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10-113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腰手合一的感觉。 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更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击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来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2.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手合一的感觉。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3.
一、击球和摩擦相配合正手攻球、拉球是乒乓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较好地掌握此项技术才能争取比赛场上的主动,赢得比赛的胜利。在训练中如何理解正手攻球、拉球的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我们不去解释动作要领,其他的教材、书籍早已谈多了,我们只谈谈击球瞬间时的问题。攻球中讲究的是"连打带抹"(高球例外),不能只是直接通过球心去击球,假若如此,就会形成排球技术中的"飘球"。通  相似文献   

4.
对于乒乓球初学者来说,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最基础的技术之一,也是我们通常最先练习的技术。在学习正手攻球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动作的合理性,要认真体会腿、腰、手协调发力的感觉。正手攻球看似简单,但是初学者在练习时要注意诸多细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进行观察统计,发现学生在学习乒乓球直拍正手近台攻球时,出现的错误动作较多,影响了技术动作的形成与基本技术的提高。为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产生和发展,本文提出了以手指调节为重点,以拍形和挥臂为关键的教学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攻球动作中的重心和腰的运动方式理解为类似于一扇门的转动,说门是围绕一个轴转的,而我们攻球动作中的这个轴就是我们身体的中轴,因此腰和重心都是在围绕这个"轴"运动出一条扇形轨迹。持此论者还举出了雨伞的转动使雨水向四处飞溅和链球在运动员身体加速旋转后飞向远方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把这种门轴式的动作称之为"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7.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初中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一般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然后持球练习。由于可使用的练习方法比较少,加之教师对技术动作要求较细,有时一节课都在重复同一动作,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在单元安排中,原地练习后,因为没有有效的教法、学法来过渡,直接安排行进间传接球的练习,让学生同时达到行进间侧身跑动、传球提前量、跑动中的步法要求、传接球动作连贯动作的要求,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了,学生很难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8.
谭飚 《体育教学》2011,(6):71-71
在正手攻球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做正手攻球的动作时较注重上肢动作,上肢动作做得较好,可对腰髋和下肢动作不够重视,整个动作不够协调,打出的球质量不高。其原因有二:一是不会转动腰髋,主要是腰和髋关节的柔韧性不好。  相似文献   

9.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5):102-103
我们常说,击球时要注重身体重心的调节,要有重心交换,要依靠腰部的转动来发力.尤其是在正手进攻的过程中,要先将重心放在右腿上,击球时要转腰,将重心转移到左腿上,这是正手进攻的基本动作。然而在比赛中,来球的落点是随时变化的,击球者几乎都是在跑动中击球,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完成最“标准”的击球动作,此时就要靠运动员自身的调节,通过调整身体重心和击球动作,尽量合理地回球,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王应 《体育教学》2003,(5):49-49
拜读了本刊2003年第2期《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要素》一文,感到童健老师从正手攻球教学中的心理调节、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和教学比赛这三方面来谈正手攻球的教学训练,确实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动作的时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牢固性和实践运用能力。但笔者就文中童健老师提出用击打悬吊球来体会正手攻球时又打又摩的感觉却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童健老师探讨。我们知道,攻球技术是各种类型打法、各种层次选手所必备的得分手段,其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应用范围广。它是进攻型选手的主要技术,更是衡量打球者实力和风格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简介毽球脚攻球技术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毽球脚攻球技术的要点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张选民由于限制线距离加长,限制区扩大,对头攻球无利,因此,许多毽球队奔头攻改脚攻,加强脚攻球的训练。为便利各队训练,提高和发展脚击球进攻的新技术,现将目前已实用的几种脚攻球技术介绍如下:一、倒钩球这个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12.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各项技术中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正手攻球的错误,以利于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这一技术。一、建立正确的正手攻球技术动作概念教师讲解示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初步给学生建立一个直观良好的技术动作表象,对防止错误出现非常重要。以右手为例讲解示范正手攻球。应从击球动作基本环节:准备姿势——移动脚步——挥拍击球——迅速还原来讲解示范。准备姿势是近台站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收腹,上体稍前倾。对方击球后,立即移动脚步到球从本台面弹起的合适位置上,向右转体引拍,重心落在右脚上。挥拍…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3,(8):90-91
正胶搓攻:抓住球的轨迹,保持动作合拍 搓攻是传统直板正胶打法中最常见的一套进攻战术,虽然击球动作相对简单,但却最能体现使用者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张红勇在处理这板搓攻时,技术运用非常细腻。尤其是他在搓出第一板球后,对对方回球的情况预判得非常准确,继而利用娴熟的衔接,将第二板攻球的效果发挥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14.
童健 《体育教学》2003,(2):45-46
乒乓球近台正手攻球技术是乒乓球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初学者由于受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场地及器材等各方面影响,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快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快、较好地掌握正手攻球技术,编程序如下:激发动机与技术动作概念的形成———学习技术动作与技术的巩固和掌握———提高技术质量与各项技术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战术练习与比赛的运用。一、正手攻球教学中心理调节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一般来讲大多数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兴趣,关键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在学习正手攻球初期阶…  相似文献   

15.
或传球相衔接。②跑动中双手接球与急停要领 :迎球跑动 ,两臂伸出 ,手指自然张开 ,手掌侧向来球方向 ,当指尖触球 ,同时两臂向胸前收 ,急停时脚跟先着地过渡至前脚掌膝关节弯曲 ,身体重心下降、停稳 ,动作主要运用于抢断球、抢篮板和接同伴来球。前锋接球方式除上述外 ,还有接腰部以下球 ,接击地球等 ,接球时应始终注视球 ,接球动作应是下一个进攻动作的姿势 ,除切向篮下外 ,都应上前迎球 ,为保护球 ,应在远离防守者的外侧手一侧接球。(4)保护球的练习方法①持球时保护球的方法 :双膝弯曲 ,上体稍前倾 ,使躯干与前大腿成一定角度 ,双手相…  相似文献   

16.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4):106-107
在最初的训练中,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拨)是最基础的内容,掌握这两项技术并不十分容易,尤其是对于成年的乒乓球爱好者来说,要想顺畅地打球,首先要练习好身体的协调性。很多爱好者有了多年的玩球经历,已经养成了某种击球习惯,但是从前的技术动作缺乏合理性,如果想真正有所提高,必须从头学起,改正以往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7.
1网球的特点1.1网球项目的运动特征网球项目运动的基础动作结构属于多元动作结构类变异组合,网球运动员应该通过比赛中对手的实际竞技情况,并根据自己学到的基础动作结构,选择有效的战术配合来控制比赛节奏,并且及时准确地根据球的方向和落点进行跑动,通过人与球的空间位置感、平衡感、球感,促使运动员选择合适的握拍方式和击球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说出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名称,建立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概念;初步学习正手攻球动作,掌握蹬腿转腰、挥拍收臂击球中上部的正手攻球动作技术,发展协调性及灵敏性,培养时间、空间感觉;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展示自我。  相似文献   

19.
基本技术是运动员比赛取得好成绩的技术基础,而基本动作又是掌握好基本技术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基本动作进行深入一步的研究是有其重要意义的。一、攻球的击球原理乒乓球在空中的运行路线是曲线运动。从击球点到落球点的距离叫打出距离。球运行曲线(即弧线)的高度叫弧高。攻球的技术要求是,在保证击球速度和力量的前提下,球越网击中对方台面。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下面让我们谈谈攻球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20.
上一次我们讲解了反手快撕上旋球的动作要领。至此,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正手进攻技术和正反手的相持技术。通过简单的发球、搓球,配合正手进攻,正、反手的连续相持.我们可以自然地形成初步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