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林省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大众传播渠道建设,但调查显示农民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接受效果并不理想。症结出在大众传播者没能了解农民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没能将大众传播与农民受众信任的组织传播、熟悉的人际传播结合起来,笔者认为,传播渠道整合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吉林省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大众传播渠道建设,但调查显示农民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接受效果并不理想。症结出在大众传播者没能了解农民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没能将大众传播与农民受众信任的组织传播、熟悉的人际传播结合起来,笔者认为,传播渠道整合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归根到底是解决新闻报道为谁服务的问题。衡量包括新闻报道在内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好坏,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依照传播学的理论,传播效果问题的核心,是受众对于传者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是否接受。受众接收到某项新闻信息,对此表示认同,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有效传播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李艳  王燕侠 《新闻前哨》2009,(12):69-70
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中,传者将信息传至受众,传播过程就结束了,受众与媒体之间不可能交流,传者与受者是单向的传播关系。这种模式使“传”“受”双方明显处于主动与被动的不平等地位.受众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传者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是国内各大媒体都绕不开的主题报道,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这一命题的有效传播?传者、渠道、受众——对日发行量过百万的钱江晚报而言,这条传播链上不存在渠道障碍,不会“传而不通”,需要避免的是“通而不受”。  相似文献   

6.
王亮 《声屏世界》2001,(5):44-45
受众,是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播过程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并非单向的过程,它并不以受传接受信息为终止,而以受传对信息作出反应为新的起点?传播根据受众提出的反馈信息,调节传播内容和方式,对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龙炘成 《新闻窗》2005,(3):42-42
传播学中有“传播三要素”之说,即“传者、受者、信息”。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传者”就要多为“受者”着想,力求使其传播的“信息”为“受者”所能接受和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是国内各大媒体都绕不开的主题报道,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这一命题的有效传播?传者、渠道、受众——对日发行量过百万的钱江晚报而言,这条传播链上不存在渠道障碍,不会传而不通,需要避免的是通而不受。  相似文献   

9.
隐性广告又称为“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它是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符号甚至服务性内容策略性地融人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及其他传播内容中(隐藏于载体并与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商品或品牌信息,继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标。它初看起来并不像广告,但它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广告性质:它具有明确的广告主,具有清晰的广告目的,具有具体的广告内容,具有较为明确的广告受众,另外它还需要广告主支付一定费用给传播载体,这些都是构成“广告”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传播学中.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端。主持人作为媒体代言人.是媒体“人格化”的代表,充当着传者的角色。因而,主持人形象塑造与受众的认知有着下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传播理念由“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的不断转变.受众的地位越来越高.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受众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受众认同在本质上是对传播效果的肯定.所以主持人形象塑造真正被受众认知才有价值。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主持人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由于在媒体的频繁出现,他们便成为公众的、社会性的人物。他们还是自身所属媒体形象的体现.同时,由于媒体在我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因此主持人有时也就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谭天 《中国记者》2012,(8):78-79
电视直播的传播主体是媒体,但微直播却是由受众担任直播信息的传者角色。受众在电视直播面前只是一个信息接受者,但在微直播中是全面参与。从这个角度来,微直播是真直播。  相似文献   

12.
胡泳 《网络传播》2004,(3):58-59
翻阅匡文波所著的《网民分析》一书,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他对传播活动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化的强调。其实传播学当中“受众”一词的翻译是很成问题的,它给人留下的是被动接受、毫无办法应变和选择的感觉,这在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都不适用,到了网络媒体时代就更显得悖谬;但这个词已有点约定俗成的意思,姑且我们还是用它来指代听众、观众和读者的总和。匡文波在书中所要说明的,是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莉 《贵图学刊》2001,(1):33-35
文章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馆员处于传播者的地位,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培养馆员的服务意识和读者的图书馆意识,沟通馆员和读者的关系,是保证传播渠道畅通从而提高图书馆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新闻传播行为由事实——新闻报道者(传媒)新闻接受者(受众)三个要素构成。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相对应的正反两组四种信息不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面对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型传媒的兴起,面对国内外传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我国广播电视应该从“传者主导”向“受众主导”过渡.以受众为本.把握传者与受众的最佳契合点,把争夺受众与占领阵地.占领市场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引导受众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6.
张家恕 《新闻界》2006,(6):73-74
新闻写作/传播策略指的是为实观新闻写作/传播目的、目标而采用的对策或方案。由于新闻写作/传播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是实现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新闻写作/传播策略,主要是针对受众的接受而言,即探讨为了达到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目的而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下,可接触到科普的受众群逐渐扩大。从接受效果来看,对大众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普及往往会比自上而下式灌输科学知识收效更佳。"博物杂志"作为微博平台上科普影响力较高的传播主体,其传播路径之异除互动性的提升外,还体现在传者风格的重塑、内容和渠道的选择及对目标受众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对流动的信息进行把关,那么,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有没有为自己进行把关呢?传播学的受众选择机制表明:传者将信息传给受众,受众接触信息要经过选择性的注意、选择性的理解和选择性的记忆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要办好地方广播,必须克服"通而不受"及"传而不通"的无效传播,必须在内容本土化、形式多样化、听众细分化、广告精品化等多方面着力,确保广播传播渠道畅通,节目为本土听众所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20.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接受是关键。而受众的人口统计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对受众接受信息具有重要影响。从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广告传播目前能够影响的仅仅是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而对于受众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并不到位。这使得广告传播的影响力不足,传播者设定的基本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