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溶血磷脂酰胆碱由磷脂酰胆碱去掉一个脂肪酰基而得到的产物,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以甘磷酸胆碱为原料,先与二丁基氧化锡络合生成含锡配合物,再以硬脂酰氯作酰化试剂,合成了硬脂酰溶血卵磷脂。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酰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较佳合成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络合反应溶剂,以无水四氢呋喃为酰化反应溶剂,络合反应时间为0.5 h,酰化反应时间为2.0 h,甘磷酸胆碱;硬脂酰氯=1:1.1,产品收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1,2—二甲基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并有高度的器官专一性,能特异地诱发啮齿动物大肠癌。在肿瘤生化研究中,为了获得理想的大肠癌动物模型,我们用Hatt法进行该药物的合成工作,并对合成产物—DMH作了小鼠致大肠癌的试验。 DMH的合成程序是:1.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酰氯与硫酸肼反应,生成二苯甲酰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含1,3,4-二唑基团的3(2H)-哒嗪酮化合物的合成进行研究。1,3,4-二唑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电子材料等领域,是重要的中间体。本实验先用水合肼和酯合成酰肼,再由酰肼、中间体1、中间体2合成2-取代-5-(2-(2-乙硫基)-5-氯-6-苯基-3(2H)-哒嗪酮基)-1,3,4-噁二唑。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头孢卡品酯中间体2-(2-叔丁氧基碳酰氨唑-4-基)-2-戊烯酸(a)。方法:首先,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硫脲反应成环,然后加(BOC)2O保护氨基,然后与丙醛在-60~-50℃反应,再加入碱解成酸,加五氯化磷成酰氯。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59%。结论:本合成工艺提高了收率,并且操作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坎地沙坦酯中间体1-碘乙基环己基碳酸酯(A).方法:用氯甲酸乙酯与氯化硫酰经自由基反应得到1-氯乙基氯甲酸酯,再依次与环己醇、碘化钾反应,得到(A).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16%.结论:本工艺提高了合成坎地沙坦酯的收率,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坎地沙坦酯中间体1-碘乙基环己基碳酸酯(A)。方法:用氯甲酸乙酯与氯化硫酰经自由基反应得到1-氯乙基氯甲酸酯,再依次与环己醇、碘化钾反应,得到(A)。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16%。结论:本工艺提高了合成坎地沙坦酯的收率,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醛酮类化合物的质谱测定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确定11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最佳色谱条件。通过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定量离子,建立目标化合物定量曲线。通过研究去除未反应的2,4-二硝基苯肼干扰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8-718
中科院化学所分子识别与功能院重点实验室在氮杂环卡宾催化合成手性含硫化合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前期实现氮杂环卡宾催化合成手性内酯、内酰胺等多种杂环化合物基础上,研究人员发展了氮杂环卡宾催化的烯酮与亚硫酰芳胺的不对称[2+2]形式环加成反应,高产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了相应的硫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种含苯基结构环己醇的合成方法,以卤代芳烃与金属镁在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反应制得苯基溴化镁,再进一步与环己酮反应生成得到该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通过反应条件的变化生成烯、环己二醇等化合物。因此该类醇类化合物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等优点,产物经过核磁等手法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0.
左边环的合成,即:首先,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硫脲反应成环,然后加(BOC)2O保护氨基,然后与丙醛在-60℃~-50℃反应,再加入碱解成酸,加五氯化磷成酰氯;右边环的合成,采用"一锅法",7-ACA作为起始原料,经过醇解、缩合、酯化、酰化、水解合成出右边环,最后将两部分缩合得到带保护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薛红卫研究组通过研究发现:拟南芥β-酮酰-酰基载体蛋白合酶I(KASI)通过影响脂肪酸合成而参与叶绿体分裂和胚胎发育的调控。对KASI的一个T—DNA插入缺失突变体的表型观察表明,KASI基因的缺失导致了多效性的表型,包括黄化、叶扭曲、育性下降以及植株矮小等,特别在KASI突变体中很多叶肉细胞都只有2—5个巨大的叶绿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基金》1991,5(3):69-69
科学基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使我所的科研工作呈现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化学昕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志镗研究员领导的“含氮及硫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研究组从科学基金实施至今,共有4个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其中已圆满完成2个基金项目。今年在研的2个基金课题也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内酰胺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项目,两年来已合成约140个新化合物,并对其波谱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已发表论文11篇。  相似文献   

13.
董淑芬  刘铭英 《复印》1999,(1):13-16
两种载流子传输材料:(1)1-苯基-3-[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5-[对-二乙氨基苯基]-吡唑啉(2)1-苯基-3.5-二[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吡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初步使用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丁二酸作为起始原料经过氯化亚砜,在DMF催化下进行酰氯化,酰氯不经纯化直接与氯化胆碱酯化得到粗品,粗品依次经DMSO和乙醇两次重结晶,得到HPLC纯度99.8%以上的高纯度原料药,其结构经LC-MS和HNMR确认。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确定度评估与表示理论,建立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浓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及灵敏系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水中六价铬浓度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型杀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方法:对新型杀菌剂合成的研究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将254 nm作为物质的检测波长。分析新型杀菌剂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收率、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通过配制50 mg/L的新化合物以及肪菌醋的溶液和PDA培养基进行混合,接入直径为6.5 mm的病原菌菌丝块,每个步骤均反复进行3次,放置于培养箱中在(24±2)℃环境下培养6~7 d后,对菌落直径进行测量,计算出相对抑制率,以培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等菌种,分析新型杀菌剂对其的抑菌性从而实现新型杀菌剂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新型杀菌剂1-(4-氯苯基)-3-羟基吡唑的最佳反应条件∶原料配比为1∶5,最佳反应时间为1 h,最佳反应温度为40℃。反应收率可达74.4%,具有很高的性能。通过化合物5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后发现,新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相对较优,存在个别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接近已有化合物肟菌酯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64-764
<正>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万伯顺研究组在催化杂环合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金属铑催化炔烃与硝酮的环加成反应实现了桥联八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该研究组继吡啶化合物和吡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工作后,尝试利用硝酮来构建中环杂环化合物。在铑催化剂条件下,炔烃与硝酮发生形式上的[2+2+5]环化反应,构建出氧桥联的八元含氮杂环  相似文献   

18.
分子折叠体是一类由非共价键稳定的、采用有序构象的寡聚物或聚合物. 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三类非天然的折叠体,包括:1)由疏溶剂作用驱动的并入萘环板块的寡聚乙二醇折叠体,2)由分子内氢键驱动的寡聚酰肼折叠体,3)由分子内氢键驱动的并入锌卟啉板块的寡聚苯酰胺折叠体. 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揭示,在有机溶剂中这些折叠体可以作为非天然受体分子高效络合或识别结构匹配的有机分子和离子,并且氢键驱动的折叠体可以通过络合作用实现超分子体系的手性诱导或手性放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单阐述了用二苯偶氮羰酰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石样品中铜的方法及优点,不仅扩展了二苯偶氮羰酰肼的应用范围,也为岩石中铜的测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2):181-181
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以四氯苝酰亚胺为原料通过Stille反应合成得到了双噻吩掺杂的苝酰亚胺衍生物.同时发现这一类化合物在固态的自组装行为可以通过客体分子进行调控。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Chem.Comm.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