥深,把属于俗文学的武侠小说提升到与新文学同等的严肃文学的水准。  相似文献   

15.
姚文放先生的新著《当代审美文化的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眷注于“批判”的思维方式,以美学的新话语和新视野,去考察当今的审美文化,将批判的美学和美学的批判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诞生了当今中国意义上的学术批判和文化批判,是为美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学理性质的批判意识构成了《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的一个鲜明的理论特征。众所周知,康德最早为“批判”这个概念规定了分析、推理、考察、反思等哲学内涵,使其提升为一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工具。《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沿循着康德的“批判”的思维路径进一步前行,它着力于…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个人的自大”与周作人的“个人的解放”看似语言相仿,然而,作为精神界战士的鲁迅却始终坚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合群的自大”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他强调的是个体鲜活的生命;而周作人的“个人的解放”则是作叛国的遗民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讨论最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文化形上学,其主流的本体论形态是精神一元论,也有经济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占‘;第二是中国文化观,在不遮蔽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的同时,侧重弘扬其优越性;第三是西方文化观,在肯定西方近代文化精神合理性的同时,批判了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竹内好看来,鲁迅"否定性地形成了他自身"。《文化偏至论》中,鲁迅以"文化偏至"的文明发展模式的渊源及弊端,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探寻一条既批判自身,又警惕西方的发展道路。竹内好从鲁迅身上所寻找的精神契合就是既要批判东方传统以促进民族的现代化,又要对西方现代化进行质疑和审慎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就是其中瑰丽的奇葩。解读它们,传承它们,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穆旦诗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虽然是一位现代诗人,努力保持着与传统的距离,但不自觉间,又与传统发生着种种联系。他不仅接纳了传统文化中与现代观念相符合的部分,同时也能站在现代立场上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作出深刻批判;不仅对精英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而且对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浸染。他的诗歌形式传统痕迹较少,但却不能割断传统的脐带,在语言运用和意象营造上,仍然可以见出传统文学的印记。穆旦是中国人,他的诗不是舶来品,而是地道的现代汉诗,是对悠久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