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全宗理论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理论,几乎所有的《档案管理学》教材在全宗的种类划分上,提出按照全宗的范围和构成方式,将其分为独立的全宗、联合全宗、全宗汇集和档案汇集这四大类.不管是2000年陈兆祦、和宝荣主编的《档案管理学基础》(修订本)或是2005年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三人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第三版),又或是上海大学王向明教授主编的《档案管理学》.似乎联合全宗、全宗汇集以及档案汇集属于全宗的补充形式已经毋庸置疑,似乎这些补充形式就是全宗.那么全宗的定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由陈兆祦、和宝荣主编的《档案管理学基础》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 该书是档案管理学课程的基础教材,它吸收了《档案管理学》、《档案工作基本知识》两书的部分内容.全书约三十三万六千字,共分十三章:一、档案概论;二、档案  相似文献   

3.
档案价值运动的规律性问题,是一个被档案界认识比较充分的问题,只不过以往是在档案价值实现的规律性这一命题下开展研究的.早在1961年陈兆祦、和宝荣两位编写的<档案管理学>中就揭示出档案价值实现若干规律.1982年陈兆祦、和宝荣的<档案工作基本知识>和后来的1986年<档案管理学基础>,以及1988年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和1986年陈智为、邓绍兴教授主编的<新编档案管理学>,则把这些规律加以定型了,具体规律被归纳为以下几条:档案价值扩展律、档案价值时效律、档案机密程度递减律、档案科学文化作用递增律、档案价值实现条件律等等.  相似文献   

4.
《北京档案》1998,(7):44
前不久,本刊收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陈兆祦教授来信,陈兆祦教授的厚爱是对我们编辑们的鼓励和鞭策,同时陈教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也是我们作编辑的需要认真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衣带渐宽终不悔——记我国档案学著名学者陈兆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的一天,一架由美国飞抵的波音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走下一位手提铁皮柜的先生。笨重的铁柜与机场气象极不协调。这位先生如此费劲带这东西何用?原来这铁柜是美国当今常用的卷柜,其设计之合理、使用之方便优于我国目前常用的卷柜,他就是刚刚访美归来的我国档案界著名学者陈兆祦。盛夏的北京,骄阳似火。陈兆祦办公室因摆满书柜、文件柜而显得分外狭小。我去的时候,先生正接待一位地方档案馆的同  相似文献   

6.
10月12日下午,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加拿大公共档案馆文件中心处处长莱恩先生,在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陈兆祦副院长等陪同下,访问了崇文区档案馆. 崇文区档案馆董振民馆长与莱恩先生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了各自的档案工作情况.座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文件与档案关系的传统争议进行了简单梳理.提出了论证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的三个前提.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证了文件与档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档案的来源范围大于文件、归档过程是构成档案质的要求的基本观点.并对陈兆祦、刘东斌先生有关文件与档案关系之争进行了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8.
2006年岁末,我们有幸拜访了著名档案学家陈兆祦先生.陈先生是我们景仰已久的著名档案学者,遗憾的是先生十多年前已告别杏坛.我们没有机会领略先生执教的风采,想到这次将面对面、近距离地聆听先生教诲,内心十分激动.  相似文献   

9.
近日来我有幸拜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原档案学院副院长、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兆祦先生,倾注一甲子档案情结的呕心沥血的结晶<文件与档案--从理论到方法>一书,欣喜、亲切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先睹为快、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催促下,我欣然命笔匆匆写下如下一些随感性文字.  相似文献   

10.
陈兆祦是新中国档案学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档案专修班的第二年(1953)就走上了人大档案系讲台,开始踏入档案学专业的教学与理论研究领域,历时40载.  相似文献   

11.
刘永庆 《兰台世界》1998,(12):31-32
原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兰台世界>杂志社驻京总编辑陈兆祦,在1998年1O月15日"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大会上荣获该项奖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陈兆祦先生在《档案管理》2004年第3期上发表的《谈谈“文件论”》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提出了四点疑问:1.文件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是在于制作或形成信息记录材料的目的的不同吗?2.“保存备查的文件”都是档案呈?3.档案与文件有没有本质区别?4.文件能包含档案吗?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6月6日,美丽的大连风和日丽,繁花似锦。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研究所第6后学术年会在大连市档案馆举行。研究所所长陈兆祦、副所长李鸿健、曹润芳、董铁岭,研究所顾问王国华、靳……  相似文献   

14.
陈兆祦教授曾三次就文书档案立卷整理改革问题,刊发文章,著书立说,抒己之见。此次有感而发的《四谈文书档案立卷整理改革》的文章,又从另一方面带给我们新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成立35周年暨吴宝康教授从事档案教育35周年陈兆祦同志并转吴宝康同志: 欣逢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建系35周年暨吴宝康同志从事档案教育35周年,谨代表中国档案学会和我个人,向吴宝康同志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衷心的问候!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春节的到来对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吴宝康、韦庆远、陈兆祦、冯乐耘和和宝荣五位教授来说,真是喜上加喜,五教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终身性的“政府特殊津贴”。五位专家学者获此殊荣皆因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收到了陈兆祦老师给我寄来的<现代档案工作实务>一书,这正是我早就向往能够买到的一部书.认真读起这部书来,真是受益匪浅.我认为,这部书具有全面、新颖、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开场白:陈兆祦是档案界知名专家,去年在本刊第12期著文"读<案卷标准化有利有弊>所想到的三个问题",并指出:"连续读了<北京档案>2000年第1期至第5期刊登的讨论案卷标准化利弊的各种意见,获益匪浅.并联想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肖健 《湖北档案》2011,(6):17-19
1档案学书目存在的不足 1.1档案学同类书目内容重复多,创新少档案学书目内容存在严重重复问题。通过对1980-2009年档案学书目的调查。会发现档案学研究内容重复的问题相当严重,例如《档案学概论》一书不同作者、不同版本就有六七种之多;又例如档案管理学是我国档案学最早建立起来的一个分支学科,文革前陆晋蘧、陈兆棂就分别编写...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档案学文库》第一卷,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于1999年11月出版。我能够读到这部巨作,首先要感谢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研究所和主编陈兆祦教授,还要感谢诸编委,尤其是各分卷的主编。为什么要感谢?因为这是一部好书,是一部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价值的档案学文献资源库。这样的好书是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