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弹幕网站是近年来在国内出现的一种新型视频分享网站,正逐渐受到网民的追捧,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B站)是国内弹幕网站中最具代表性的网站。本文分析了弹幕的兴起过程及火热原因,通过三个B站上的弹幕广告实验,检验弹幕广告的效果和可行性,以论证弹幕广告是企业营销值得挖掘和投入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2.
哔哩哔哩网作为国内目前弹幕视频网站的领头羊,是年轻群体聚集的热门网络社区,也是进行社会化阅读推广的创新阵地。本文采用网络调查法,选取开设哔哩哔哩账号的20位阅读类博主为调查对象,运用5W传播理论分析其阅读推广中的构建要素。其中包括推广主体、推广内容、推广渠道、推广对象和推广效果等。最后提出图书馆界进行参考借鉴社会化阅读推广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亚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分支御宅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最大的御宅文化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的定性分析研究,集中讨论新媒体时代御宅文化在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心理、传播方式等方面的转型与变迁。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哔哩哔哩30个吃播账号的相关性分析和内容分析探讨哔哩哔哩吃播节目的"吃播热"现象。本文以弹幕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和相应的使用与满足分析,并从哔哩哔哩筛选出30个吃播节目发布账号作为研究样本得出哔哩哔哩网站吃播节目总体情况,以两个研究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节目效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哔哩哔哩节目总体情况及受欢迎原因;2.受众可以获得的满足和与吃播节目受众黏性相关的因素;3.节目运营者提高节目受众黏性可采取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5.
翟趁华 《传媒》2021,(12):74-75,77
哔哩哔哩是国内第一家设立弹幕视频的网站,其主要受众群体是19岁~28岁的年轻用户群体.其以独特的"二次元"文化,打造"ACGN社区文化",凝聚了高付费意识、高黏度、高体验时长的忠实客户群.Web3.0技术的发展,开创了用户同时拥有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的时代.哔哩哔哩以用户社交网络为核心,向外进行营销内容辐射,在新媒体平台比比皆是的时代获得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本文以哔哩哔哩的UGC内容营销为研究主题,探讨其UGC内容营销的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视频播放模式,弹幕视频在中国互联网已经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广泛关注。而弹幕文化少有人加以深究其背后的意义生产机制以及文化现象。弹幕是怎么激发网友的快感?弹幕是怎么生产意义的?搞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梳理当今的影视文化以及观众的接受反应。本文以传播学以及结构主义叙事学为理论支撑来探讨弹幕的意义生产,从而分析弹幕给受众带来的影响。随着诸如Ac Fun(A站)、哔哩哔哩(B站)等弹幕网站的势力不断壮大,热衷于弹幕的中国网民已从早先的"御宅族"逐渐扩展到了其他的青年网络群体。至此,弹幕视频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一种形式上打破传统的在线视频点播网站,从文化研究的角度上来看,弹幕视频开始呈现出了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图景。本文将从"弹幕是什么?"、"弹幕的意义生产"、"弹幕的快感生产"三方面来着手分析弹幕。本文认为,弹幕视频的出现是一种后现代的狂欢,是受众对于传统霸权的反抗以及解构。弹幕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未来的媒介格局。  相似文献   

7.
5月4日青年节,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网络文化社区哔哩哔哩弹幕网发布青年宣传片《后浪》,高度赞美年轻一代,传递出B站的品牌价值观。伴随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品牌传播的交互融合,品牌价值整合成为企业升级的最终目标,本文立足于传媒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试图解读B站的破圈逻辑与舆论生态,探求B站品牌与用户的价值共创升级路径,并反思制约其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革新推动新媒体平台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由线下向线上迁移的趋势。哔哩哔哩网站(以下简称B站)凭借着自由开放的社区氛围、丰富新奇的弹幕评论异军突起,不少文学专家、学者、文学up主入驻B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经典解读的平台。本文围绕文学经典在B站的传播与再创作,分析文学知识类视频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原因,挖掘“网络视频平台+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探索促使其良性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档案文化情境是受众获得和强化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档案文化情境中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CAPS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对哔哩哔哩网站《档案》节目弹幕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索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机理,并构建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建构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档案节目受众身份认同涉及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总体上遵循“档案文化情境—认知情感单元—行为反应”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游戏理论的视角关注弹幕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鲜明的游戏特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B站)弹幕现象加以考察,将弹幕视频的受众视为“游戏的人”,浅析弹幕游戏中人的游戏行为及其背后的价值悖论。本文认为,弹幕游戏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并带给人愉快的体验,但其也存在过度娱乐化倾向以及加重个人孤独感的可能,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弹幕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本次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和深化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体系,以期揭示和预测视频网站用户的行为规律。同时也能为各类视频网站洞察用户心理需求、提升用户粘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融入期望确认理论和心流体验理论,以哔哩哔哩用户为研究对象,构建哔哩哔哩用户粘性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利用统计分析软件AMOS分析问卷数据,证实了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讨论]研究发现,哔哩哔哩在用户满意度、主观规范、心流体验方面取得了成功,它们直接显著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进而获得了较高的用户粘性。同时,相较于竞争对手,哔哩哔哩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幕视频网站是以动画受众为主要群体的社交平台。根据准社会交往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受众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上的弹幕评论进行分析,以个案的形式来讨论日本动画对受众的影响及受众对动画角色的准社会交往表达。发现在"英雄—反派"为故事叙述结构下的日本动画片中,受众对不同类型角色的态度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弹幕长度会因角色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态度倾向越积极弹幕评论长度越长,准社会表达类型与弹幕评论长度显著相关。本研究不仅对即时状态下的准社会交往测量进行了尝试,同时也为准社会交往及准社会关系的线性发展观点提供了佐证。除此之外,本研究尝试用工具变量的方法讨论了受众互动对受众表达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朱亮 《青年记者》2016,(35):4-5
“弹幕”是指一种特殊的网络视频评论形式,观众的评论会以字幕的形式从右向左滑过视频画面.国内两家最早的弹幕网站分别是“AcFun”(简称“A站”)和“哔哩哗哩”(简称“B站”),本文主要选择这两家网站为研究对象. 随着弹幕的被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弹幕使用群体的不断扩大,弹幕文化逐渐发酵而成.它具有相对小众的文化群体、颠覆传统的观影方式、反叛主流的价值观念等几个特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弹幕文化属于网络亚文化的范畴.弹幕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抵抗,但是这种抵抗并非全面的反抗.  相似文献   

14.
内容生态强大的哔哩哔哩网站活跃着众多高质量UP主,UP主的内容创作不仅带动了用户增长,也是增强用户黏性和活跃度的强效剂,对Z世代用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以“罗翔”频道的精选视频UP主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UP主对罗翔作品的二次创作对“罗翔说刑法”账号传播的助推作用,并由此探析哔哩哔哩在打造良性创作循环和社区文化方面独特的创作者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15.
黄懿焘 《东南传播》2022,(6):109-111
随着社交视频网站的兴起,美食短视频迅速成为传播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哔哩哔哩美食短视频为例,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饮食文化视频传播的特点。研究发现,互动传播是美食视频传播的重要特征。在虚拟身体共在、构建屏障排斥局外人、共同关注和情感共享基础上形成集体兴奋,获得情感能量,从而促进饮食文化传播,是视频平台饮食文化互动传播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互联网迅猛发展,弹幕视频的出现,使观众可以在收看直播视频的同时发表内心想法,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极力追捧.2007年,我国首家弹幕视频网站AcFun建立,弹幕视频异军突起.2009年,一位原AcFun用户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弹幕视频网站,次年改名为Bilibili,每天的浏览量上百万,AcFun和Bilibili走红之后,各大视频网站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弹幕功能.弹幕视频作为视频网站的一个新兴分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自身也逐步跳出以往单一视频网站的局限,打破传统的传播方式,以一种新的观众互动形式给网民提供更轻松的表达空间和更便捷的交流平台.在此,笔者以AcFun弹幕视频网站为例,通过回顾弹幕视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其在网络直播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征,并着重研究网络  相似文献   

17.
夏爱晨 《新闻前哨》2022,(22):13-14
洋网红越来越活跃在中国国内自媒体平台,他们的视频记录了有别于西方国家媒体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了真实的中国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社会变迁,逐渐成为重要而有效的国家形象传播的力量。本文以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的头部外籍up主@我是郭杰瑞为研究对象,探索网络传播时代中,他者视域下自媒体博主如何构建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8.
以微博、微信为主的社交平台,以抖音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以及以哔哩哔哩为主的弹幕互动平台共同搭建起了故宫博物院的宣传渠道。本文基于SIPS模型,从共鸣、认同、参与以及共享4个方面层层深入,解读社交媒体时代用户消费行为的特点,分析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建设方案,期望在解读其价值转化策略的同时,为国内文创领域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营销和体验两者密不可分,图书馆在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进行视频服务获得成功营销的核心在于能让读者拥有优质的体验。B站具有包容性强、互动性高等特点,图书馆在B站上进行视频推广,可以拓展信息传播的广度,推动阅读推广的进一步发展。论文调研了我国图书馆在B站上视频服务运营现状,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在B站进行体验式营销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集感官营销、情感营销、思考营销、行动营销、关联营销为一体的营销策略,并构建了图书馆视频体验式营销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个性化、社群化趋势明显,加速了以趣缘、情感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圈层的建立.哔哩哔哩作为中国最大的亚文化网络聚集地,为以ACG为主的亚文化发展提供空间,圈层文化较为成熟.但随着圈层细分愈发精细,受众圈层意识突出,各圈层普遍具有排他性,特别是小众的亚文化圈层同其他圈层的交流严重受阻.哔哩哔哩以"固圈""破圈"两大策略为核心,固守圈层文化精髓,建构圈层成员认同,延伸圈层文化内涵,以接近传播受众的兴趣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