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上的小林和小华是好朋友。那时候的父母并没有多余的钱给孩子买玩具,所以他们两个好几次去教师休息室拿彩色粉笔玩。后来,教师发现粉笔少了,就开始调查这件事。小华就偷偷去找班主任老师告密,说粉笔都是小林拿的。班主任知道后,责令小林写出检查并在全班检讨。小林其实是个很内向的小女孩,也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这一下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对她而言比什么都丢脸。她当时在讲台念完检讨书已是泣不成声,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令人不齿的人。小林本来就性格内向,从这件事以后,她变得更不愿与人交往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2.
刘冬冬 《班主任》2020,(4):31-33
小辉是我校二年级学生,小时候曾被家长送回老家交给爷爷奶奶照顾。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备受溺爱的小辉,转入新校后在与父母和同学交往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一、寻密——不适应的孩子转到我校一段时间了,小辉却一直只和班里两个调皮的同学打闹,和别的孩子似乎都融不到一起。  相似文献   

3.
小辉是从外校转进我们班里的一名学生,据说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让以前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十分头疼。父母把他送到我们班里时,对我说:"孩子就交给你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对农村夫妇告别时的嘱托既带着信任和期望,也带着无奈,而小辉对父母这些  相似文献   

4.
案例:小林的父母在他上初中时替亲戚家代养了一个小孩,这个孩子的到来让父母明显减少了对小林的关注。从那之后,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对其成绩下降的原因却是一无所知。在小林步入社会后,因一次工作失利,便把自己长时间关在屋子里,突然变得自闭起来。我听闻此事后,便“强行”去见了小林一面,他与我聊到了父母代养小孩这件事。记得他当时一脸毫无生气地对我说:“你知道吗?那个时候我跟他们(父母)说话,他们听不见,完全不理我。那我就想着干脆变坏吧,还能让他们多注意我一点。”  相似文献   

5.
正"老师,小辉把亮亮打哭了……"又是这个小辉,我都记不清自从两个月前接这个五年班以来,多少个学生向我告他的状,多少个家长打来电话——他借文具从不征求别的同学意见,拿来就用,用后也不归还;他做值日从不干活,而是强迫别人替他干,还恐吓同学不许告诉老师;若是有同学不经意碰到他,身强力壮的他就会拳脚相向……他成了班级里欺负同学专业户。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可一两天过后还是问题不断,通过了解,我知道小辉的父母怕孩子在学校吃  相似文献   

6.
小唐和小林都是初中生,两人是同班同学,经常相互串门。一天晚上,小林父母发现放在抽屉里的1000元现金不见了,便追问小林,小林也说不知道。这钱是林  相似文献   

7.
小明和小辉在一起开心地玩搭楼房的游戏,他们已经搭好了大楼的第一层,正准备搭第二层时,小辉的爷爷来接小辉了……这样的场景在幼儿园里时有发生,然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孩子会把已经搭好的楼房推倒,有些会撅起嘴巴生闷气,有些会邀请其他小朋友合作或独自一人继续搭建楼房。  相似文献   

8.
李仁 《家教指南》2003,(3):49-50
“父母是什么?”面对这道试题,您可能不加思索地就会侃侃而谈: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父母是孩子忘年交的朋友,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医师,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等等,等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的言行同他们的自我标榜大相径庭。严格地说,有些人竞亵渎了“父母”这一神圣的称呼。  相似文献   

9.
王平风  雷榕 《河南教育》2008,(10):54-55
女生小林,上大学前父母对她十分宠爱.入学后,小林非常想念父母,每天都要与父母通上几个小时的电话,以致无法安心学习,精神萎靡,与老师和同学关系紧张,厌学情绪滋生.……  相似文献   

10.
—“你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你怎么就不像隔壁的小林呢?看他字写得多好啊!”—“别跑别跑,要摔倒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这样对他们的孩子说。父母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我是为了孩子好呀!可是,父母们一些不当的说法常常会让孩子们备受困扰:我真的就那么差了吗?隔壁家的小林样样都好,我就是没人喜欢的吗?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千万别“随口说说”,有时候,你无心的话也许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适于对孩子说的5句话。1.“你怎么越大越……”典型说法:“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你怎么越大越不乖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该是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我邻居有一对父母,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也算争气,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可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父母说了孩子一句,孩子却受不了父母的指责而离家出走。这件事对父母的打击很大,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廊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却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为什么那么爱他们,孩子还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2.
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13.
水的成长     
水,就像孩子,他们成长着,但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山,就像父母,虽然他们在一天天地老去,但在孩子的眼中,他们沉稳,让人能依靠,父母像大山,父母永远是父母。天空中的小水珠,一滴两滴……凝结成一片厚厚的云,就像母亲腹中的胎儿,一天天地长大。雨滴坠落下来,他们汇入山脚的  相似文献   

14.
本书收集了李开复、张亚勤、沈向洋、林斌、童欣、张黔等30位工作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计算机领域的中国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他们曾经都很普通,在学习上甚至没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这是一本值得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的书,它的主旨不是教育孩子怎样去做像他们一样的人,而是教孩子成为优秀的“自己”。  相似文献   

15.
天才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6.
重聚     
始终认为,为人父、为人母是上苍赐给芸芸众生的一项神圣使命。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对爱护他们的父母和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家庭。可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父母分开了,完整的家庭对于无辜的孩子来说成了一种遥远而美丽的幻影,一道伤痕就这样不可避免地留了下来。本文是美国当代风俗小说家约翰·契弗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并没有直接描写父母离异的孩子内心的痛苦情绪,而选择父子分别三年后再相见的场景作为叙述对象。在这场短暂、仓促的重聚中,父亲对周围的人骂声连连,却对孩子流露出浓浓的温情和爱意。这如山的父爱是含蓄的,甚至含蓄到难以捉摸,但这也成为残留在孩子心中对父亲的最后记忆……——Eva  相似文献   

17.
添柴人     
一天,一个男孩从监狱里参观回来,他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想了想,回答道:"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团火。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火种,而让它燃烧起来的是那些添柴火的人。""那么,谁是那些添柴火的人呢?""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同学,他们的朋友……所有认识或见过他们的人都可能是他们的添柴人。""这是为什么?""孩子,你想想,如果他们的父母经常打骂他们,如果他们的老师总是责备他  相似文献   

18.
意外     
小林一个人在客房休息。因为是星期天,小林无所事事,一个人躺在床上听着流行音乐,百无聊赖地翻着杂志。小林突然听到门外有敲门声,仔细一听,凭那敲三下、停一下的规律就知道是他。小林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开门。他们是邻居,但两人相识却是大费周折。就在一个月以前,小林因工作开会去了次南方。在火车上没事干,看看对面那位,年纪相仿,便搭上了话。这一说可真不得了,两人一见如故,聊家长里短,聊各地风俗,聊足球导弹,聊科索沃战争……小林想:这个朋友为什么这么晚才相见,真是相见恨晚。从此,小林开完会后,两人便聚在一起,通…  相似文献   

19.
老友记     
正小钱,这篇文章与你我有关,对,只和你我有关。我们是"少有"的、陪伴彼此五年的同桌好友。说"少有"一点也不为过,要知道,小学老师以成绩论英雄,古人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好学生同桌,而小钱你的成绩并不好,因此,我们能够相互伴读五载,真是缘分,或许还得感谢彼此父母开明呢!  相似文献   

20.
许哲斌 《广东教育》2009,(12):36-38
一、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完成1—3题。 天才 刘万里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