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么一个教例,很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玩味和反思。课上,语文老师向小学生出示了一棵洋花萝卜,问道:这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小手如林。是白色的。是粉色的。这时,老师向第三位小朋友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接着,又问第二个问题:这萝卜是长在哪儿的?从小就生活在城里的小朋友瞠目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社会课。课题是“你从哪里来”。课文告诉小朋友,人是母亲生的,母亲从怀孕到生小孩子很不容易,我们要关照孕妇,孝敬母亲。为了上好这一课,这位执教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孕妇,回答小朋友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母亲怀孕要付出很多很多。但是,这位孕妇从走进教室到离开教室之前竟没有人请她坐下讲!一位教低年级数学的老师,刚把“萝卜”、“白菜”(用纸做的教具)贴到黑板上,“啪嗒”一声,一只“萝卜”掉在地上。一位小男孩连忙跑到黑板下拾起来,双手递给了老师。没想到,这位老…  相似文献   

3.
每当身边有看上去正在上学的孩子,大人们可能会问他们这样的问题:“你正在读几年级?”“你在哪儿上学?”“你的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小朋友们一般都能很流利地回答。假如问:“你的老师姓什么、叫什么?”可能有很多小朋友会说:“不知道!”走在我所任教的学校里,经常听到一些小朋友向老师这样问好:“语文老师好!”“数学老师好!”“电脑老师好!”“劳动老师好!”“写字老师好!”“足球老师好!”……“老师”的姓常常被小朋友们忽略而用一些课程的名称替换了。当然,这样称呼并无不雅之处,甚至听上去还很可爱、有趣。但…  相似文献   

4.
大班“点点认路”的集体活动正在进行,红、黄、蓝、绿四队以小组的形式为点点找记略的标志。记路结束,带有记路图的版块展示了出来。老师先请红队介绍自己的记路理由,当一位代表介绍完后,老师说:“真不错!红队小朋友想要老师怎样表扬你们呢?”红队中一位幼儿率先说:“要老师抱抱。”另外几位幼儿也赞同说“拥抱”。老师说:“好啊!”非常热情地拥抱了红队的六位小朋友,小朋友也大胆地回抱老师。孩子们一脸喜色,有的头靠在老师肩上,有的脸贴在教师胸口,感觉得出,孩子们心情非常舒畅。当黄队介绍完后,老师说:“黄队的小朋友想老师怎样表扬呢?”  相似文献   

5.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要知道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听到孩子们充满灵气的回答后,老师急中生智,把答案给改了。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惜放弃…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开始了,二年级一班来了一位新老师。新老师走上讲台,笑眯眯地说:“小朋友,我是你们新来的语文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愿意!”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  相似文献   

7.
一、捡萝卜。这是一年级数学课。老师把:“萝卜”、“白菜”(纸做教具)贴在黑板上。忽然,“啪”的一声,一个“萝卜”掉在地上。一个学生连忙跑到黑板下捡起“萝卜”,双手向老师递去。老师白了这个学生一眼,一脸严肃地说:“上课不要随便下位!”  相似文献   

8.
先让我们看这样两个镜头:一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学习“bpmf”。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孩子听广播的画面,然后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刚入学的孩子不谙世事,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老师,你是不是想教我们读b呀?我早就会了。”老师有些尴尬,仍不失温和地说:“我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那个孩子带着一脸的委屈坐下了。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录音机。”老师摇摇头。另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录音机上的天线。”老师摇摇头。第三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听录音机。”老师还是摇摇头。最后终于有一个…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到一位日本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一个案例,感慨良多—— 班级里新来了一位小朋友,老师向大家介绍:“这是小木……”可小木却躲在老师身后用手捂住了脸。老师说:“小木有些害羞,我们鼓鼓掌吧,给他一些勇气。”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和同学们的喊声——  相似文献   

10.
“小朋友,请看一看老师的脸上有什么变化?”老师由一脸严肃改为一脸的春光灿烂。“老师,你镶牙了。”老师一愣,“小朋友,你们没看出老师笑了吗?”这是在某一幼儿园教师公开课上发生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贾志敏老师是一本书。在学生面前 ,他是一本教科书 ;在老师面前 ,他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艺术的书。一初读贾老师 ,是1984年秋天在蚌埠。我听了贾老师两节作文课和一个学术报告。我感到吃惊。我从来没听过这样好的作文课和生动的报告。作文课上 ,贾老师请几位学生和他一起演了一个“小品” :几个小朋友在马路上踢球 ,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一位盲人身上(盲人由贾老师扮演)。撞人的学生立即向“盲人”道歉 ;没想到“盲人”生气地说了一句 :“什么‘对不起’!我瞎你也瞎吗?”把撞他的小学生说得一愣一愣的。旁边的一位男…  相似文献   

12.
曹建林 《广西教育》2012,(29):90-90
回想起张齐华老师的《认识分数》一课,最后的那一幕一直让我难以忘怀,8个小朋友平分蛋糕,学生很快联想到分数八分之一。这时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其中1个小朋友将自己的一份掰开,一人一半。老师问:“想到哪些分数?”一位小朋友说:“二分之一。”老师追问:“是整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吗?”学生摇摇头说:“是八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场下听课的老师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想,这掌声更多的是送给这位学生的。是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而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何雨蔚 《少年读者》2009,(5):F0002-F0002
课堂上,学了课文《坐井观天》,有一个小朋友轻声问老师:“语文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14.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15.
前进的动力     
周向阳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老师总是批评他:“你看你这个样子,将来是肯定没有出息的!”每当这时,周向阳就装出不在乎的样子,把头仰向天花板,并不时地扭扭脖子,以表示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幸运的是,周向阳遇到了一位好校长。一次,这位校长看见了周向阳,就说:“你是周向阳小朋友吗?”  相似文献   

16.
玫瑰向萝卜“借”根,这是怎么回事?别急,听我慢慢说。那天,我在看书时,被一个故事吸引了,里面提到鲜花插在萝卜中养可以保鲜。我觉得很新奇,真有这样的事吗?于是我决定做个实验。我从商店买了一些花,把花分成两份。一份直接养在水里,另一份把花茎的断口削成长斜面状,再插在萝卜里,然后放到清水中。一个星期过去了。果然!插在清水中的花已经枯萎,而插在萝卜里的花却开得非常鲜艳。这是什么原因呢?带着疑问我去请教自然老师。自然老师告诉我:“道理其实很简单。那些买回来的鲜花不是没根吗?把花插在萝卜里就相当于给了它们根…  相似文献   

17.
张蕾 《山东教育》2008,(7):124-125
一、要重视幼儿的年龄特征 一位幼儿园教师在7月1日这天,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为了创设教育情景,教师专门制作了一个生日蛋糕放在讲台上。“小朋友们,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老师说得起劲,孩子们的眼睛却都盯着那个蛋糕。老师继续她的说教:“大家要记住,今天是我们党的生日……”听了这话,几个小朋友开始不住地向窗外望。尽管老师一再要求孩子们集中精力听讲,但是依旧不起作用,还是有几个小朋友不住地向窗外望。教师有点沉不住气了,于是指名问:“你到底在看什么呢?”孩子焦急地回答:“党为啥还不来呀?”……  相似文献   

18.
教小学一年级的比大小、比长短、比多少时,学生常不能完整地表述答案。对此,有位老师在准备课中进行了高矮比较的分析。首先,把甲、乙两位学生请到讲台上,要同学们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由于不少小朋友说:甲高乙矮。老师反问:“是这样的吗?”学生还是说“是的”。于是老师与甲站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老师与甲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小朋友大声回答:老师高,甲矮。老师面带疑问地说:“刚才你们说甲高,现在又说甲矮,到底甲是高还是矮?”学生安静了,老师又与两位同学从高到矮站在一排,让小朋友再比一比,想一想怎么说…  相似文献   

19.
爱在点点滴滴之中,这是我一个深切的体会。有一次,我发现李贤小朋友总是闷闷不乐,躲在一边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为了把原因搞清楚,我有意识地亲近她,和她聊天。聊天中她告诉我:“小朋友都不愿和我玩,老师,您能和我玩吗?”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我连忙回答:“我就愿和李贤小朋友玩,因为你又聪明,又伶俐,还爱劳动,老师很喜欢你。”她看我是真心的,小眼睛眨巴眨巴,高兴地笑了:“嗅,老师和我玩噗,老师喜欢我‘!”这样,我每天坚持和她玩一会儿,并抽出时间向班里的小朋友了解不愿接近她的原因。原来,小朋友不…  相似文献   

20.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镜头,帮这位小朋友的家长,找一找影响这位小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事情的发生:去年暑假,一位将要升4年级的小学生家长找到我:“向老师,我的孙子一分钟也停不下来,还怎么完成暑期作业啊?最好你抽时间来看看。”镜头:我走进这位小学生的家,问他暑假作业快完成了吗?还有一周就开学了!学生:还有3篇作文。向(老师):有内容吗?学生:有,就写擦席子吧。向:好!就写擦席子。准备好了吗?大约要写多少时间?学生:10分钟吧。向:把闹钟拿来,定好15分钟吧。上好厕所、喝好水、废话不说了,再定时。这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