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仁和 《收藏》2009,(10):127-127
笔者在朋友处见到一枚1903年版美国银币,据友介绍,该币是他10年前结婚时岳父所赠。经上网搜索美国银币资料,没有发现该币图样。  相似文献   

2.
表演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把牌张展开了给观众看一下后,合拢放在桌上,他请左边的观众切一次牌,再让右边的观众也切一次牌,然后把牌叠翻成牌面向上在桌上展开,观众可以看到牌序的排列完全是杂乱无章的,魔术师说:"一会我背过身去,随便哪一位朋友从牌行中抽出一张牌  相似文献   

3.
黄斌 《中国收藏》2020,(5):90-93
去年的某一天,在劳累中度过—上午,吃过午饭正准备去休息,随手拿出手机看看微信。看到朋友发来了几条微信,点开一看,喔!一个打着“苏稽场”戳的川锭跃出手机屏幕,呈现在眼前。一身倦意立马顿失,睡意马上全无。朋友在微信中说刚刚收获了—个乡场级别的银锭,看是我居住地附近的地方,也属于我的家乡物品,特地发图片给我欣赏一下。  相似文献   

4.
正一次闲聊时,一位朋友说:"网上贺岁币最便宜的只有130元。"随后笔者上网浏览了一下,发现同一种纪念币价格相差很大,高的上千,低的不足百元,一枚1盎司熊猫银币只有60元。为一探虚实,笔者请朋友以网购方式先后购买了两套中国人民银行的普通贺岁纪念币,经过比对,笔者发现这两套纪念币全部是假的,但做工的确十分了得,没有真币做比较,一般人很难识别。因此,笔者在此提醒各位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刚入门的钱币爱好者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日前,我到朋友关先生家品茶小叙。由于我俩都喜欢收藏,共同语言自然不少,聊起元青花瓷器,关先生拿出两件家藏多年的元青花瓷让我观赏。喜欢青花瓷器的人一般都知道,鉴别青花的要点是“一看青,二看画”。从这两个环节观察,我感觉,摆在面前的青花瓷  相似文献   

6.
正民国初年綦江机制代用币,铅质,一组共计4枚,币文中分别有纪年、纪地、纪值,颇具特色。这组代用币川钱风味浓郁,且伴有黔韵。其字口高挺,笔力遒劲。制作规范,明快简练,极富地方特色,别具一格。辛亥革命后,四川军阀派系割据,混战不断,各自经营自己的地盘,綦江也不例外。这组綦江代用币目前只发现4种,其中有两种上面镌铭"中华民国元年"字样,可说是在四川军阀铸币中率先终结了封建帝制的年号钱,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这枚大钱(见图)钱文特点及铸工精美两点看,只能判断它是盛唐之物。币径为37.2毫米,厚2.7毫米,重22.1克,币材呈白色,绿、红、白诸锈与黑色包浆浑然一体,牢结于表面。此币是否镶嵌币?有两点可证明它不是:一是钱体表面无镶嵌痕迹,二是此币厚达2.7毫米,若要镶嵌,必须先用两枚"开元通宝"粘贴在一起,方能镶嵌,而本人细察此钱孔壁,无任何粘贴痕迹。  相似文献   

8.
佑余 《中国收藏》2020,(5):136-137
造币改用机器操作后,固然精密度大增,人为疏忽减少,但仍无法避免失误的发生。譬如,币胚在进料时中心不正导致只有局部图案的偏打(亦称移位),或成币未退出、新胚饼未进入而连压两次甚至于多次,或成币退出时粘粘上模未掉落而继续压印新胚,形成—面阴文、一面阳文,俗称“阴阳币”。  相似文献   

9.
放学了,第一时间奔跑回家,拿出小凳子伏在小桌子上快速写完家庭作业,然后打开家里的黑白电视机,等着许多台播放的动画片轮番着看,一直到傍晚6点半,这是80后的我,小时候每天雷打不动的看动画片。  相似文献   

10.
(一)今年51岁的我,约7岁时在家中看哥哥跟同村姓李的小名叫"玉苍"的人学象棋时,旁观看会的。父亲是木匠,当卖家具时把放在里面没拿出来的象棋"带"走后,因家贫,到我18岁搬家至沧州市郊,没再买象棋。我只在上初一时,在学校跟同学下过一次!象棋是"杂牌军":棋子有大有小,好"几辈儿"拼凑的。我15岁上初二时,哥哥中专毕业分配到距沧州市12华里的沧县捷地镇的化肥厂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刘水清 《垂钓》2008,8(9):8-9
这一切都做完后,我拿出手机一看时间,天哪!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为了征服这条大青鱼,我足足用了五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2.
上单亚索彰显奇效King双刺客阵容大显神威
  首先来看UP和King战队的一场较量。双方都拿出了一些比较大胆的阵容,UP战队拿出了艾希作为ADC人选,希望能通过比赛来打出效果,毕竟这名英雄重做后具有不俗的实力,她的站桩输出能力可不是盖的;而King战队自从Insec伤愈复出并转打上单后,风格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上单亚索虽然在韩国LCK联赛中也不算罕见,但在LPL中却成为了Insec的标志,很多队伍在对阵King战队时都会选择Ban掉亚索,可见Insec在使用上单亚索时的确有一套。  相似文献   

13.
最读者     
《健身科学》2013,(11):4-5
最会护眼的读者:张宗新来自天津的读者张宗新教授已经76岁了,最大的嗜好就是看书,退休后又迷上了网络,但老爷子的视力依旧很好,朋友问他有啥奥秘,张教授答曰:"闭目养神"。张教授在来信中说,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非常注重利用空闲时间珍惜视力、保护眼睛。无论是看书、写稿还是上网,每到一小时,总要拿出几分钟闭目养神。睡觉时,倘若一时还睡不着的话,也要闭目养神,以静其心。他从不在睡前看书报,因为这样做  相似文献   

14.
孙忠道 《收藏》2014,(21):78-79
笔者在人民银行工作,曾接过一个自称是来自金币公司的电话,想一起合作销售金银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说是现有马年金银套装币1200元,贺岁币大全660元,价格比市场便宜很多。笔者表明现在假币太多,害怕有风险,推销者则极力说明这些纪念币都是人民银行发行的保真品,并表明可先发货,待笔者销售后再付款。于是,笔者让其先发过来一套看看再说;三天后果然到货,打开一看是一套马年金银币套装。现将相关对比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7,(4)
正缅甸发行过一套面额为15、35、45、75、90缅元的纸币,从1985~1987年分三次发行。1985年第一次发行了75缅元币,据说是为了纪念吴奈温75岁寿辰而发行,只发行了单张币;1986年8月1日第二次发行了15和35缅元币;1987年9月22日第三次发行了45和90缅元币。从这套纸币的面额序列看,在15、35缅元之间应该有  相似文献   

16.
章晓鹰 《收藏》2007,(8):149-149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人城市、欧洲第二大港口、世界著名钻石之城。1994年我在该城市的安特卫普大学留学时,每到周末,总喜欢到哈瓦那大街的几家集邮商店看看。有一次在一号集邮店内,一位外国朋友拿出了一枚他珍藏多年的大清国明信片(如图)转让给我。  相似文献   

17.
《收藏界》2007,(8)
两枚金代铜钱曾在沸水中煮过一刻钟,并在微波炉内高温烘烤过10分钟,锈无任何变化,两币的一些特征如下表:首先说"承安宝货",粗看币锈并无奇特之处。据我的经验,这币表层的锈不算硬,而贴骨锈却非常坚硬,币锈堆积于表面,造型自然。两币相比较,"承安宝货"的锈远多于"至宁元宝",除去锈重,两币重量是大致相等的。但从两币特征分析,"承安宝货"应比"至宁元宝"重2克左右。我还有两枚"承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7,(4)
2006年元月8日星期天晴元旦放假时因为有事,错过了朋友已约好的钓鱼之邀,搞的朋友孤身一人,兴趣索然。今天看天气晴好,我给好友凌大夫打了电话,一是赔礼,二是也过过手瘾。  相似文献   

19.
长城币:即冀察热辽流通券。该币属于晋察冀边区的一种地方货币,由冀东区长城银行于1948年发行。冀东军邮局于当年发行的几套加盖票,皆以长城币为邮资,长城银行后合并于东北银行,长城币停止发行:  相似文献   

20.
冯飞龙 《收藏》2007,(5):146-147
臆造币大部分产生于民国,也行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征境外出现,并伍1981年由所谓的美国人编写了英国将近100年前的《伯明翰造币厂史》,把这批境外臆造币与仿造币全部编进书中,以讹传讹从此开始。在机制币收藏成为热点后,就有人开始仿制机制币。但是仿制极其不易,直至现今都无高手能仿制出一枚毫无破绽的机制币。仿制机制币就像仿写他人的笔迹难上加难,仿造出来的伪币容易识破。反倒是臆造币无可比对,只须编一个故事,即刻成为未予采用的“珍稀币”。但只要细心推敲,弄清臆造币的基本特征,其本来面目便不难看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