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张彬 《新闻世界》2011,(8):66-67
凤凰卫视在运作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时秉承"开拓新视野,创造新文化"的媒体定位,提出了"海外视角"和"平民语言"的策略,在具体操作上坚持风格化、人性化运作,为内地观众提供更加富有亲和力和人情味的纪录片形态,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最能体现大众传播特性的媒体,也一直是广告商青睐的对象。然而,在当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电视媒体不能只"为他人作嫁衣",而必须也"为自己作嫁衣",通过自我宣传来树立独特的媒体品牌。在这方面凤凰卫视堪称典范.其栏目“广告宣传”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营销方式之一。在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来解构与探究这一自我宣传模式,力图对电视媒体的良性竞争及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关于"魂",医书《四圣心源》有云:"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魂者,神之初气……"可见,"魂"在"神"之前,泛指一切思想、精神之本源。什么是媒体品牌之"魂"?在媒体品牌产生的过程中有哪些本源思想可供借鉴?笔者以为,凤凰卫视是一个绝好的"解剖标本"。从1996年至2011年,凤凰卫视已经有了15年的历史。15年的发展应该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本文以"凤凰之路"为"史鉴",竭力厘清打造媒体品牌的一般规律和本源思想,希冀对当下中国主流媒体以及海外华语媒体进军"国际传播"市场的战略和策略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31日是凤凰卫视开播十周年的日子。经过十年的经营,凤凰卫视已由一家香港单一频道广播公司发展成为当今具全球视野的多频道媒体机构,并成为国外政要与中国主流观众进行交流沟通的首选华语媒体平台,凤凰卫视已经影响了两岸三地,甚至东南亚、欧美华语世界的传媒生态。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国内的大众传播研究界在不断地研究凤凰卫视,分析凤凰卫视带来的种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这种关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凤凰卫视能够给我们今天的国内传媒带来哪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面临激烈竞争和深刻变革的时代,尤其是电视媒体从过去地域分割,独家垄断,变化为每一地区都有几十家电视台在争夺,观众已经牢牢地掌握了媒体传播的选择权。在这种状态下,迅速崛起的凤凰卫视可能会给许多媒体带来不少启发,笔者在对凤凰卫视的传播特色、传播策略和传播理念进行探讨之后,也就凤凰卫视一些具有启示性的意义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信息污染”案例与“媒介责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8月23日上午,一辆载有25名乘客的旅游客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遭劫持,事件引起菲律宾当地媒体和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CNN、BBC、凤凰卫视、央视等媒体都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经过十余小时的谈判和对  相似文献   

7.
陈文杰 《视听界》2014,(3):87-88
传统媒体时代,电视以较为单一的视角,为观众提供自采信息以及包含在事实之中的观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视媒体逐渐从龙头老大的自尊中放下身段,由"独家发布"到"利益共享",于是出现了基于电视平台的资讯类栏目,比如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和央视的《朝闻天下》,为观众呈现来自互联网的文字、图片。由于观众群的细分和受众的收视惯性,电视资讯类栏目在各级各地区的电视频道中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当下犯罪新闻报道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致使本应严肃、准确的犯罪新闻出现了娱乐化现象,还产生"暴力诱导""媒体审判"等消极影响。本文以"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为例,考察犯罪新闻报道失范的表现,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钓鱼岛事件"从2012年4月到11月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此次事件各媒体都作了充分的报道。本文以新浪网对"钓鱼岛事件"的专题报道为例,分析网络媒体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策略并分析其采用特定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周连山 《新闻世界》2012,(9):208-209
"微时代"的到来给媒体摄影记者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分析"微时代"的特质为切入点,结合新闻摄影的特点及摄影记者的工作性质,探讨"微时代"摄影记者面对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凤凰卫视的成功为我国内地电视媒体品牌研究带来了不少惊叹和欣喜,研究其品牌塑造策略将有助于我国大陆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凤凰卫视以小媒体的资质出现在电视界,却胸怀大志,要立足华语世界做新闻。仅用3年的时间,“凤凰”就取得了骄人成绩:凤凰卫视在两岸三地、在全世界华人华侨中的收视率直线上升,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受到国际传媒界的关注,甚至成为国内许多同行效仿的对象,学术界也对其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庞春燕  查国伟 《传媒》2006,(7):26-28
6月8日,中国移动以12.78亿港币收购美国新闻集团旗下星空传媒所持19.9%的凤凰卫视股权,成为凤凰卫视第二大股东,这标志着中国移动以电信运营商的角色首次进入媒体行业.  相似文献   

14.
浅析凤凰卫视品牌的整体塑造和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瑶  胡睿 《现代传播》2002,(4):108-110
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电视频道品牌的塑造和扩张是激烈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然而我国电视媒体品牌塑造的战略重点却尚未从栏目品牌向整个频道品牌提升 ,在频道品牌塑造上欠缺系统性和完整性 .凤凰卫视品牌的崛起 ,为走向产业化的中国电视媒体提供了参考范式。本文尝试归纳分析凤凰卫视打造品牌的种种手段和策略 ,希望为中国电视业的品牌战略提供借鉴和实践观照。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全媒体传播、全球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当下媒体紧迫的现实需求。面对港澳地区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作为国家对港澳广播的主流媒体,中央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依托华夏之声、香港之声两套频率,不断探索中央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与规律,坚持"一点两翼"的国家形象塑造策略,即以"核心价值观传播"为中心点,注重"精品节目的精准传播"和"多种平台的有效推广",使国家形象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6.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如何利用媒体微博在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以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案例,研究"@央视新闻"在事件传播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微博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对风险、引导舆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名人"凤姐"的成名历程,探究其成名的推广策略,对如何进行网络推广做出思考,提出需找到并反复强化核心炒作点,策划有创意的故事,并审时度势,在不同阶段巧妙地利用不同媒体进行造势等几种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晶晶 《新闻世界》2010,(11):147-148
本文针对2009年10月以后媒体有关"艾滋女事件"的报道,反思了网络和传统新闻媒体是如何将一则"传闻"变成"新闻"。在这一事件中,新闻真实性遭到践踏,把关人作用发挥不到位,媒体社会责任感缺失,公众的媒介素养和公共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在当下多种媒体交互传播的时代,各类媒体都应从这次事件的报道中吸取教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共同为营造健康、和谐、理性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刘瑀  高怡 《新闻世界》2011,(8):251-253
对待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会有什么不同的报道策略,又存在哪些问题?本文综合多方资料,以"武汉北京暴雨后城市内涝严重"这一事件为例,探究各类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上的侧重点、频率和相应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案例 最近有两件事看似无关,但媒体解读处理的手法却显得有些简单、相似。 一件是发生在安徽合肥的82岁老人为大病死去的儿子捡破烂还医药费,媒体称为"‘还债奶奶'李家鸾"的故事。不少媒体在报道中突出了"还债奶奶"的诚信——认为老人面对重重困难,不等不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还清"巨额"债务,以自己坚毅、倔强和执着的行动,谱写了一曲诚信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