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只有让语文教学有滋有味,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杨舜瑜 《大观周刊》2012,(34):306-306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中的情境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情境教学的原则,并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张鑫 《大观周刊》2011,(20):161-16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董明会 《大观周刊》2012,(35):350-350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这已是不容置喙的结论。本文主要从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来揭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刘海鹏 《大观周刊》2012,(1):132-132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图文并茂苦对此,我们要善于借助教材,发掘教材中蕴藏的积极瞬素.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让每个同学都踊跃参与,并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从而实施愉快教学,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6.
郑千平 《大观周刊》2010,(48):72-7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常有畏难情绪,常常觉得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无生活题材可写的情况,本文从创设情境这个角度来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来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凌燕 《大观周刊》2011,(32):150-150
一、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 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8.
张群 《大观周刊》2011,(19):94-94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立意高远.韵味十足.构思新颖.语言清新,有鲜明的节奏感,学生读诗犹如赏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方法引导.目的在于适当启发学生的想象,初步领会诗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为学生理解、感悟古诗文搭起桥梁,打通时空的间隔.让生活在当代的孩子们顺利地进入古诗文特定的情境之中。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本人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兰芳 《大观周刊》2012,(31):258-25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王柏明 《大观周刊》2012,(24):297-298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形象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着重在于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情感,它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 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是人类文化的精神载体,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精神文化宝藏,情境的展现无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史荣霞 《大观周刊》2012,(12):207-208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前提,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二.作文讲评课中发挥主导作用。三、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2.
蒋丛星 《大观周刊》2010,(46):64-64
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的方法是:积累生活,领悟语感;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创设教学情境,深化语感。  相似文献   

13.
张润平 《大观周刊》2011,(32):193-193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效参与教学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好化学教学情境呢?我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学情境的创设。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齐永红 《大观周刊》2012,(52):305-305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白太勇 《大观周刊》2012,(50):258-25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能力是学生语史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6.
邓浩静 《大观周刊》2012,(38):235-235
在语文的学习中.重要的是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学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摆在诸多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执教语文十五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就此大家共同交流.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7.
谭波  唐超 《大观周刊》2012,(51):324-325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不同的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都要把握一条原则,  相似文献   

18.
王冬梅 《大观周刊》2012,(45):302-302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而言,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是应该着重探究的基本要素。语文情境教学是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体验、感悟和应用,形成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郭泓伟 《大观周刊》2013,(6):184-184
放眼21世纪,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新的局面。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学习活动将更加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20.
我们语文教师要会不断的总结自己的教学.这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