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是近几年银行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向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模式和大学生信用风险双方发起挑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现状,解析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群体特征,进行归因分析,并就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信用卡和P2P投资——一个是传统金融的产物,一个是互联网金融的产物,也“结合”到了一起,衍生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信用卡P2P.不少人通过这种看似“明智”的借鸡生蛋的行为实现了投资获利,其背后的风险也在不断积聚.一旦使用信用卡投资的P2P平台发生风险事件,投资人将面临巨大的信用卡偿付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在此探讨信用卡P2P投资及其风险,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信用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内,持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消费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随着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该业务中的风险频率也随之增长,对发卡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风险问题也日渐严重.我国信用卡市场正处在新兴市场形成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初级阶段,这也是暂时没有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的范围与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以推动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信用卡客户为研究对象,针对信用卡持卡费用的收取进行价格满意度调查,利用Stephan和Kano等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影响信用卡价格满意度的五个维度中,价格透明度、价格可靠度和价格公平度的提升并不能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而相对价格和价格信心的改善则可以有效提升信用卡客户价格满意度,并提出改进信用卡价格满意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议信用卡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居民的钱夹子里出现了两个明显变化,一是身边的现金备得少了,二是各种票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了信用卡、储蓄卡、转帐卡等花花绿绿的银行卡,它们给居民的生活、消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主要来谈一谈信用卡。 信用卡是银行(或公司)签发的证明持有人信誉良好,可以在指定的商店或场所进行记帐消费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的持卡人除了可以在指定的商店、旅馆、娱乐场所、饭店等处凭卡签字购买各种商品、就餐、娱乐、住宿外,还可以向发卡银行  相似文献   

6.
自1986年中国银行在境内发行第一张长城卡以来,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如今,拿着一张张小小的信用卡,到银行转账,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在饭店吃饭,去商场购物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信用卡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培育,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完善,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发卡行除工、建、中、农、交五大商业银行外,其他股份制、地方性商业银行也都先后加入到发卡的行列中。我国信用卡市场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在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还存在一定的偏失,主要表现在社会实践和学校教学环节脱节、缺乏完整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功利性和短期性背离初衷、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不够、高校的规划指导力度不够等方面.可通过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化、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化平台、创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化氛围、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化诉求的“五化”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校园贷"成为一个热点现象.学生信用卡退出市场为"校园贷"提供了契机,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监管力度不够、平台建设涉嫌违规违法、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等.根据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整治、规范"校园贷"的对策,促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生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次提出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路径,以求实现大学生自身准确定位,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将偶尔参加体育锻炼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x2检验.经调查,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躯体类、情绪类、人际交往类以及神经症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远远多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鉴于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85年中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发行第一张长城卡以来,各式各样的银行卡就进入到寻常百姓家,截止到2005年4月底,我国各种银行卡已超过8亿张。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将银行卡定义为借记卡与信用卡两大类别,又将信用卡明确划分为准贷记卡和贷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升本院校497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一年级学生、女生、本科学生、教育类专业学生以及来自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升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是即将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重任的一代,党和人民都寄予了厚望.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和发展趋势是好的.但是,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本文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出发,并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内容丰富多样,茶俗、茶艺、茶道、茶德与大学生品质提高高度契合.茶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茶俗为大学生品质提升奠定和谐基调;茶艺为大学生品质提升提供重要启迪;茶道促进当代大学生品质的升华;茶德的和谐与宁静、淡泊与旷达、礼仪与清思等特征是大学生品格完善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的品质提升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汲取中国茶文化营,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心理学的视角系统分析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心理特点,旨在探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养的新途径.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其道德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密切相关.道德心理图式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社会化的内在依据,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核心.我国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遵循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纲领,开辟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不争事实,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就业为视角,在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之后,概括了就业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帮助大学生寻找职业兴趣、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规划未来人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因素在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家长对大学生职业教育和目前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状况了解较少,部分家长不能正确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因此,需要加强高校与家庭的合作,双方相互支持,构建高效、低成本联系渠道,共同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入手,具体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着重从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等方面论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强调全社会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团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活动主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构建特色大学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今以“95”后作为主要群体的大学生,大学生社团如何保持对新时代青年的吸引力、提升自身的建设管理水平成为一个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组织承诺”从精神层面反映了个体与团体组织之间紧密依存的关系,是新时期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根本所在.心理激励法是提升大学生社团组织承诺,进而提升大学生社团影响力的最有效和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历史、文化、社会、民族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导致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重新认识和审视.在探索与建构新的人生价值体系时,多种并存而又矛盾的价值观相互冲突,加剧了当代大学生探索人生的勇气和决心.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进一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情和爱国心.大学生的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正确把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轨迹,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