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新闻是新闻实践活动的产物,民族新闻存在的合理性证明它具备系统的完整的实践体系。理论的严格界定与科学探源是新闻实践对新闻理论的迫切要求。要准确地把握一项系统的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和特征,就不能忽视它的具体的表现形态。要科学地界定民族新闻,就应该找出理论与实践的特殊性。没有特殊性,任何一种概念都难以成立。笔者以为,民族新闻特殊性主要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民族新闻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如果离开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就难以产生应有的个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少数民族文化形态是民族新闻赖以存在的条件。试想一下,仅仅有少数民族地域名称或少数民族人名而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新闻,能有哪些“特点”可言?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少数民族档案也称民族档案,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民族档案也可以表述为:少数民族政权、个人和历代中央政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哲学、伦理、宗教等方面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3.
幻想文学─-世界儿童文学的主导潮流幻想文学是当今世界儿童文学的主导潮流。所谓幻想文学,就是凭借丰富的想像力,虚构一个我们这个世界所不存在的不可思议的世界,在这个"第二世界"里展开一连串的故事。这一文学样式,我们称之为幻想文学。幻想文学有三大要素:1.它所表现的是超自然的,即幻想的世界。2它所采用的是小说式的展开方式,即将幻想的世界描写得如同发牛了一样。3.与童话不同,幻想小说的世界具有二次元性,有着复杂的结构。在幻想小说中并存着现实和幻想两个次元,主人公在这两个次元中可以像从一个房间进人另一个房间那样…  相似文献   

4.
何波 《四川档案》2014,(2):53-53
<正>世界上证明存在的方式有很多,建筑师的设计,艺术家的作品,科学家的创造,各行各业都有证明它存在的方式,有的卑微,有的伟大。有人说存在感有一种恒久幸福的力量,也是人生意义的体现,这种感觉高贵而伟大,使人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当我们不能获得"存在感"时,就会感到失落、感到没有意义,从而对人生失望!所以,"存在感"也可以理  相似文献   

5.
黄静华 《文化遗产》2013,(3):105-109
在当下语境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神话被诠释为保护对象和可用资源,前者指向基础性意义,后者则指向衍申性意义。无论"保护"还是"应用",都可能因为对少数民族神话本真性的不同理解,走上传承或背离少数民族神话叙事传统的道路。然而,不管选择传承,抑或背离,都只是开放时代里对传统的一种阅读,各有立场,皆是过程。  相似文献   

6.
同一事物被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认识,甚至是相反的见解。二或几方在众人间表述,或以文字公之书刊,便是争论。有争论乃是人类社会之常事,它由来已久。学术方面的论争,有延续千年之久而未决的,新的学术争论还在不断产生中。可以预见的是:有人类社会活动存在,它就不会止息。  相似文献   

7.
高卫华  杨兰 《当代传播》2012,(5):63-65,68
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和建构少数民族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选择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存的土家族原始民俗"恩施女儿会"为个案,分析大众传媒通过集纳并提炼分散繁杂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整合并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重构,主导性解读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形象等符号化传播过程,实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同时就目前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传播学界,"批判学派"一词一直没有什么太多的争议,它被认为是欧洲20世纪60年代以后崛起的传播研究范式。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先有了批判学派这个概念或对于欧洲传播学"他者"形象的确立,才有了批判学派的历史脉络,它是一种因果倒置逻辑的产物。而从概念内涵上看,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可以被称为批判学派的传播研究主体。是20世纪70年代传播学科话语权的斗争催生了这个概念,并使这个概念得到了各方认可。但将所有批判理论都纳入"经验—批判"的二元框架,其实终结了不同批判思想之间的差异并消灭了它们的主体性,一切理论创新随之戛然而止。中国学者对这一二元框架的照单全收体现了我们在理论积累上的欠缺,也体现了我们的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9.
什么时候开始有“科学”这个玩意儿的,恐怕谁也说不清。但是,“科学”这个玩意儿的作用,人们或多或少能说上那么一点儿,说上那么一会儿,尽管大家说的不怎么一致。据我看,科学的作用不外乎这两点:一是它使世界丰富了不少,一是它使世界简单了不少。就前者而言,因为科学使人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创造了自己;就后者而言,因为科学使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了自己。这里说的丰富是形态意义上的丰富,这里说的简单  相似文献   

10.
一、普遍的困扰 计算机2000年问题是世界普遍的,不同国界、不同语言的世界各地,只要运用计算机,就存在这个问题.从意识到此问题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开始寻求解决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出版信息管理——出版工作的基础。出版信息是出版工作有关信息的总称,它是出版行为的客观表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存在着出版活动,哪怕是最基本、最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伴生出相关的出版信息。由此看来,出版信息实在是太广泛、太庞杂了。  相似文献   

12.
副词的位置     
副词运用很广泛,说话、写文章经常用到它。例如有这样一个新闻标题:“少数民族青年演员独唱调演即将举行”。其中“即将”这个副词用在谓语动词前,对谓语加以修饰,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如果去掉这个副词,那末这个调演在什么时间举行,是已经举行还是尚未举行,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有两个指向,对外指向人、社会和自然,对内指向创作者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叙事则是纪录片在用影像构建和表述世界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借助某种视觉媒介,如文字、影像、音像等,把一件或者很多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实际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整体构成和发展延续中都曾出现令人担忧的局势。在电视剧市场红海中,以少数民族为底色的传奇故事,民俗风情,文化符号找到了与商业嫁接的可能性,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发展意义非凡。在电视剧面临市场艺术双重考验的前提下,对于少数民族历史传奇电视剧的讨论显得愈有其价值和意义。随着国家政治环境不断宽松,新的剧作人物观念悄然形成。影视作品中正面形象去神化的塑造趋势使传统"高大全"的扁平人物形象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同样,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呈现出对"人"的价值判断和内心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本文对少数民族题材历史传奇电视剧的反面人物塑造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民国时期的汉字简化运动中,关于"简体字"及相关术语的使用情况较为混乱,政府官方机构及众多学者对简体字的称谓均不同。不仅在使用上,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存在认识不一、表述差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影视作品中所出现的图书馆现象存在一定差异,折射出不同的图书馆价值观念.在影视作品中,图书馆所担任的角色主要有查询之所、阅读之所和剧情演绎之所等类型,其表现形式不仅有显性呈现也有隐性表述,不仅有正面呈现也有负面效应.只有图书馆的角色参与能够为影视剧提供某种特殊的文化意义,图书馆及图书馆员才能在影视作品的价值体系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和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改善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及时把电影送到了偏远村寨,使少数民族群众通过电影这个窗口,体验了欢乐、学到了知识、了解了外面的广阔世界,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电影的译制和放映,对少数民族地区意义重大,为保护、传承、丰富少数民族的语言或文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反渗透、反分裂,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一项顺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重大惠民工程。本文就如何导演好一部少数民族语影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纪录片”,顾名思义显然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就内容而言,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的、理性的,属学术成果。在这个意义上,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等同,而与一般纪录片有异。从表述形式来看,人类学纪录片则又是鲜活的、形象的,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的表述方式完全不同,而与一般纪录片相同。  相似文献   

19.
尽管科学技术已经能使人类通过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卫星、互联网等有了有“天涯海角若比邻”的心理感觉,但我们的这个星球仍然是一个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世界,世界上不同群体的生存环境仍然差异很大。如果我们把这些差异当成广义的文化差异,就会发现:文化的差异成了不同文化圈的人们进行交流(其中包括新闻传播)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对前人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的文献研究表明:h指数可能具有对传统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方法的综合表征能力.以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体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中国文学共15个学科的346种期刊为样本,研究h指数的表征能力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具体表现及差异.结果显示:h指数的表征能力在体育学等13个学科中都有不同程度体现,但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学没有得到证实.此能力没有表现出与学科期刊规模相关,但与学科性质是"社会"、"人文"或"哲学"有粗略关联,并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和管理学内不同水平期刊间保持稳定,但在法学等6个学科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