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巴金先生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茂盛的榕树,第二次感受到群鸟纷飞的热闹情景,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感情朗读这句话。巴金先生是这样说的,如果是你,你还会怎么说?生1:“鸟的天堂”不愧是鸟的天堂。生2:“鸟的天堂”真不愧是鸟的天堂。生3:“鸟的天堂”真的是鸟儿快乐生活的乐园。生4:“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生5:“鸟的天堂”确确实实是鸟儿生活的乐园。师:用《海上日出》的话,我们还可以说:“鸟的天堂”的确是一个———生:伟大的奇观。师:正因为是奇…  相似文献   

2.
《少年读者》2008,(9):44-44
“鸟的天堂”的形成纯属偶然。巴金先生游“鸟的天堂”,继而写《鸟的天堂》也属偶得。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第十册《鸟的天堂》一课,重点部分 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静态美。作者第一天傍晚经过鸟的天堂,只鸟不见,见到的是大而美的榕树,于是产生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的喟叹——抑。再写动态美。作者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所闻“到处都是鸟声”,所见“到处都是鸟影”,于是产生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叹——扬。写静是为了衬动,先抑是为了后扬。抑扬  相似文献   

4.
标点符号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教学和朗读教学来完成的。在句子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标点符号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认识。例如:①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这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后一个却不加引号?课文以赞叹之笔作结尾:“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前一个“鸟的天堂”是指人们给那棵大榕树的特定称呼,故加上引号;而后一个“鸟的天堂”是作者(巴金)亲眼看到大榕树上活跃着那么多的鸟,感…  相似文献   

5.
《鸟的天堂》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第二篇讲读课文。作者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茂盛的大榕树名副其实是鸟的天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和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动态的方法。“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点明文章中心,意蕴深刻,学生往往不能披文入情地理解体会。如何使学生真切地感悟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肺腑的赞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鸟的天堂》没有从鸟落笔,而是先着意写大榕树,使人产生“鸟的天堂”为何没有鸟的疑问。课文为什么用那么长的篇幅描写大榕树呢?我认为:课文题为“鸟的天堂”,当然离不开写鸟。然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却并不在于写鸟,而在于写榕树。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2011,(12):162-162
今天教学第三课《鸟的天堂》,讲到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顺理成章地,我问:此时作者心情怎样?你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就答出了“失望”,并找到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相似文献   

8.
美的景色描绘,美的语言文字,美的篇章结构,构成了《鸟的天堂》一大特色。 一、从榕树色彩领略静态美 教学一开始,从审题入手,提出问题:“《鸟的天堂》中的‘天堂’是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天堂”是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主要指的是那姿态奇特的“大榕树”;“大榕树”是课文中描写的主体,而“鸟”则是课文中描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有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中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亩土地,独木成  相似文献   

10.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和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1.
犤教材分析犦《鸟的天堂》是人教版第11册中的第18课,它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条理清晰,语言优美,尤其是在表达上富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没有见到鸟,着重写了大榕树奇特的静态美;第二次见到了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向读者完美地展示了“鸟的天堂”的绮丽景…  相似文献   

12.
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6.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章呢?  相似文献   

13.
1.抓难点质疑。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 ,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课堂上 ,抓住这些难点质疑是解决困难的最佳途径。如《鸟的天堂》一文 ,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 ,为什么“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 ?当学生提出了这样问题时 ,引导他们通过讨论 ,把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及所见所闻进行对比 ,从而得出结论 :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是黄昏 ,鸟儿们栖息了 ;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是早晨 ,正是鸟儿活动的时间 ,故此 ,看到了鸟儿各种活动的热闹场面。就这么一个问题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 ,使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14.
教学案例一 <鸟的天堂>一文,作者巴金先生重点向读者介绍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景象.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一问题,一教师这样引导: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茂盛,以及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着重描写了大榕  相似文献   

16.
鸟的天堂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同学们看过著名作家巴金写的散文《鸟的天堂》后,一定会想,鸟的天堂究竟在什么地方呢?鸟的天堂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是一株大约500年树龄的、被称为“独木成林”奇观的巨大榕树。榕树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近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远看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堪称南国奇观。“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概括了鸟的天堂的特点。这棵茂盛的大榕树为鸟儿们提供了美…  相似文献   

17.
《鸟的天堂》(第十一册)是一篇传统课文,如何教出新意,使学生学得主动呢?下面是这篇课文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读课题,想一想,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3个问题。 生:我想知道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是怎样的?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相似文献   

18.
《鸟的天堂》是巴金写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不同景色,表达了浓烈的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文章结构布局匀称,文笔清新细腻,感情质朴真挚,全篇美感盈溢,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描述被人称为“鸟的天堂”的那棵美丽的大榕树,从而抒发了作者赞美和热爱锦秀河山的情怀。课文的最后一个句子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者怎样理解这个句子呢?作者在傍晚时分来到“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儿”的那棵号称“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前,情绪未…  相似文献   

19.
《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质疑,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使其对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思考,跟老师和同学一起研究探讨,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使他们的认识得到提高。一、抓难点质疑。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抓住这些难点质疑是解决困难的最佳途径。如:《鸟的天堂》一文,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为什么“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把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时间及所见所闻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是黄昏,鸟儿们都休息了;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是早晨,正是鸟儿活动的时间,就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