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闻结构无论怎样变化:“倒金字塔”式结构、顺叙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散文式结构等,都应服从于一个共同的目的:迅速及时地传递新闻信息。新闻信息不同于其他信息,它是“易碎品”,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新闻价值与传播意义。因而,新闻报道要突出新鲜性重要性,传播要迅速及时。新闻导语与“倒金字塔”式新闻结构的出现与盛行,就是为了让读者尽快明了最新鲜最重要的信息。提倡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步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求得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大对新闻的发掘,及时对最新新闻资源信息进行了解与掌握,同时还需确保新闻资源的真实性,体现新闻资讯亮点,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关注度,促使媒体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对新闻资源中的网络新闻编辑发掘途径进行了深入探析,以便能够获得更多、更好、更及时、更热点的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3.
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最重要的载体。能否准确运用新闻语言,是能否真实、及时、客观、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新闻语言运用“失准”,造成信息传播不全或受众信息接收发生误差等情形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意不全。即由于新闻语言遣词造句不到位,使得传播的信息没能“打中”媒体最需传递或受众最想获取的信息靶心。  相似文献   

4.
李兵 《新闻采编》2012,(5):34+36
网络兴起挤压传统报纸生存空间作为传统媒体,报纸曾以其新闻及时、生动成为民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大受众通过电脑、手机上网浏览各个网站,即能及时快捷方便地了解各类新闻信息,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报纸这种新闻载体逐渐被互联网抢走了风头,其生存空间受到严峻挑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中国网民人数达4.04亿,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达  相似文献   

5.
吕彩云 《新闻窗》2013,(6):42-42
一、新闻采编技巧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能就在下一秒,刚刚还是热门的新闻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所以,新闻工作者必须抓住契机,从众多新闻信息中挑选出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编辑出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新闻采编技巧,才能在掌握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报道价值最高、最能吸引人的、最及时的、最准确的新闻信息。再有,加工与整理信息的质量如何也可以反映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新闻采编技巧的内容和作用,并提出了如何提高新闻采编技巧。  相似文献   

7.
十二月热帖     
《网络传播》2014,(1):90-91
2013年,境外记者为报道中国、传递中国信息做出了积极努力,中国各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为及时发布政府信息、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新办举行了50多场新闻发布会、吹风会,为记者采访提供了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已成为一座巨大的新闻富矿,  相似文献   

8.
新闻发言人VS新闻媒介:合作与博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公开中的媒体责任在于一要主动配合新闻发言人工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按照新闻规律办事。防止自身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二是新闻媒介要善于识别新闻发言人信息发布不实、不真、不全、颠倒黑白和无中生有等现象。规范信息发布者行为。杜绝信息不披露与信息披露不及时。  相似文献   

9.
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上,传播得最快、最多的是新闻信息。新闻信息在报纸上占据头版位置,在广播、电视、网络上滚动播发,以满足广大听众与观众对新闻信息的及时了解。新闻信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前哨站。如何有创新、有突破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这是目前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与新闻信息相联系,以新闻信息为线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具体地讲,就是让档案信息切入新闻信息,为新闻信息提供背景补充、论证资料,让档案信息贴近百姓生活,跟社会前进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如何出新,如何迅速捕捉新近发生或发展变化着的新闻事实,不失时机地进行报道呢?突发新闻事件,稍纵即逝,不可重复,摄影记者如果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无法补救。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应时刻处于一种待命出击的状态。只有这样,摄影记者在得到准确的新闻信息时,才能迅速出动,把具有新闻价值的瞬间记录下来。那么,如何使摄影记者能及时获得信息呢?沈阳日报先后为摄影记者配备了 BP 机、无线电对讲机和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如何出新,如何迅速捕捉新近发生或发展变化着的新闻事实,不失时机地进行报道呢? 突发新闻事件,稍纵即逝,不可重复,摄影记者如果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无法补救。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应时刻处于一种待命出击的状态。只有这样,摄影记者在得到准确的新闻信息时,才能迅速出动,把具有新闻价值的瞬间记录下来。那么,如何使摄影记者能及时获得信息呢?沈阳日报先后为摄影记者配备了BP机、无线电对讲机和  相似文献   

12.
杨维国 《新闻世界》2008,(9):139-140
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是困扰企业新闻媒体的一大难题,是决定企业新闻媒体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企业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应增强新闻敏感,强化新闻传播的及时性意识,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施晓岚 《网络传播》2009,(10):38-39
网站首页是展示网站的窗口,直接影响受众对网站的整体印象。新闻类网站内容丰富、信息海量,不可能用首页提供全部信息,因此首页格外需要强导航功能。受众是否能从首页及时找到所需要的新闻链接是新闻网站首页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电视现场短新闻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写作形式。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观众越来越渴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这为现场短新闻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1月24日下午,新华社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在京签订供稿营销服务协议.根据协议,新华社的文字、图片新闻,经济信息,短信、彩信、WAP,以及音视频新闻等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将通过网通的宽带网络及时传播给海内外用户.  相似文献   

16.
以广播电视英语新闻传播为切入点,论述广播电视新闻的撰稿要求,旨在扩大对外宣传,使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广播电视英语新闻的写作技能,通过广播电视媒体客观、准确地用英语传递新闻信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和英语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使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使国人及时地获取国际信息,促进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7.
作为县市报总编辑,要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及时组织编采人员精选新闻信息,并迅速传递给读者,才能办出受读者喜爱的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的县报。把握宏观信息坚持办报方向报纸是以新闻为载体传播新闻信息的舆论  相似文献   

18.
新闻用语就是指新闻语言,它是指新闻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民众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时所用的语言。与一般普通的语言不同,它所担负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达,而是及时、准确、客观的信息的传达。本文就新闻写作中经常发生的用语错误阐述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如今,新闻信息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不仅想及时地了解该事实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想知道该事实的性质和意义,人们希望新闻在传播过程中除传播事实信息之外还能够传播观点信息。作为传播观点信息的重要文体——新闻时评应运而生。那么,究竟什么是新闻时评?它和杂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一般认为,媒体上的新闻时评始自上个世纪80年代《羊城晚报》推出"新闻漫画"专栏。媒体新闻时评出现的时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9,(4):1-1
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有关负责人日前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为合法的新闻采编活动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及时主动地公开信息或向采访记者提供涉及采访事件的真实信息,不得对已经核实的合法新闻机构及其采编人员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没有正当理由,公职人员不得拒绝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