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新马华文文坛上,潮籍华侨陈鍊清是一位杰出的文艺副刊编辑和作家,他在推进南洋色彩的文艺与新兴文学的工作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新马华文文坛及新闻报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日的支援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们对祖国抗战的支援,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捐赠,亦体现在为抗日事业输送大批人才。3192名"南洋华侨机工"便是这个人力支援祖国抗战的典型代表。他们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危急时刻,即20世纪30年代末,应国民政府的请求,由陈嘉庚领导下的"南侨总会"所招募的华侨青年组成。他们以自身卓越的汽车驾驶、修理等技术,服务在抗战时期西南大通道——滇缅公路上,承担着国外援助  相似文献   

3.
幽默的声音     
《论语》全二十册影印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世纪30年代,由"幽默大师"林语堂主编的《论语》半月刊在中国文坛上异军突起,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灵。2006年1月,  相似文献   

4.
<正>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渐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得风气之先的城市,在这里,诞生了第一代"职业女性"。其中,有中国最早的产业女工,也有银行职员、教师、护士,还有在文坛,画坛、报界和演艺界崭露头角的新女  相似文献   

5.
张季鸾的编辑思想与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季鸾是我国著名的政论家,新闻界之巨匠,曾任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的总编辑,被周恩来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张季鸾与新闻事业30年结缘,辛亥革命后,他先后担任《民立报》分社总编辑、《大共和报》译员、《民信日报》总编辑、《新闻报》北京  相似文献   

6.
拉美文学对我国文学艺术有着深远影响,先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大起大落后,80年代初又以《百年孤独》为标志,再次掀起拉美文学翻译出版及传播热潮.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及文化地位变迁,拉美文学逐渐淡出中国文坛.随着深受拉美文学及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一代作家获得中国文坛话语权,特别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拉美文学重回中国读者视线.  相似文献   

7.
李昂被台湾文坛称为"叛逆的女性",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小说《杀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势力和男权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妇女本能的反抗,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男权社会。"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池莉在90年代也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杀夫"故事——《云破处》。《杀夫》和《云破处》在"杀夫"的故事框架下,都有对人性恶的书写,都  相似文献   

8.
一 20世纪的30年代、40年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群"东北作家",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四运动的爆发,同时也宣告了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之内,题材以反映城市(都市)的工人、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生活为主,也有写乡镇或农村的农民、流氓无产阶级、中小地主生活的.  相似文献   

9.
"80后作家"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他们的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是韩寒、许佳等.进入本世纪后,新作层出不穷,新人不断涌现,尤其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数年举办,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写手,使"80后"文学群体愈来愈壮观,在文坛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正>梅娘(1920—2013),原名孙嘉瑞,笔名敏子、孙敏子、柳青娘、云凤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多元空间"夹缝"中孕育出的女作家,她在长春长大,并由长春步入文坛。时代的风雨飘摇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为她的文学涂上了第一层底色,她的创作是从自身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而进行的疏离政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大潮的激荡和影视、网络等媒介的冲击下,文学期刊逐渐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与此同时,一些身处边缘的边地期刊却逆流而上,迅速崛起,成为文坛一道亮丽的景观.本文以<南方文坛>为个案,通过对其崛起过程的考察,探讨边缘文学期刊在市场化语境中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大潮的激荡和影视、网络等媒介的冲击下,文学期刊逐渐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与此同时,一些身处边缘的边地期刊却逆流而上,迅速崛起,成为文坛一道亮丽的景观。本文以《南方文坛》为个案,通过对其崛起过程的考察,探讨边缘文学期刊在市场化语境中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在研究清末南洋公学译书院的过程中,“张元济”——菊老的大名第一次印人了我的脑海。1984年春夏之交,顾廷龙、方行、朱维铮、姜义华诸先生在上海图书馆的一次学术聚会结束后,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我被告知,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90年代初,春雷、春风、春雨催生了春天的故事。第二轮改革开放的大潮就像春天的潮汛,呼啸着奔腾而来。坐在香港南洋大厦宽敞的办公室里的王云程(曹可凡的三舅公),一直密切关注着大陆"气温"变化。对于他的事业来说,也有一个"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担心丧失机会"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他终于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叫上我表叔,也就是他的长子王建民,一起到上海打探虚实,因为王家的优势不仅仅是纺织业。  相似文献   

15.
李健吾的文学书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雁 《中国编辑》2003,(1):53-55
李健吾(1906~1982),山西运城人,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翻译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坛最为重要的文艺评论家。 据说,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时任北京大  相似文献   

16.
在报刊主办的文学比赛中崭露头角,接着登上文坛成为专业作家,这是文学青年较常走的一条成长路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文坛的少年作家阵容日渐扩大--比如"80后"作家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受惠于"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是由改版后的上海<萌芽>杂志主办的文学赛事.分析<萌芽>这一个案,可以清晰见出青年作家的成长离不开文学期刊的托举,而文学期刊的成功也离不开写作者的积极参与,在二者互为资源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尤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媒体生态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文虎是20世纪上半叶从"药业大王"到"报业巨子",名噪南洋的"双料大亨"。他创立了群星灿烂的星系报业集团,旗下的中英文报纸近二十家,形成遍及全球的庞大报业网,写下了20世纪国际新闻史上引人注目的篇章。本文试从胡文虎在南粤创办星系报业的发展轨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聂震宁曾是20世纪80年代活跃文坛的作家.他是首届庄重文文学奖的获得者;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短篇小说卷>中,有他的作品<长乐>.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4日,由中国国家档案局、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主办,云南省档案馆承办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史料图片展"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史料选编》首发式在云南省博物馆隆重举行。新加  相似文献   

20.
南洋海军是清政府海防建设的重点地区,自光绪元年筹建。但在随后的20年中,南洋海军发展缓慢,且因实力弱小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龟缩长江一隅,坐视中国耻辱战败而丧失近代化的宝贵良机,个中原因,令人深省。本文依据相关档案文献,以历任南洋海防大臣的任职顺序为线索,勾勒他们海防思路的演变轨迹及其实际作为,阐述南洋海军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