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教师节快乐!”一位同学学别出心裁的“大礼”让班主任大声称好。它并不名贵,也不华丽,它只是一幅朴实的画。一幅画?是的,就是一幅画!上面画着茁壮成长的青青小苗。而照耀它们成长的是空中那火红的太阳。那不正是我们亲爱的老师吗?  相似文献   

2.
画猫与画牛     
先来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梦溪笔谈》里讲的。有人得到了一幅古画,画上面是一丛牡丹,花下面还有一只猫。一天,这个人家里来了客人,他就把这幅画拿给客人看:“我不知道这幅画画得怎样,请您看看。”客人端详了一会儿:“很好,好极了。这是幅《正午牡丹》。”主人奇怪了:“哦,您是怎么知道的?”客人笑了:“你看,这些花颜色干燥,中午时候的花就是这样。另外,猫的眼睛变成了一条线,这也是中午的猫眼。”一番话说得主人连连点头。牡丹人人都会画,猫更是常见,也许我们家里就养了一只,但在一幅画里,让人能够看出画里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窗外,是一片苍翠的绿色。 室内,是一幅幅色彩班斓的幼儿自画像,那跳动着的色块与大自然的秀色交融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如果你未身临其境,很难相信这些画居然是五六岁的孩子画的,这些作品就诞生在刚逝去的两小时内。 “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们色彩启蒙班的最后一堂课了。老师想保存一幅小朋友的作品留作纪念,愿不愿意啊?”  相似文献   

4.
梦镜     
“那不是……那不是……”我倒抽了一口冷气。在侧面墙上,挂着一幅古老的画像,正是我在通往梦境城的墙壁上看到的那幅画。画上的人围着红围巾,手中拿着那张地图。不同的是,这幅画里的人物似乎是活的,他正在眨着眼睛,不时地用手摆弄一下围巾。“天哪!”我吓了一跳,急忙跑向吉丝丽女士的办公室。“怎么了孩子?”听到我的叫喊声,吉丝丽女士急忙从办公室里跑出来。“墙壁上的那幅画!那幅画……”“哦!你是说那幅画呀!画上画的就是制服噩梦魔王的海利尔呀!这里的每一个卧室里都有那张画的,你不必害怕。”她摸了摸我的头,继续说,…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凉城新村第一小学五年级张慧卿说起咱们学校一个接一个的学科周,那可真是“欢呼声起,欢呼声落”呀!语文周,我们编小报、排童话故事,提高了我们的写作水平;数学周,我们举办的数学小竞赛、数学小灯谜等活动,使大家了解了许多数学故事;还有英语周……眼下,我们期盼已久的综合周粉笔画大赛终于来临啦!我们班参赛的作品是艺术脸谱。早在一周前我们就忙活开了;画花边的设计花边,涂颜色的设计颜色搭配,而最重要的嘛———嘻嘻,包括我在内的十几个同学创作的脸谱图形,被老师选中,而这些艺术品就是大赛的“主角”嘛!一转眼,激动人心的时候刻到…  相似文献   

6.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这样描写:“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私塾先生为何要挂一幅梅花鹿的画呢?在封建社会里,学生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做官就有俸禄。而“鹿”与“禄”谐音,“树”与“书”谐音。“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其含义是“丰厚的俸禄就在古书中”。意即高官厚禄要读书。“三味书屋”里为何有幅梅花鹿画@陈汉文  相似文献   

7.
粉笔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钟山县钟山镇第二小学陈传林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直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临摹一幅画,教师分析它的画法,并分步骤画给学生看,让学生易于理解和学画。在四一分钟的课堂里,要完成一幅范画并不容易,而且课本的范画又是画家们的画,一...  相似文献   

8.
默娟 《少年月刊》2024,(7):8-11
<正>1雨已经连续下了很多天。这个深夜,当画家阿恺准备睡觉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咚!咚!咚!”阿恺只好起身开门。屋檐下的访客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看不清脸,但又高又壮,像座铁塔一样。铜锣似的声音从斗笠下传出来:“晚上好,阿恺先生。我能请您现在为我画一幅画吗?”阿恺迟疑地说:“夜已经很深了……”“不好意思,这么晚来打扰您。我是从大山深处来的,路上花费的时间比预计多了些。我真的很需要您帮我画一幅画。”访客请求道。  相似文献   

9.
谈谐音艺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在描述“三味书屋”时有这样一段话:“……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这里,代替孔子牌位的是画中“伏鹿”,因“伏鹿”与“福禄”同音,一幅画就形象地再现了封建教育制度下读书人对功名利禄的热衷,谐音喻意,含蓄深刻,耐人寻味。谐音,这种根据汉  相似文献   

10.
敬爱的老师,让我为您画张像吧! 先画您那宽大的额头,再画上几根稀疏的头发。老师,听说您原来有一头浓密的黑发,好像一片乌黑的森林,现在却连三毛都比不过您。唉,我知道,全是我们这些淘气鬼给烦的。不过,您这个样子却让我们感到格外亲切。您宽宽的额头是智慧的象征,稀疏的头发是过度操劳的结果啊! 接下来,再画您的眼睛和鼻子吧!记得当您  相似文献   

11.
阅读出招:主考官选中的那幅画妙在哪里?你还见到过像这样构思奇妙的画吗?阅读接招:主考官选中的那幅画妙在它的立意、意境与“踏花归来马蹄香”这一诗句相吻合。画家着重用“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这一细节从侧面来表现一个“香”字,实在是妙。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课堂开始后,小亮举手,“王老师,上一次您说过‘光和色很有趣’的话,今天您证实一下可以吗?”王老师说:“可以的!”王老师拿过小黑板,在上面用红色、蓝色粉笔各画上一朵花,又用绿色粉笔画上叶子。然后他关了教室的灯,教室里漆黑一片。这时,王老师用红色透明玻璃纸蒙在手电筒的玻璃上。然后向小黑板照  相似文献   

13.
最佳的成功     
“假如卢浮宫失火,情况危急,只允许你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这是法国一家报纸曾经出的一道有奖智力竞赛题。在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赢得了不菲的奖金。  相似文献   

14.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的,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甚至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他愣了愣,然后笑着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40年前,有一个青年拿着自己的画作到省城,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  相似文献   

15.
前言:通常,人们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像”与“不像”,尤其是小朋友学画画,进步的标准之一,就是越画越像。然而,西方艺术发展到今天,却带给人们极大的迷茫:那些被称作大师的人,他们的画是越画越不“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怎么去“看”这些画?为什么画得“不像”却可以成为传世名作?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学会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去诠释这些画?“越画越不像”印证了一部绘画发展的历史:从摹写自然的“像”到表达内在的“真”。  相似文献   

16.
1996年 ,吴冠中为“简单与复杂”国际学术会议作了一幅画 ,上有题词云“流光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李政道在致吴冠中的信中称赞该画“不但有深刻的艺术造诣 ,而且具有尖锐的科学含义”。李政道认为 ,“流光 ,流光”的题词有现代意识。 1 998年 2月 9日 ,李政道给朱基总理写了一封信 ,并送上有关学者的《关于控制中国酸雨的紧急呼吁》 ,封面上用了吴冠中的那幅画。李政道在信中说 :“原题经您指正后 ,才知道是宋代蒋捷的名词(《再过吴江》) :‘流光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同一幅画做了这次会议的封面…  相似文献   

17.
反衬的魅力     
有两位画家都以“安静”为题各自创作一幅画。一位画的是一个平静如镜的湖泊;另一位画的是苍翠葱茏的山下一幅飞泻直下的瀑布前,树上的小鸟在巢里安睡。两相比较,前者技法笨拙,那平静的湖泊毫无生气,似乎只给人一潭死水的感觉罢了;后者匠心独运,小鸟不为环境所动,独处自安,巧妙地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极为传神地表现了“安静”的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们。请看看这几幅画。画上都有什么?”老师问,学生回答:“有妈妈和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吗?”“想”!“好,那下面就让老师给你介绍一下画家和画面内容吧!”于是老师就开始了她的讲解,刚开始学生还是听的津津有味,但老师讲了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19.
一模仿还是创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天来到了“荣宝斋”。有人指着壁上并挂的两幅“虾”对他说:“齐先生,请您看看那一幅是您的亲笔画?”齐老先生慢慢地走到画图面前,戴上了眼镜,凝视了许久:两幅画里的大虾,仿佛一样地在水中徐徐游动,须脚相触,栩栩如生,甚至虾体上传给人的半透明感,也彼此毫无二致。“荣宝斋”的复制品在与原作的关系上,到底只是貌合呢,还是既貌合,又神存? 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是不难鉴定的,何况摆在面前的又是出自他自己手笔的画图。如果两幅“虾”在他看来,竟然扑朔迷离,“雌雄”难辨,那么,这个复制品至少是传达了原作的某些本质的东西。貌合神离的膺品,是欺骗不了我们有经验的艺术家的眼睛的。一件成功的文艺譯品,在传达原著的意境与格调上,也应该达到既貌合又神存,既状物又传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未来世界     
八岁的我,酷爱画画,大家都夸我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小画家!看着墙上画好的那一幅幅联想丰富、构思巧妙的画,我陷入了沉思。突然,一个像球一样的小东西在一艘精致的飞船上叫:“小画家,快上来!”我定睛一看:“那不就是我画中的飞船和飞毛球吗?”我赶紧登上了飞船。“小毛球!我们去哪?”“我带你去参观‘未来世界’……”来到未来世界,眼前的小河像一条蓝绸带一样,蓝晶晶的;草地像绿宝石一样,绿闪闪的。一幢幢的高楼,雄伟美观,错落有致。公路非常干净,汽车也不冒黑烟,还常有一些机器人在公路旁运垃圾。这儿的草儿绿,树儿青,花儿美丽。这里的天空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