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小飞 《大观周刊》2012,(15):287-28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储存记忆力,发展学生智力。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强化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钟薛猛 《大观周刊》2011,(48):136-136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刘海 《大观周刊》2011,(15):270-270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从不断的实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取得更大的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张玉梅 《大观周刊》2012,(24):239-239
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物理实验更是如此。通过观察获取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整个实验教学中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首要前提。 站在教育心理学角度上讲,初中学业生思维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他们抽象能力正在形成和发展。初中学生在掌握抽象概念时,最容易掌握的是那些作为直观形象为基础的特征,作为初中物理老师第一不能违背这一规律,第二不能忘了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欣 《大观周刊》2012,(39):128-128
传统的物理教学注重物理规律的讲授.而忽略了物理知识的研究工程,实验基本不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实验研究目的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实验研究与相关的物理知识学习建立有效的联系,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在物理实验中的训练和培养,阻碍了学生运用实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欣 《大观周刊》2011,(51):215-215,178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此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的.观察能引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灵感和情趣;设计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创新思维:实验操作则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文淑芳 《大观周刊》2013,(3):208-209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书本知识,还应当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弥补教师讲解的不足。同时,自学能为的培养也是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也是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淑敏 《大观周刊》2013,(5):242-242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音杨 《大观周刊》2013,(4):246-246,192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将自主性教学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为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孟秀顺 《大观周刊》2011,(30):132-132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因而,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刘会春 《大观周刊》2011,(41):181-181
物理实验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其内容和方法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概念和规律,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要使演示实验真正达到演示目的,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王清超 《大观周刊》2012,(47):379-379
物理教学中我们知道.人们无论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还是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实际.都离不开这一重要的科学教学手段。然而,单靠观察和实验.也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因为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如关于分子运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大气压强的知识.电、磁等场的知识,光、声等波的知识。这些物理知识所涉及的物质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就无法直接观察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等物理规律所描述的则是一种用实验根本无法验证的理想情况。如果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与物理教学研究整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这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艳军 《大观周刊》2013,(10):277-277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而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要求,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新课标下的新理念和高要求,作为物理教师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而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生获得各种能力的源泉。教是要学生通过实验来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并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任海权 《大观周刊》2012,(13):250-250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在此,我谈一谈个人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杨会朝 《大观周刊》2012,(20):269-269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绪 《大观周刊》2012,(39):294-294
初中物理的教学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些学生真是理解不了这门新的学科,造成厌学、抵触,所以有效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成龙 《大观周刊》2013,(4):245-245
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实验的改革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18.
袁静 《大观周刊》2013,(11):344-344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在此,我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9.
廖宝旺 《大观周刊》2012,(27):288-289
现在的中学生与前些年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何开富 《大观周刊》2012,(27):287-288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物理教学要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