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英涛 《兰台内外》2020,(12):79-80
高校校史馆是高校历史精华的高度浓缩,体现了高校的发展脉络,展示了高校的发展特色,蕴含着高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校史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在: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能够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学风。我们要积极拓展高校校史馆的育人途径:开辟网上校史馆,加大校史文化宣传力度,开设选修课程,让校史文化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2.
杨琪 《兰台内外》2020,(15):66-67
校史档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应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以校史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达到以史育人、以史鉴人、以史励人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档案工作者和管理者更加重视校史馆建设,通过扩大新形态校史档案的收集、提升校史馆利用效率、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创立校史教育第二课堂、利用新媒体开展校史档案宣传等途径,让师生了解学校过往的文化历史,增强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从而服务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姜佃高 《兰台世界》2016,(16):155-156
校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校史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爱国思想、爱校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探索了大学生校史文化教育的实现路径,比较了七种实现路径的重要性,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305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考察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校史展示内容学生感兴趣程度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专业、性别、年级上的差异,借此了解大学生对校史展示内容的兴趣取向。  相似文献   

5.
正校史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传承、凝聚作用,是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如何利用校史馆这一平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教育功能?这是我馆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011年9月开学伊始,我馆尝试在入学本科新生中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活动,用较为直观的形式充分展现学校80多年辉煌的办学历史,弘扬"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师德师风,使广大新生了解学校发展的轨迹和优秀文化传统,感受学校在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接受"知校、  相似文献   

6.
校史馆是为了展示学校发展历程,回顾和纪念学校所走过的岁月而建立的展厅或展馆。校史馆的建设,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学校文化理念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长期以来,大部分校史馆都是用大量挂在墙上的图片、少量实物展示、大量文字说明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校史展示。这种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展示,只会让校史展示工作处于平淡、应付的工作局面,而对于校史馆所应具备的传播和教育功能的发挥起不到任何作用。  相似文献   

7.
校史研究与校史馆建设的互动效应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史研究经过近30年的积累和发展,各类专著纷纷出版,或汇编史料,或叙史纪事,或描写人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绩斐然.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由于重大校庆活动和教学评估.兴建校史馆,重修校史校志,拍摄校史纪录片,制作校史画册等与校史相关的活动与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校史研究工作进入新一轮活跃期[1].  相似文献   

8.
夏明辉 《兰台世界》2017,(10):21-23
高校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阵地。高校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和血脉。校史档案建设是大学文化传承、弘扬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这里主要研究高校校史档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并着重探析校史档案建设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西南财经大学校史馆的探索和实践为例,总结大学校史在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优势,梳理校史文化传统育人的巨大价值,提出了实现校史育人使命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建设了实体校史陈列馆,而数字校史馆还有待建设。文章从高校数字校史馆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对高校数字校史馆建设的目标、原则、思路及其网站建设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网上校史馆有受众多、传播广、手段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有效弥补实体校史展览的缺点和不足,是校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的一个趋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史工作的开展,吉林大学是该领域的典范之一。吉林大学在拥有丰富的校史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对校史资料的编纂、建设校史馆、在校园建设中体现校史文化元素等方法,使自身校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校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的校史教育坚持以深挖档案价值、弘扬西财精神、提升校园文化为主旨,以校史档案编研成果为基础,以大开放的校史馆为阵地,不断丰富校史育人的实践载体,档案文化育人深受学校重视并得到师生的充分肯定。着力档案挖掘编研,提炼校史价值精华"黄浦浣花风雨长,光华柳林谱华章"。为继承和弘扬学校光荣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广泛凝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扬州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是江苏省“四星级”档案工作单位、省高校档案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近年来,校档案馆依托百年校史,挖掘珍贵资源,拓展育人功能,注重战略引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校被连续表彰为“扬州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5.
加强校史馆建设 开辟德育新课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高校校史馆(或称校史陈列馆、校史博物馆)是当前高校一个颇具生命力的新生事物。高校校史馆是以高校档案部门馆藏档案为主,辅以向教职工、校友及社会各界征集的能反映学校发展历史、重大事件及著名人物的照片、手稿、实物等各种史料。通过整理加工,以一定的主线将其以陈列、展览等多种形式对校内外长期开放的场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我国高职院校史馆当前现状,结合渤海船院53年建校史和学院迁建新校区大好时机,提出基于WEB技术构建网络校史馆,有效弥补实体校史馆展览的缺点和不足,对各高校校史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芳 《档案管理》2021,(1):125-126
本文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档案育人内容需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其中,校史校情教育是基础、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工匠精神培育是关键。同时,档案育人的场域是多维的,需要内外联动、线上线下协同,不断提升档案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丛楠 《兰台内外》2022,(2):37-39
新媒体为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新媒体视域下,加深校史文化研究,创新校史文化传播途径,构建多管齐下的校史文化新媒体传播格局,具有现实且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现状的不足,提出新媒体在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方面发挥的有效作用,结合燕山大学校史馆实例,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加快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司伟 《大观周刊》2013,(12):330-330
校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传承、凝聚作用。校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主要有建立校史馆,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认同,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构建学校精神,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文对广东、广西及福建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校史知识需求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大学生了解校史现状以及校史知识需求的相关情况,并探讨了校史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