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宣讲、走访和人生感悟,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三观”与做人、做事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做好人、做好事的基础和前提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生“三观”教育的探讨,分析了“三观”教育对高职生的影响,进而来寻求高职生树立“三观”的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3.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家长的素质高低、家庭教育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子女的前途,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轨迹。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指导家长在子女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觉、能动、科学、正确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在一个有关教育的座谈会上,一些父母在谈论“儿童权利”这一问题时心情十分复杂:从理性上讲,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权利完全是正确的,但又担心一旦把权利还给了孩子,子女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怎么办,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家长们的忧心不无道理,这倒不是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缺乏信心,而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许多家长在谈论上述担忧时,其实也就找到了自己与孩子沟通的理由和办法。正像许多父  相似文献   

5.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是人生的灵魂。正确的、科学的“三观”可以指引人、支配人、激励人,使人一生奋斗有理想,立身行事有方向,它能给人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青少年正处于“三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怎样的“三观”,对一个人毕生的发展和事业至关重要。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来说是塑造人、塑造灵魂的伟大事业。小学教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将立足点移到“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来。这种“引导和帮助”,需要在“三观”教育的功能、途径和内容等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三观”教育的功能.是训练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确立对实践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科学批判精神,帮助大学生思索人生、规划生活、塑造理想人格。“三观”教育的途径,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引导大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而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则是“三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家长的生育观、指家长生养、教育子女的动机,即家长为什么要生养和教育孩子。生育观对家长的教养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家长教育子女的动机很多,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为国教子”型、“为孩子发展”型、“实惠”型和“家长自己”型。从家长为孩子择业求职的动机,我们就可以看出其生育观。如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某种职业,是因为这种职业“国家特别需要”和“对社会贡献大。”这是典型的“为国教子”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从未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另有一种家长,在为孩子择业作考虑时,更加重视是否“有利于孩子施展才能”和“符合孩子的兴趣,”他们是从孩子本人将来的幸福考虑的。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客观上是与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摘     
所谓儿童观,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总看法和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现代社会新的儿童观主要包含: 一、正确的“孩子所属观”。从血缘关系看,孩子当然属于父母,但单纯把孩子看作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则不妥,只有树立“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的观念,父母才会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教育、要求孩子产。二、正确的“儿童角色观”。许多父母在考虑家庭关系时,认为“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变孩子为家长。”因此往往以教训的语气去命令,要求孩子服从。如果父母能从“父母和子女都是家庭和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面临着这样尴尬的事:自己苦口婆心指出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于是,一些家长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亲子协议”。在协议里写清父母和子女分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协议”保证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将“单向教育”变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 :为子女付出了这么多 ,可子女还不能理解。现在 ,一对夫妇也就一个孩子 ,谁又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但要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不要强行“牵着子女的鼻子”走 ,而要把“拐棍”交给子女 ,让其自己走 ,父母则在一边进行助推 ,这样的速度也许要慢些 ,但每走出一步 ,孩子都能体味到一份收获的喜悦。多鼓励,少批评。咱们中国人爱说这样一句话“人有脸 ,树有皮” ,说的是人都有自尊心 ,其实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 ,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自尊。再则 ,在孩子的心中 ,父母是强大的 ,是能够给他们力…  相似文献   

11.
王莉 《宁夏教育》2010,(2):76-77
决定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源于我对当前教育使孩子不快乐。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或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教师、家长正确教育思想的支配下,拥有一个纯真快乐的童年,为孩子快乐的人生打好底色。通过反复的阅读,我想说“这本书是使家长和教师获得全新教育方法和观念的必读本”。  相似文献   

12.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成才,三观塑性,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等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不仅对孩子一生会造成重大影响,而个人的发展也是家庭教育的外在表现。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家庭氛围不同等等,不同的家庭内部形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指导师要依据家长问题一对一地指导家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各方面能力,真正对子女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家长都很注意培养自己的孩子 ,希望孩子聪明、能干 ,长大后能有所作为。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 ,幼儿文学能起到如下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文学能培养孩子高尚的思想品德 ,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古人云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我们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四有”和“四面向”的开拓型人才 ,必须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其中幼儿文学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幼儿文学的教育作用 ,实际上就是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认识、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常并称为“三观”,它们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居于主体、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应当将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期“争鸣”栏目中,安徽师范大学戴锐教授撰写的《“三观”的多机制分析与教育视点选择》一文,详细阐述了“三观”生成机制、作用发生机制、教育接受心理机制,指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进行策略性调整,以“三观”教育的个体价值作为接受心理的支撑点,以价值观教育作为“三观”教育的重点等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视点。这一可操作的实践策略,为“三观”教育面对当前社会文化、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挑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方案》中指出:要“面向二十一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中教师。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这“三观”,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如何抓好“三观”教育,使其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高校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进行“三观”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三观”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所涉及到的内容,主…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的青年未来观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青年未来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做出的新的时代定位,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称“三观”)建设的思想基础。“三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内容。以江泽民的青年未来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与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抓好“三观”教育 培养跨世纪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三观”教育工作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 ,使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 ,明确政治方向 ,坚定人生信念 ,树立远大理想。一、正确认识“三观”教育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合格人才 ,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孩子生涯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关键是:家长应率先垂范,做好自身的生涯规划,努力工作,不断学习,热爱生活,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涯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生涯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常并称为“三观”,它们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居于主体、核心地位。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再次强调,应当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三观”教育同时也面临着当前社会文化、观念日益多元化的现实挑战,对“三观”教育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成功地应对挑战,使教育实效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孩子生涯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关键是:家长应率先垂范,做好自身的生涯规划,努力工作,不断学习,热爱生活,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涯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生涯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