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保罗·孟禄(PaulMonroe,1869-1947),曾于1913-37年间10余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1921年9月,由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华进行了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他还长期担任中化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参与领导该会工作.孟禄来华对于改进中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六·三·三"学制颁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搜集和整理大量中美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份<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孟禄提供一个基本依据,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孟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保罗·孟禄(PaulMonroe,1869-1947),曾于1913-37年间10余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1921年9月,由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华进行了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他还长期担任中化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参与领导该会工作.盂禄来华对于改进中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六·三·三"学制颁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搜集和整理大量中美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份<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孟禄提供一个基本依据,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孟禄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孟禄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名教育家孟禄1921年的来华调查与讲学,是20世纪20年代中美教育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通过整理有关献资料分析孟禄对近现代中国教育理论、制度与实践的贡献,探讨他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杜威、孟禄20世纪20年代初相继来华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那时正值知识界热议学制改革,平民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后者的制度化,出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广泛流传播的热潮。本文简要介绍杜威、孟禄来华讲学的史实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名教育家孟禄曾于1921年9月应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来华从事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本通过整理有关献资料分析孟禄对中国中小学改革的指导,指出孟禄来华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中小学改革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名教育家孟禄曾于1921年9月应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来华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孟禄来华不仅对壬戌学制的制订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曾于1921年9月应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来华从事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本文通过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孟禄对中国中小学改革的指导,指出孟禄来华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中小学改革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杜威、孟禄20世纪20年代初相继来华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那时正值知识界热议学制改革,平民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后者的制度化,出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广泛流传播的热潮。本文简要介绍杜威、孟禄来华讲学的史实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一批美国教育家受邀来华讲学,其中以杜威、孟禄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孟禄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他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在美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受邀来华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调查中国的教育实际,并具体诊断中国的教育问题。这些活动对当时的期刊杂志以及教育社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中国教育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孟禄的来华教育调查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应邀来华进行教育调查,期间对中国职业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性和建设性意见:增强职业学校与社会的联络,增加中学职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些意见和孟禄在华的有关教育调查活动一起,对当时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孟禄是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十余次来华进行教育调查、座谈讨论、学术讲演,特别是1921年访华对我国壬戌学制的颁布,中学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科学教育的发展等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近二十年来孟禄研究作一总结与述评,以期引起学者对孟禄研究的重视并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2010,(3):81-81
孟禄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部主任、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和教育行政专家、美国国际教育会远东部部长,也是陶行知留学时的导师。1921年随杜威之后受邀来华,调查中国的科学教育并讲学。为了迎接他的到来,京、津两地教育界知名人士范源濂、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严修、袁希涛等专门在北京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全程跟随孟禄考察调查。这是实际教育调查社第一次调查团同仁与孟禄的合影。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与杜威、孟禄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回国后致力于乡村教育试验,实践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他和其他的中国教育家邀请杜威、孟禄等美国教育家来华,担任翻译,整理出版书籍等,陶行知在中美教育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孟禄来华进行教育调查,传播科学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先声,并催生与推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成立。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是华美协进社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之一。他领导这一美国民间社团开展卓著的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近现代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伦·柏克赫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她曾于1925年来到中国讲学,她的来华推动了中国教育界研究、实施道尔顿制,她与知识分子的互动更对当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近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柏克赫斯特中国之行的完整记录,柏克赫斯特的完整行程及离开中国的确切时间一直是个谜。笔者在运用美国纽约道尔顿制学校档案馆、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馆等馆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相关记录材料,撰写了此份《柏克赫斯特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柏克赫斯特及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填补这段历史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教育家孟禄来华调查中国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这一事件与留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留美学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高师)与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结缘甚深.北高师积极参与两位西方教育家的来华活动,成为杜威、孟禄在华活动的重要基地.同时,师生们积极译介其思想,践行其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北高师成为中国新教育运动的一支生力军,近代中外教育交流的学术重镇.  相似文献   

19.
人们皆知现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大众诗人陶行知在北平、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丰功伟绩,却很少注意到同时在广东、香港一带积极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和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的种种事实.本文就笔者所能搜集到的材料,略作评介.(一)早在1921年夏天,在南京东南大学担任教授兼教育科主任的陶行知,与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范源濂、张伯苓等在北京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该社即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务长、著名教育家孟禄教授来华调查科学教育实际情况.他这次来华作科学教育之调查与讲演共历时四个月.同年10月25日,孟禄应邀由上海乘船赴广东,同行者有调查团团员陶  相似文献   

20.
郭秉文先生是推动中美教育交流的近代巨擘,也是全面学习美国教育的先驱:作为哥大师院的第一位中国博士,他深受斯特拉耶、孟禄两位大师的教诲,其毕业论文也创下以中、英双语出版的先例;他还将考察美国教育的经验付诸其东南大学校长任上的实践.他是在美国广泛宣传中国教育的先驱:他以大学校长身份担任讲座教授,宣讲现代中国学,并确立其研究范式;在杜威、孟禄与中基会的支持下,他在纽约创建了常设性机构华美协进社,并代表中国主办费城博览会中国展.他率团参加国际图书馆会议暨美国图书馆协会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万国教育会议,在当选临时副会长后又连任三届正式的副会长.从学员到观察员,从社长到副会长,郭秉文先生逐渐成为资深的国际教育界领导人,不仅树立了自身良好的国际形象,更持续增进了中美的互相理解,不愧为中美教育交流的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