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乐学好学知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迎春 《文教资料》2007,(5):130-131
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我认为在贯彻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让学生乐学、好学、知学,即让学生在对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基础上,克服种种困难,排除重重干扰,认真学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爱好体育活动,从而知道如何学习体育,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真正懂得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最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习惯是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但现有的体育教育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要根据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跳投是篮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也是篮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随着女子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女篮技术动作拟向男子化方向发展.但是女篮在跳起投篮的技术上相比其他技术的进步幅度都滞后.如何更好地掌握跳投技术,使得这一重要的得分手段能充分发挥于篮球比赛当中,针对篮球"跳投"的技术特点,结合女子篮球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篮球跳投技术的动作合理性上科学地阐述完整的跳投技术和训练方法,为女篮的跳投技术训练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体育考试是检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为了使体育考试评价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锻炼理念的形成,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实习模式进行了划分,并摸索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体育考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蒙祖辉 《新疆教育》2012,(15):56-58
篮球跳投在篮球比赛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手段,但大多数学生往往不易掌握,所以应该采用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来使学生掌握跳投技术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因此通过以下几方面对篮球运动跳投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这一基本任务,只有在小学体育课中加强思想品德教学,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生才能更加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努力学习体育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形成基本技能。怎样在小学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完成  相似文献   

7.
跳投是篮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也是篮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随着女子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女篮技术动作拟向男子化方向发展.但是女篮在跳起投篮的技术上相比其他技术的进步幅度都滞后.如何更好地掌握跳投技术,使得这一重要的得分手段能充分发挥于篮球比赛当中,针对篮球"跳投"的技术特点,结合女子篮球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篮球跳投技术的动作合理性上科学地阐述完整的跳投技术和训练方法,为女篮的跳投技术训练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查阅文献资料法,对学生平时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更好的实行新《课标》并将新课程的理论引入到实际中去,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9.
跳投是现代篮球运动得分的重要手段。由于跳投技术要求运动员须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滞空能力,以及较全面的投篮技术。因此女运动员掌握该项技术有很大难度。怎样培养青少年女运动员的跳投技术和能力?本文通过跳投技术分析,从跳投技术所需专项素质,到技术形成各阶段的关键入手,对青少年女运动员跳投技术的形成和训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快乐教育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及早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提高,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增强自信心、提高运动成绩和提高授课效率,从而能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素质,落实学校体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使学生朝着终身体育的目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体育课的有力补充,通过有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巩固、发展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挖掘潜能,展示特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晓梧 《考试周刊》2008,(4):143-144
田径运动是其他各运动项目的基础,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佳方式.但是在体育课田径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性和竞技性,没有明确田径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乏味,使学生对田径失去了兴趣.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的关键时期,让学生掌握一项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的田径健身运动方式尤为重要.所以对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相似文献   

13.
王松娟 《广西教育》2012,(37):48-48
《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只有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  相似文献   

14.
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本文对洛阳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体育锻炼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给学校如何组织科学、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新课标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切实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总目标中都强调“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这说明高中阶段体育学习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它对人一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更应该参与体育锻炼来增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篮球中的急停后仰投篮是在基于急停跳投的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得分的投篮方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现有文献为单纯的研究急停跳投或者直立后仰跳投,并没有把急停跳投与后仰投篮很好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相关理论对急停后仰跳投技术进行分析,得出急停后仰跳投技术简单实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体育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而是以学生的三维健康(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为第一目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如何优化学生  相似文献   

19.
周宁 《华章》2012,(29)
篮球跳投技术在篮球比赛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跳投技术是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手段,但大多数队员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应该采取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来使队员们掌握好跳投技术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到比赛当中.因此,本文通过对跳投动作技术的训练解析,以达到对跳投动作技术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提出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便于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中专生的教育背景具有特殊性,界于初中和大学阶段,心理年龄似高中生,但授课方式接近大学教育,是比较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成熟期。本文就如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全面的锻炼身体,教会中专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加强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学,从理论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提高中专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